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经常晚睡,意识模糊地临睡前,看到窗外那轮明亮的白晃晃的月光,下意识想到,又要到十五了吧,然后才会突然觉醒,又是中秋了。
中秋节,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面,该是仅次于春节的存在了吧。因为这个注重家族亲情的民族,往往把合家团圆看的无比珍贵。相应的,合家团圆这个词在每逢佳节时候的说的吉祥话里面,让人最受用的一个,比大吉大利听着舒服太多。于是,中秋节就被赋予带着月饼的团团圆圆的直接意象。
小时候的记忆里,中秋节总是在万千期待中姗姗到来。就像看到的古装片里面的御史巡察,会先提前规划巡查路线、派遣先头衙役清理闲杂人等,高举回避、肃静等庄严肃穆的牌子引路,最后才是八抬大轿抬着的御史大人在晃悠悠的轿子中,慢悠悠而来。中秋节也是这样的!在那个没有电话、没有手机,腰里别个大哥大都能被当猴一样围观的年代,走亲访友就成了探知亲人动态的唯一方式。一进八月,在桂花飘香的时节,家家户户就开始了走亲访友。
家里会在中秋节前的半个月里面,细细规划好去哪家亲戚,哪天去,哪家亲戚和哪家亲戚住的近,能够在一天里面同时拜访,基本上在半个月里面都是不得闲的。然后,会买上两三包月饼,附带一些挂面、点心,开始了走亲访友的行程。别小看这一点的东西,往往能把需要串门的亲戚串个遍。不是带的东西少,而是那些东西在不停的倒手,大姨带过来的东西能带给大爷家,大爷家给的东西能带给姥姥家,往往这些东西的几经倒手,最后中秋节家里吃上的月饼,已经分不清源自哪家,总归不是自己家的那包月饼了。然而,串门的东西耗费虽少,却能在里面感受到满满的亲情。主家会准备一桌子好吃的,在微醺的时候谈论自上次探亲后发生在自家的大事,有哪些收成,家里的孩子学习如何,村子里又发生哪些大事。最后兴致来了,会让自家孩子给客人敬酒,敬酒时最必需要说的就是合家团圆这个吉祥词。然后,爸爸会在醉酒微醺的时候,骑着那辆跟随了他好几年的建设摩托,满面笑容地带着我们回家。
于这样兴高采烈地走亲访友的日子里,在我们眼巴巴地瞅着月饼的哈喇子里,八月十五终于姗姗来临。是夜,妈妈会准备一桌子好吃的,其中必得包含鸡、鱼这样象征吉祥和有余的吉利菜,然后拿起那个一包八个的传统五仁带着青红丝的月饼,配给制的方式瓜分,一人两个。我和弟弟会迫不及待地拿起月饼先吃,等吃完月饼,才会留意到桌子上有哪些好吃的菜可以下筷,然后吃到肚皮滚圆滚圆。
慢慢的,大约是日子过得越来越富足了吧,和亲戚的交流变得越来越方便,有事一个电话就可以call到,甚至能不限时、不收费的视频。中秋节前,我们不再盘算着去哪哪家亲戚串门,就没有了那个从月初开始就热热闹闹的亲情氛围。吃月饼也不再是一种奢侈,月饼已经变成常年在售状态,想吃的时候,随时都能买到,就失去了它本身所具有的团圆的意味。所以,每每感觉现在的中秋节,到来特别突兀,像是大梦初醒,发现她就坐在你的床边,然后带着惊悚与惊喜掺杂的心情,过着那个原本该满怀期待的中秋节。
写这篇稿子的时候,恰逢凌晨,手机壁纸最是应景地变成了中秋节的主题,才隐隐地感觉到这淡淡的中秋节的喜庆团圆。
在这淡淡的中秋节,写下这篇淡淡的怀旧文章,一并送上中秋节淡淡的祝福,愿你中秋快乐,合家团圆,如此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