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文笔优美,在介绍历史时不时的会用上几个典故和苏轼写的词,以加深人们的印象。作者的用心使这本书不同。它褪去了历史资料的冰冷及没有故事性的外皮,换上了优美且耐人寻味的华美礼服……正是这本书,使我走进了宋朝那段荡气回肠的历史,也正是这本书,使我触摸到了在那或优美或豪放的语句下,所隐藏的词人深深的无奈……
毕竟,“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
或许,人们对他最初的了解,来自于下班或出游时在某个街角或某个网站偶遇的一家饭店:眉州东坡;但我对他最初的了解,来自于我从小就耳熟能详的一首宋词:《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那时的我,是“少年不识愁滋味”呀,哪里能想到在这么美丽的词藻中,蕴含着的却是浓浓的悲辛……
这首词是苏轼写给自己的弟弟苏辙的。 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想逃离政治这个暗流汹涌的漩涡,于是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弟弟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与其弟苏辙多多团聚,没成想却被调到了更远的密州……(就是《江城子——密州出猎》里的密州)于是,在中秋到来之时,满腹惆怅的苏轼借着酒劲儿写下了这首名传千古的宋词……
苏轼,一个在官场几经沉浮的人;一个经历过生离死别的人;一个在一贬再贬的无望的仕途中仍然微笑对待每一天的人。但是,有谁真正了解词人的生活与思想呢?又有谁,真正感受到了词人在坚强的外表下受伤的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