今日读尼尔森·古德的《感觉》有感。
“将我们自己与其他声音隔绝开来……就是剥夺我们自身意识的完善……只有当我们和非人类接触时,我们才能被称之为人类。”
——大卫·艾布拉姆
我们是人类,是灵长类动物之首,是这颗蓝色星球的主宰者,虽然自然的威力很可怕,但是我们仍在“东拆西补”地发展更好的社会,脚步匆匆地向前跑去。
说“走”,怕速度上是慢,令人感到焦虑。
“难道你不怕被社会淘汰吗?”
因为我们都害怕,所以没有人敢停下。
可是,
为什么你领到了薪水,和朋友吃大餐、shopping后,心里的欢喜又会被空虚所侵扰?
为什么你坐在车里默数红灯倒计时,为那神采飞扬、大步飞跑的少年少女而敬上向往、流连的眼神?
为什么你站在玻璃窗前,看夜色吞噬了一盏盏灯火,却还没有休息的意愿?
3月21日的“世界睡眠日”,我们热烈地转发相关幽默段子,却被《2017年中国青年睡眠指数白皮书》的一列数据而堵得心塞无比。
我们和美梦之间,何止差一个枕头的距离!
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天,在这个时代下,正在日益脱离对世界的直接接触,反而更偏爱它的电子表现形式。网络,催生了电脑、平板和手机。而我们使用这些工具,却越来越依赖它们。例如手机,如果你一天没带手机,想必整个世界都慌乱无措了吧?而更早出现的电视媒介,让那些类如《娱乐至死》的书籍,传达出对未来人类的深深忧虑。
城市和农村的界限日渐模糊,不管身在何处,我们都在飞速的时代发展中,为了活着而工作,财务自由与否,都不一定会是幸福的。
生命是各种缺的积木,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尽力去搭建完美的形状。
在那间隙的时候,为了给我们自己一点喘息的停顿,我们想逃到另一个没有人认识我们的地方,释放自己,然后满身“鸡血”回归。这种叫旅行的方式,因为给了心灵一定的放空,才如此深深地扎进了梦想,才有了那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流行语。
去看烂漫的花海,去踏炽热的沙漠,去攀高耸的山峰,去听低吟的海潮,去摸斑驳的城墙,去闻古城的风味,去遇见一切让心鲜活的一切!
让心活起来,让心会感动,让心能平静,就能让我们的感觉打开,与天地万物万形万声万色相交融,是这样得令人清透自在!
自我感觉,即自我感知力,这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潜能,如果不去使用,不去激活。我们的内心也将会变成空洞,这样形如丧尸的活着,该有多么可怕,又该有多么可惜!
当我们去看烂漫的花海,去踏炽热的沙漠,去攀高耸的山峰,去听低吟的海潮,去摸斑驳的城墙,去闻古城的风味,去遇见一切让心鲜活起来的一切时,我们的感觉——听觉、视觉、触觉等感觉,将会被涤荡,洗去满身久积的铅华,去找到内心的自我。
与自我对话,这些私密而诚实的话语,将给我们崭新的生命色彩!
不是远行也无妨,这世界,何时缺少过美?
那从今天起,每天给自己一小截自由而空白的时间,去找找喧嚣中的美,去放空着体验其中的自我感觉,这是感觉不变质的唯一密码。
流光容易把人抛,莫负这生命的旅程!
C.kidso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