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高中时初读《声声慢》这首词,就深深地被作者李清照打动了,吸引了,征服了。
时过三十多年,这首词仍然萦绕在脑海,背起来仍然朗朗上口。“怎一个愁字了得!”不禁叹服,她怎么能将自己的愁绪,写得这么好!
后来在课堂上给学生教英语,有些学生懒得张口,懒得笔记,懒得作业,甚至懒得起立问候老师,于是将这句话改一个字,赠予他们,怎一个“懒”字了得!先生和女儿都嘴馋,有时候馋得百无聊奈,竟然有一次,将我买的一只土鸡从冰箱里取出来,不等解冻就直接煮了,吃的时候才发现鸡内脏没有掏!真是,怎一个“馋”字了得!
李清照的愁,浓得化不开,重得载不动,在《武陵春》里: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她的愁,就像那潺潺的溪流,在《一剪梅》里: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她的愁没完没了,思念远在他乡的夫君赵明诚,让她衣带渐宽,人憔悴。如在《醉花阴》里: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的诗词,一旦读过,在情感上共鸣过,便会永远定格在你的脑海中,镶嵌在你的心板上,萦绕在你的思绪里。仿佛九百多年前的那个女子,正坐在你的对面,向你轻轻诉说;又仿佛,那诉说的人不是她,而是你自己。
同为女子,由怀春少女到嫁为人妻,初恋时的两地相思,婚后六年的两地分居,再后来或长或短的聚散离合,无不让人饱尝离愁别绪。同样的感受,别样的才情,可惜,我写不出,还好,有清照,和她的千古绝唱。
这样一位风华绝代的女子,不仅仅只会儿女情长,你侬我侬,有时候也会放纵一下,任性一下,甚至小小地刁蛮一下,如她在待字闺中时写的这首《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那天我在海棠树林前流连忘返赏花拍照的时候,就好像听到她在我耳边调皮地说:“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然后留下一串笑声,消失在历史的烟云里。而那时,海棠花开得正好。
过了几天,和先生在黄河边散步,海棠花如斯人,早已香消玉殒,正如她说的,绿肥红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难当头时,她竟忘了自己是女儿身,豪情不让须眉,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江山更替,斗转星移,岁月的长河一去不返。大浪淘沙,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今朝何人堪比?浩瀚的星空,最璀璨的还是那几颗:李白、苏轼、李清照……他们身上,闪烁着人性的光芒,与日月同辉;他们,永远是我的最爱。
注: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下图照片是我所拍,是我家楼前的海棠林,花开时,香气袭人,沁人心脾,让人沉醉。正是这一树树的繁花,让我想起她——李清照,激发我写此文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