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听课的确有点多,包括听教研课。我觉得一个好的听课者,一定是带着身心走进课堂的,并很自然地成为课堂的一个组成部分。听音乐实习生的课,我有两点感受特别深刻——1.教师除了课前的教学准备,还需要身心的提前进入课堂。我平时有个习惯,不上没有准备的课,不上准备不充分的课。除了课前准备充分,我在上课前,一定是提前进入教室的(除非有事在身,无法提前进入)。以前有音乐教室的时候,我会提前打开媒体,钢琴上试奏,包括自弹自唱,还会提前听光盘里的演唱是否与书上的调号一致等。一旦发现演唱与调号有问题,还得重新定调。千万不要认定,光盘里的调与书本上的调一定是对的,或者一定是适合我们孩子演唱的。举个例子,比如这次实习生上课,教学中就出现了演奏的调与光盘调不一致情况,造成孩子学唱后跟光盘音乐脱节,第一句根本“踩不准”,因为孩子的耳朵还没从学唱的调准确地移到伴奏调。像这样的情况,如果平时教学不注意,除了影响孩子的歌唱音准,还会影响孩子的听力判断。
现在到了普通教室上课,我也是提前进入教室,打开媒体,检查是否正常;开好窗户,保持教室空气通透;提醒孩子们喝水、休息调整自己,做好上课准备工作。当实习生开始上课,我对他们的第一句话就是:一定要提前做好上课准备,提前进入课堂准备。这样的准备,作为新老师非常必要:首先,提前认识孩子们,或者让孩子们知道,今天的课是新老师来上。无形中,就是和孩子做一次简单的照面。如果准备工作做好还有时间,可以与孩子聊聊天、谈谈心,课前建立良好的关系。第二,新老师自身提前进入课堂,就像表演节目前的暖场,是让自己提前适应课堂氛围,提前将自己投入课堂。这既是指身体的进入,也是指心理的进入。一来检查乐器、设备的准备到位;第二是指教师自我心理调整。新手上路,难免紧张,做好各项准备,适时调整一下自己心情;也可以安静地酝酿一下上课情绪,或者回想一下教学流程。有了这种充分的预热准备,你的课堂效能才可能是等于40分钟,或者大于40钟。
2.教师站在课堂,除了教知识,更需要在课堂传递生命美好。作为一名学校专职音乐老师,比起语、数、英老师,或者班主任之类,我始终觉得自己要幸福许多。这个幸福,不是指我的工作量比其他学科老师轻松,或者说没那么多杂事、烦心事被牵绊,而是我从内心觉得:一个人凭着自己喜欢的专业去做事,幸福程度会高一些。我跟朋友打趣说:“瞧,我每天带孩子唱歌、跳舞、做游戏,时不时还组个小乐队,有天天开音乐会的感觉啊。”也会很自然地问新老师:“上完课,有什么感受呢?”“哎呀呀,崩溃啦。”“还好吧,就是……纪律不好掌控。”“太丢脸了,想死的心都有。”我对她们的回答常常是:“没事儿,慢慢来。”其实,作为新老师的她们在专业知识储备上已经足够,她们缺的只是课堂技能、教学经验,这一切,随着她们教学经历的还需要在课堂传递什么?首先,老师得有一个认知:知识是可以教会的,技能是可以学会的,但我们除了教知识、教技能,还要教人审美。对于美的认知与理解,我想这可能是我们每一个人一生都需要学习的。在具体的音乐课堂,我们怎么去引导孩子体验美、感知美,或者表现美呢?举个例子,比如老师对声音的关注。平时教学中,我是一直强调孩子注意声音的表达,交流的声音,说话的声音,更包括唱歌的声音。一句话,只要是我的课堂,我从孩子们第一句“师生问好”开始到“老师再见”结束,只要听到不舒服的声音(太噪太温吞等),我都会及时提醒、引导、纠正,感知具体的声音该有的“舒适区”。让孩子建立一个概念:声音除了传播信息内容,更是在表达情感。我们要对自己的声音有所管理与控制,这也包括下课时间。我对新老师的提醒是:作为一名音乐老师,要有对声音的敏感度,要做美的传播者。这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对孩子声音的关注(特别是歌唱声音的关注),这不是一节课或几节课的事,而是一直要在自己的教学中始终贯彻的。引导孩子正确唱歌,自然发声,并能与同伴合作演唱,音乐课,要将对声音的关注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来做。听到孩子歌唱声音不对,就要停下来指导;听到孩子们大声乱唱,就要及时辅导改正。只要长期坚持,孩子们就会建立起自己的“美的声音”。另外,在课堂,教师自身要是美的传播者。也就是,教师要关注自己的声音、语言、教态等,要有一种自觉意识:我就是音乐,我就是美。我的形象,我的歌对课堂的热情……都可以在老师身上找到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