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盲目比较,失去自我
不经考量的盲目比较,实则是一种自我消耗。人很容易在比较中,失去自我判断。
盲目比较的尽头,是无止境的焦虑,是拼尽全力也依然填不平的心理沟壑。
每个人都有适合的节奏和行进路径,能去比较是好事,但不要盲目比较。
正确的比较,应在充分考量比较对象之后,选择最适宜的对标点,以此作为鞭策自我前进的基础。
如果盲目地把自己套进别人成功的框架里,去追赶别人的影子,打乱自己的节奏,最后只能换来越追逐越焦虑的结果。
2.只想做大事,不愿俯身做小事
只想在大事中创造自我价值,不想在小事里陷入重复琐碎,这是很多人的心理本性。
他们认为只要承载起了大事的压力、挑战,就能在干成大事的同时,实现自我的价值提升。
可大事之所以能成,还在于小事上的持续钻研和精进。
“任何伟大的事情都是由很琐碎的、点点滴滴的事情组成的。”
任何宏大的成绩,都是由前期不计其数、日夜重复的小事构成的,不在小事上熟练打磨,就难以在大事上把控全局。
不要让自己的人生,输在瞧不起的小事上。
3.不懂接纳,习惯性反驳
想必很多人身边都有这样的朋友。
当你工作中遇到棘手的问题,向他提出了新的思路,他会直接否决,没理由地反驳你的方案。
你会发现,你每说一句话时,他都会甩出几句话来说服你、反驳你,仿佛在心里装了个提醒装置,一旦出声,就会自动给你亮起红灯。
这样的人,便是典型的不懂接纳,只想反驳。
拥有“习惯性反驳”型思维的人,会天然地排斥不同和差异,在求同中,也失去了自我精进的可能性。
如果换一种立场,学会去接纳不同的观点,抑制否定质疑反驳的冲动,便能吸纳更多来自不同观点的养分,为自己所用。
不盲目比较,不自我磕绊;既有成大事的勇气,也有在小事上的沉着;能保持开放的心态,倾听不同的声音。
真正的成长,是一个不断突破旧的思维桎梏,创造正向思维习惯的过程。
持续地去让思维更新,才能进化出更好的自己。
作者:丫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