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现如今,还是在前些年,用第三人称把自己伪装起来,这始终是一种诱惑。
男孩即十二岁的我,被现在的我盘问得尴尬万分,无疑无法招架。我在加速消逝的当今,在楼梯上每跨一步都要权衡斟酌,我的呼吸都能听得见,我听见自己在咳嗽,能多快活就多快活地走在通往死亡的路上。
——《剥洋葱》君特·格拉斯
01
来啊,乘风破浪
也就是进电梯的当口,帮一手抱娃、一手推婴儿车的大妈摁了个楼层数字,就勾起了她的直击灵魂三连问:你几岁啊?结婚了没?生娃了没?
听似寒暄,我却如遭五雷轰顶、五内翻涌,不禁一口老血要喷出来。逢年过节姑姨们大型催婚催生现场还不够,没想到还能在陌生长辈这获得同款“待遇”。庆幸有口罩这个好东西,帮我在狭小的电梯里,勉强保留住一个私密的面目。
经此一劫,心情莫名跌到谷底,揉着我垮掉的老脸,跟闺蜜吐槽:为什么一陌生人都能打探我的情感私生活,还能评估我的婚育进度,这是谁给她的权限?单身狗就不值得被大妈们温柔以待吗?
02
赤裸裸地,越界
为什么这种个人问题可以来得这么理所当然,大妈们问出口的,仿佛跟“你吃饭了吗”的性质没两样。
但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一句轻飘飘的见面招呼,如同当头棒喝,砸在单身狗们的心口上,堵得慌,日子过得跟天天渡劫一样。心里有苦说不出,明明膈应,反感这种模糊的界限感,但又碍于是来自长辈们的好心关怀,总也不能回敬一句“关你屁事”,只能自己忍气吞声。
如果不熟悉的人,很自来熟地,在地铁与你贴身站着,在交谈时贴着你耳朵说话,在跳广场舞时黏着你的C位,在饭桌上伸手摸你的脸,你是不是会很强烈地感觉私人空间被冒犯,特别想划出一条明确的界限,告诉对方别越线:得了吧,我跟你有很熟吗?
即使熟悉的人,也一样需要独处的私人空间。最极致的情况,莫过于泰国电影《永恒》中被铁链锁在一起的男女主角,在日日相对中反而两相生厌,最终以死离分、悲剧收场。
想象一下,你家的房子是玻璃做的,路人可以窥视你的私生活,你的家人也可以24小时旁观你的私密行为,连遮羞的最后一片树叶也被揭下,是不是瞬间窒息感、压迫感与焦虑感铺天盖地袭面而来。
美国心理学家霍尔(Stanley Hall)是把人际距离划分成四种:密切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与公众距离。通常,除开夫妻恋人等亲密关系,个人距离应为45-120cm,其它人际关系需至少保持在这个距离之上。看美国及大多数北欧人在排队时的互相距离,就可以看出西方人对适当私人空间需求的外在表现。
个人空间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提高隐私性和防止过载刺激,控制他人的干涉、侵犯,保护自己免受情绪或物理刺激的威胁,减少心理压力,它是保持个人心理安宁所需要的最小空间范围。
这就不难理解,物理空间界限的侵入尚且让人不安,更何况我们精神空间的隐私界限呢?!主观上,我们也总是在努力保持最优的私密性水平,在内向保留与外向暴露中试图取得最佳平衡。
03
前浪后浪,撕扯的隐私界限
但看看,小小年纪的后浪们在个人问题上都经历了些什么?简单,粗暴,逼迫。
闺蜜说得对,说来说去,你吐槽的可是长辈们脑子里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是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固化思维。
中国父母还是偏牺牲型,投注毕生心血在儿女身上,所以在子女后辈婚育问题上也在谋求同样的话语权与决策权,亲子关系摆在了夫妻关系前面。等到老了老了,脑子里的美好画面仍然是儿孙绕膝,尽享天伦之乐。
飞屋环游记这样的电影情节,无关子女,只循着老伴的约定,赴一场南美洲瀑布的冒险之旅,不太会发生在中国父母身上。如果真能退休后,长辈们的关注点是两口子的自在日子,一起草原看星空,组团广场舞,那后浪们也有了自在的空间。
那个关于“儿媳与妈掉到河里,你救哪个”的问题,就不会出现,妈不会越界,爸不会缺位,女人们自有各自的伴侣守护。
而同样在传统文化影响下,长辈们的家族观念更胜于个人观念,更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要服从群体、克制自己,要与世俗融洽相处,个人要放在合适的社会关系里才是最完全、最有意义的。遇到个人与群体边界冲突的时候,往往是通过不断调整自己来适应与他人的相互依存关系,所以个体隐私意识淡薄。
这也是疫情期间,东南亚国家全民戴口罩、排查14天内活动轨迹的工作配合度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说到隐私界限,长辈们通常不能理解,都是一家子人,我为什么进子女房间还要敲门?为什么孩子的日记本不愿意给自己看?为啥自己儿子儿媳的卧室不能随便进?这一手拉扯大的孩子,啥自己没看过,啥不是自己给的,咋一长大反而还有隔阂,还能有自己的秘密了?呵,还跟我讲隐私,人都是我生的,咋还要求要有个人空间,这是要造反啊?我的字典里就没这两个字。
而受着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影响,在不错的经济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后浪一代,主体意识与自由观念增强,更加注重个人的精神自由与平等,会有意识地保护私人生活秘密,保障自己不受侵犯。
没有分寸的问题不愿回答,冲破内心防线的行为也坚决拒绝。在与家长长辈的斗智斗勇中,尝试着不断扩大自己的隐私空间。比如干脆不用前浪们用的微信,用回QQ;比如即使用了微信,也要朋友圈屏蔽自己的父母亲戚。
历史滚轮向前,个人与集体的价值观念不断冲突、撕扯,隐私界限的制衡点还暂未出现。
04
看一场battle
为啥没个长辈友好地问问我今天过得咋样啊,开不开心啊。为啥不能友好地从好天气开始聊?给后浪们尝尝内心被关怀的甜头。
而不是“期末考多少分啊?有对象了吗?买房买车了吗?一个月工资多少啊?年终奖多少啊?啥时候要孩子啊?”这样一连串的暴击。
看看美国的后浪们经过了怎么的battle,才换来了“今天天气不错哇”的轻松问候开场白。
在17、18世纪的美国,隐私观念的许多核心要点,在当时还远未成熟。唤起人们隐私观念的第一大“功臣”,是那些以旅程中偷拆信件取乐的邮差,和拥有英国政府签发的“通用协助令”、对北美殖民地征税的税吏,持有这份令状的人可凭自己的判断,搜查自己认为有必要的一切人身或地点。令状的滥用引起殖民地的激烈抗争,人权运动高涨。
1760年,在一场关于是否继续签发协助令的诉讼中,律师奥蒂斯(Otis)高声疾呼:“一个人的住宅是他的城堡;当他在住宅中享受安宁生活时,他便是这座城堡的王子……如国王对他的王冠拥有的权利一般,每个人都对他的生命、人身及财产享有相同的权利。”
隐私权作为一种法律意义上的权利,最早是由美国的两位学者提出来的。1890年美国哈佛大学法学教授萨默尔布·沃伦(Samuel D.Will’tell)和布兰戴斯(Louis D.Brandis)联名写下彪炳法学史的名篇《隐私权》(The Right to Privacy),发表在哈佛大学《法学评论》上。这篇文章,把隐私列为人的一项自然权利,提出了隐私权的概念。
从抗争英国的通用协助令(Generalwrit of as-sistance)到对相机偷拍的普遍担忧,从消费者信贷档案信息收集到监管机构的“步步紧逼”,美国今天关于隐私权的许多部分都可追溯到久远的历史印迹中,看到隐私权一次次由失衡到平衡的过程。
今天的美国及西方人,对个体隐私非常看重,界限意识非常强烈,包括私人时间、私人空间、私人活动领域以及维护这一类事的私人权利。即使父母也无权擅自进入子女的房间,擅自闯入民宅或不经主人同意动用房内私人物品,都是很严重的不礼貌或不尊重他人隐私权的行为。凡是涉及个人状况(年龄、工作、收入、婚姻、子女等)、个人行为动向(去什么地方、与谁交往、通信等)等个人隐私,都不能直接过问或干涉。
05
吃瓜,吃相
那,隐私之墙高高筑起,忌讳话题重重上锁,要怎么拿捏这其间的分寸感?那吃瓜群众的好奇心又要怎么满足呢?
虽然不同文化传统下,人们对隐私的认识存在较大差异,这个界限范畴有着不同情形下的内拓外延。但始终不变的原则是,自我暴露的范围与深度要以当下及趋势下个体内心安宁度为衡量指标。
比如韩国导演罗英石做的《三时三餐》、《新西游记》等爆款明星真人秀节目,当下让芒果超媒市值飙升破千亿的《乘风破浪的姐姐》,其实就是明星们在充分评估内心与外部界限平衡的前提下,选择部分公开展露、分享个人的私人生活。
一直喜爱《你好,疯子》中一人分饰七角的文艺演员万茜,但她又格外低调神秘,这次在浪姐才得以看到她不同于角色的一面,又飒又A又利落,简单的吉他弹唱也是开口跪的迷人歌喉,是姐圈第一金瓜。
而万茜所唱《敬你》原唱许飞,曾经在豆瓣电台听过很多她的歌,《我设计一万种方式遇见你》等等,浪漫又民谣,文艺又清新,很适合独自旅行时慢慢品味,很容易慰藉成长中孤单的灵魂。在浪姐舞台上看到她,很是激动,但发现她的少年气一言难尽,和想象中的她确实不太一样。
当然,还有像原当当创始人李国庆这样的界限尺度,自称“傻白甜”,频频曝光离婚过程中的各种纠葛细节,原先那个商界企业家,变成一个让人意外连连的表演型人格boy,活活走上娱乐八卦热搜不归路。不少吃瓜网友都忍不住喊话,家务事能不能自己自个儿私下处理,不要一直全程直播撕逼大戏。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不同的人,对自己隐私界定的深度和范围也是不一样的。
有的人随口聊聊,就能给你目瞪口呆吃了一个大瓜,但其中内心的波折煎熬,也能从不经意的颤音里听出来。
有的人你是真的关心,想知道对方在痛苦什么,但对方还是会启动自我防御机制,变得沉默,或者干脆换话题,这时,欲言又止的你,也要识相些,别再追问。更不要看微信没回复,直接就夺命连环call,对方也需要喘息的空间与距离。
有些界限碰不得,有些私事不适合当瓜吃。聊点故事段子不香吗?聊点日常琐事不香吗?聊点打的牌看的书追的剧不香吗?总都有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拿手的话题吧。
总而言之,内心安宁度的隐私界限是无形的,每个人不管是接受别人的询问,或自己想对他人敞开心扉,都只有自己最知道,内心是否平和与欢愉;越界带来的强烈不适感,会告诉你去回绝。
所以,他不想开口,您就请闭嘴吧。
参考文献:
《美国隐私:一部四百年史(American Privacy: The 400-year History of OurMost Contested Right)》弗雷德里克·莱恩(Frederick S. Lane)
《中西文化中隐私观差异及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