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出生乡村的人来说,如果让你现在回到乡村,过上和父辈一样的生活,你愿意吗?相信很多人都犹豫很久,辛辛苦苦在城市打拼,甚至还没有站稳脚跟,但回到故土,确是很多人排斥的。那么如果是像影片一样观看别人生活在你熟悉的乡村,那一定是另一番不同的滋味吧!
纪录片《乡愁》就是以一个普通乡村家庭为起点,依次铺开整个故事。片中的两个人物分别是周卫东和吴海霞。整个纪录片是从两个人春节前夕从北京打工回来开始的,以乡村家庭欢度春节为主线,穿插走亲访友、春天抗旱、送子女入学、准备新一年的打工事宜。整部记录片揭示了家庭的温暖与乡村生活的艰辛,交织着农民工外出务工对乡村留守儿童的思念,多角度展示了乡村生活的欢乐苦愁。
作为片中的男主周卫东,为人好爽健谈、善于结交朋友,又有自己的想法。多年的城市打工生活开阔了眼界,同时也更深深地体会了农民工在城市生活的不易。因此,在除夕夜的家庭聚会上,周卫东对孩子们提出的要求就是好好念书,一定要摆脱现在的生活,过上比自己更好的生活。作为一家之主,他要盘算接下来一年的生活和收成,内心筹划的事情远远多于家庭其他成员所想象的那样,即使生活的压力很大,但周卫东表现的更加乐观和积极,这种心态也更容易感染整个家庭。虽然妻子形容其有点大男子主义,但现实生活的不易必须使得他撑起整个家庭。
片中的吴海霞则更好的体现了广大乡村家庭女主人的角色。她从小就对戏剧有一定的学习,但嫁给周卫东后,生活的艰辛使得她放弃了对戏剧的坚持,更多的是完成了相夫教子的生活。吴海霞感情细腻,内心有自己的梦想,但苦于家庭的羁绊,只能将梦想深深埋在心底,在村里其他妇女的眼里,吴海霞俨然是她们羡慕的对象,穿着打扮走在了前面,但对于吴海霞来说,内心的想法却没有任何人关注,也无人可以倾诉,繁重的农活和苦于生计早已将梦想磨灭的剩下一丝痕迹,当在镜头前谈起自己的梦想时不禁潸然泪下。对于母亲这个角色,吴海霞像所有的妈妈一样,渴望陪着自己的孩子成长,渴望在孩子们需要妈妈时待在身边,但生活的无奈只能在一年又一年中离开孩子们,踏上务工的火车,去为孩子们挣下下一年的学费。当问到在外打工是否想念孩子们时,吴海霞再一次落泪,她实在是太想念孩子们了,担心孩子们遇到困难,但又没有解决的办法,巨大的家庭子女成长矛盾不仅仅是在吴海霞的家庭中,也体现在在广大的乡村家庭中。
对于这个家庭中的孩子们,父母常年的外出务工使得他们早已成熟起来,整个家庭中最小的孩子周之岚年仅八岁时就已经会做一些简单的饭菜,这在很多城市家庭是很难想象的,但在留守儿童中却是司空见惯的。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句浅显的俗语却道出无尽的心酸。谁家的孩子不是爸妈的心头肉,若是有一丝可能又怎会舍得自己的孩子受苦呢。当记者问家庭的孩子们想不想爸妈时,年龄稍长的孩子羞于表达说不想,记者再追问愿意时,孩子们给出了一个“习惯了”的答案。父爱母爱的缺失使得留守儿童更容易养成沉默内向的性格。
在片中当记者在火车站看到年轻的务工人员时,询问他们务工的生活苦不苦,大多说人都坦言很苦,但为了挣钱却又没有办法,只能出去谋一个出路。很多年轻人的父辈也是出去务工度过了大半生,很多人知识的受限也走上了和父辈一样的生活,他们中很多都是夫妻两人外出务工,孩子交给爷爷奶奶。这让我想起了《少年和羊》的故事,这些孩子缺少父母的教育和陪伴,在学习上更多的依赖自己的自律,那么能够在寒门中出贵子的可能也就少之又少,更多的还是要走上务工的道路,而他们的下一代则在求学路上同样会走的更加艰辛,长次以往,更容易进入一个恶性循环,这也是乡村里难以解开的一个矛盾。
这部纪录片仿佛是很多人童年的一个缩影,生在乡村,长在乡村,自身辛苦打拼,勉强在城市站稳脚跟。当看到这部纪录片时,记忆的匣子一下翻开,汹涌而出,童年的苦涩与甜蜜交织在心头,再回过头看看自身,发现原来自己都已经走了这么远了啊!
其实故乡一直都在每个人记忆深处,早已在大家心中埋下了一个种子,很多人评论说回不去的故乡,扎不下的城市,透露出多少无奈和艰辛。但请你相信,无论你在奋斗的时候受到多少委屈,故乡都是你最温柔的存在,都是你背后最坚强的支撑,也许它不美好,也许有很多问题,但它却是一直都陪在你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