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热爱学习,勤奋上进的青年,明天早晨坚持读国学经典,《道德经》《论语》《传习录》等,中午再学习普通话,晚上看专业书籍和报纸,有时还要背古诗词。感觉自己每天真的很努力,但坚持了好几年,除廓清了思想方面的迷雾,比周围的同事知道的多一点之外,自己长进还是不大。尤其是换了部门以后,因经常要写材料,更加暴露出自己在写作方面的短板,思维的局限,经历了近一年的努力,感觉还是收效甚微。
通过近期学习得到上的吴伯凡的认知课,还有《人民日报》刊载的杨早的《越是人人写作,越要深度阅读》文章。终于找到了主要原因,在于的自己只是阅读了这些书籍,甚至背诵了某些篇章,而没有进行深入的阅读,只有输入,没有输出自己学习收获,所以没有获得好的效果。
当我读完一本书,或听完一节课后,感觉自己理解了,好像若有所获,但其实没有真正的理解。因为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只是凭直觉认为书上讲的是对的,然后基于这样的判断,认为这些知识也是准确的,"理性成了感觉的奴隶"。有一次我的同事问我,你最近看的什么书?我不无得意的告诉他,看的是王阳明的《传习录》,他说讲的是啥内容?当时我就语塞了,我快把书都读完了,讲的啥内容我竟然说不出来,这就是我没有进入深入阅读的结果。
何谓深入阅读,是相对浅阅读而言。深度阅读的目标不限于获取一本又一本书的知识,而是通过阅读与思考,建立个性化的知识谱系,并由此获得批判性思考的能力。经过深度阅读的训练,当你放下书本,重新面对世界时,你所有通过阅读获取的资源,都将变成你探索与理解世界的工具,简单的说,你把书读活了,书就会一直活在你的生命里,而不是静静地躺在书架上。
深度阅读在形式上要求实现一个闭环,阅读思考言说写作,这四个环节中,阅读最重要,但是思考的广度和深度,在头脑中无法测量,如何将思考外化,接受别人的检阅。这就需要将思考表达出来,表达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言说,二是写作。言说自由随意,可以无所顾忌,可以散乱无章,追求思维火花的碰撞,意见的交换,而写作本身就是对阅读讨论触发的万端思维,做一次规整清理,反过来迫使自己的思维条理化清晰化。通过写作可以发现自己观点的硬伤,因为言说需要的是快认知,而写作可能更多的需慢认知,理性思维,为了表达的需要,还须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甚至有叙事和文采上的追求,正如孔子曰,"言而无文,行之不远。"
我们小时候经常听老师讲,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动笔墨不读书,如果是从记忆的角度讲,这可能的确有点过时,现在的好多手机也拍下你想要的段落,还可以字符识别,一键分享。而放在阅读,思考,言说,写作的闭环来看,这句话有了新意义,动了笔墨才算真的读了书,正如李敖所说,文人就要像蚕,吃的是桑叶,吐出的是丝。
怎样动笔呢?我想每天晚上写一篇2000字左右的文章,文种不限。以写作倒逼自己思考的深入,再上溯至阅读的开拓,以此为证,到半年之后再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