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体验层的分析不再赘述。
以下分析以“转化”(“说服”)为主线。
1、为什么叫“有好货”?
记得去年还没有这个模块!下面我以手机淘宝产品经理的视角分析:
1.1、天猫的货是时尚精品,很多人买精品上天猫,那么淘宝呢?难道淘宝没有精品吗?
1.2、于是我分析了用户行为数据和C端众多做精品却没资本上天猫的商家的反馈。
1.2、我发现用户有需求,商家有需要,再说用户用手机买东西要的是多吗,都是为低价而来吗?有很多人要的是精选过的啊,再考虑到用户的移动购物场景和习惯。
那么新增一个版块就叫“有好货”,将来干好了还能单飞,豆瓣的[东西]是什么鬼?堆糖蘑菇街美丽说什么值得买?Just do it!
2、入口分析
模块位置:第二屏
slogan:是“好品味从挑剔开始,品质生活指南。”
拆分关键字:品味,挑剔,品质,生活指南。
所以,这是这个模块的的定位么?也隐含着目标用户:追求有品质的生活,而不是为低价而来。而看到“指南”二字进入模块内后也不会对“百科”有突兀感,“百科”对用户来说并不陌生,我想,先用百度后用淘宝的人居多。(购物嘛,想选好货?百科一下。)当然仅仅是百科还不够。
要做到“指南”的级别,还有很多问题要帮用户解决(例如:可能对用户分群后发现,有相当一部分人平时过的不是本质生活,到这里还是第一次准备开始过上“品质”生活,而同是追求品质生活,用户与用户又不同。摇滚范儿算不算品质生活?小清新算不算品质生活?雪茄配Vodka算不算品质生活?不敢想下去了,不然又到个性化推荐了...对了,啥是有品质的生活?)
3、模块内分析
初次进入第一眼只看到了图:(好像在轻声告诉你,憋说话,看图!展现实体商品的品质,图很重要。重要到如果将某商品的信息介绍的各特征属性分为从高到低的多个层级的话,它一定是属于最高层级里的)
“大留白”也是为体现有品质。(咱有品质,过日子不紧吧,宽松的狠。)—我不就“颜值”展开思考,但这个在我看来属于“气质”。
步入正题:
3.1、默认进入精选页
【XX人说好】
“99人说好”、“84人说好”这块是这样的逻辑吗:大家都说他好,要不你也看看?
【精选列表】的每个商品展示格式是:商品图+商品名称+商品简介截取+商品其他信息(金牌卖家、海外直邮等)
目前的商品简介截取重在商品本身的特点。
例如:修身英伦休闲西装,其商品简介截取是"优雅沉稳的深蓝色,细腻自然的面料肌理,...几分设计感...英伦徽章..."
是否有必要强化下适用的用户?给用户带来的价值?(品质的提升...)
3.2、商品详情页_优惠
【淘金币抵2%】或许是败笔。
3.3、商品详情页_图文详情
应规范卖家配图,强化生活化场景。
规范卖家配图:审核人的审美和对“有好货”的理解...(很多卖家的配图low啊low)
生活化场景模型:用户画像数+需求场景+使用效果
(该模型纯属临时开脑洞)
假如用户画像数为2,使用场合为2种,使用效果为3种,则一共有12种组合,没算错的话。
例如:
小A牌避孕套的生活化场景模型:用户画像数暂且粗糙的定为2,男和女(或者攻和受);使用场景暂且粗糙的定为2,家中和室外某个刚好合适的地点;使用效果暂且粗糙的定为1:比较爽且套未破。
那么意味着,卖家出了要立体拍摄小A避孕套的产品图片外,还要再额外拍摄4张照片。当然这是一个极端的例子,这种情况并不适宜展示生活场景模型。
3.4、定价
不经意间看到了一双女式乐福春鞋,价:49元。用过淘金币或其他优惠后可能更低。很难相信,当今物价水平下,49元能买到什么样的有品质的鞋...当然,女人的购买场景可能是这样的,“wow,好看,买买买!”,也许早就忘记了她想买“好货”的初衷,当然,可能她就是不经意间点过来看到的或者压根就是想既便宜又好...这些,就涉及很多用户类型,你要怎么分群,怎么分别设置转化策略。
3.5、搜索及搜索结果页
热门搜索:置物架、太阳镜、连衣裙等给我的感觉是ARPU可能不高(利润应该比较高)。告诉用户热门搜索的意义是什么?来“有好货”的主要是为这些商品来的吗?所以用户也因此搜索这些吗?还是为了方便大部分用户快速搜索?
搜索结果页:在登录状态下搜索“西服”,结果就是各种各样的西服,不过男、女、幼都有,且数量上并不是以男款为主,可见并算法去根据用户性别匹配,还好基本是面向春夏的,结果页中出现了“衣架”、“防虫药”等,属于基于内容的相关推荐。不过,我还是关心这么多西服怎么选?先看衣服颜值然后再进去查看商品详情吗?所以,有没有可能做某种排序。(不过,目前排序不以“说好”的人的数量为序是好的)
所以,搜索功能是否要增加些规则,比如按用户特点筛选(按身高筛选,按身份筛选(是否职场人士),按照适用场合筛选等)、按产品特点筛选(颜色、款式等),现在不设规则也许是因为商品没那么多,也许是因为用户就是习惯“视觉化”的快速浏览快速选择。
搜索结果列表应该是复合结果,包含四类:
精选商品(包括海淘);几篇相关度较高的百科;几篇榜单。
总之,就是是否考虑增加些影响用户点击意愿或购买决策的筛选规则。
还有一个启示:用户买西服是为搭配什么呢?买红酒杯是为了喝红酒吧?不管真是为了提高生活品质还是想着便宜买好货又或者装B,百科的指南作用在这里是不是可以有所作为?例如,搜索结果页中有一篇“XX西装配XX衬衫指南”的百科等(挖掘并满足用户隐性需求或关联需求)。
3.6、百科
一定不是现在的样子。
用户任选关键词组合都应该可以找到推荐商品或专题。
例如:毕业一年+单身狗+男+衬衫+上班...等。
而一些微电影或微剧可能也要登场了,阿里有华谊的股份,收购了优土,做这些都不是难事。将来让淘宝商家赞助从而免费拍电影甚至还赚商家的钱这都是小儿科了。
最重要的是引领了文化理念和生活方式,就是控制了用户花钱的习惯。
春晚后很多人买明星同款、小时代电影放映后很多人搜主演同款或周边、星战...只是最基本的印证。
无印良品给很多品牌以启示,也可以给“有好货”启示...
“有好货”在构建自己品牌的同时,也在帮商家们构建品牌。
也应该做“PGC”。
去做“引领用户”的前途远大于“顺应用户”。
(由此一些落地的问题是:“达人”的门槛和分级机制、颗粒度更小的百科和指南...)
百科是什么?百科是词典,是常识,是解读。
百科应能够解决用户的一切问题。
“有
好货”应解决用户关于“好货”和“品质生活”的一切问题。这样的话,似乎得利用淘宝积累的各种数据了(评价数据+用户特点+产品特点=好货指南或品质生活
指南,很复杂。)似乎得做实时答疑了(任何通过“认证“的用户都可以为发起提问的用户答疑,”认证“条件可包括芝麻信用分数等...)
我们知道,交易的核心要素之一是钱:所以,百科可能有这样一个功能,
用户【勾选个人特点+预期支出金额+支出目的】,点击确定→有好货【输出推荐方案】
(个人特点由哪些标签构成?指出金额如何推荐分级?指出目的应该给出怎样的基础设置?列表下沉到几个层级?——要结合淘宝历年数据、有好货用户特点等综合确定...)
例如:
用户输入:毕业一年的单身男狗+3000元(预期支出金额)+用于改善厨房品质(指出目的)
有好货输出:
方案一(中餐风格):
【XX锅+XX碗+XX瓢+XX盆...】+几篇相关百科+几篇相关榜单
方案二(西餐风格):
【XX叉+XX锅+XX盆+XX盘...】+几篇相关百科+几篇相关榜单
方案三(XX风格):
【XX叉+XX锅+XX盆+XX盘...】+几篇相关百科+几篇相关榜单
...
用户还可以选择将方案根据自己的意愿做微调...
这些细化展开是很系统的事情,不展开。
如果用户仍无法决策,可呼叫“品质大师”(或叫“品质达人”或“品质大咖”或“品质前辈”?不在这展开。)而这些“大师”也是一个课题。(由淘宝还是淘宝商家提供?筛选机制?升级?权重赋值?排行?服务流程?规范?...)
(尽管我们知道,从淘宝数据来看,可能很多用户倾向于搜索单品而不是方案级推荐)
不过,如果做成了真正的百科,相信会有用户愿意分享到社交网站...如果所谓的AARRR模型适用于“有好货”,那么我想把百科做好就可以为“Refer”提供必要的基础。
3.7、榜单
我是用户,你给了我榜单,你想让我快速决策吗?你的榜单能让我快速决策吗?
如果是:
那么好的排行榜不能只满足于给用户最好的10个、20个这种程度,而是能让我看过你的榜单和排名机制后直接按照排行决策,而现在不能。
为什么会有上面的问题?因为往往同一类商品下,有很多品牌:比如毛巾,可能有MUJI、优衣库的牌子。。。让用户在下单前花(不过,由此也给我们一个启发:有好货是否可以这样:任一类型商品只有一个SKU。所以你不用纠结了,我们给你的就是最好的,也只给你最好的。)
当然,类似Apple那种将iPhone5s、6、6s按照各维度和参数比较改善用户决策体验也是一种启发。
现在的榜单并不能让用户快速决策,卡在哪个环节?看下榜单构成:
榜单=上榜商品购买入口+价格+上榜理由+相关推荐榜单+榜单内容来源
(榜单内容来源:有好货品质生活指南、全球科技前沿、礼物说APP、网伯乐(搭配师)等【达人】,可见跟手机淘宝的【达人】是建立了关联的)
【上榜理由】主要是说商品如何如何好,可是所谓榜单不是比较得出的结果吗?
然而,榜单并没有给出上榜商品比未上榜商品好在哪里,好到什么程度。
用户看了“达人”们的榜单,点到商品详情页,再详细了解下就会下单吗?是不是还会回过头从新搜索比较...
用户在榜单中选商品时是否会参考榜单提供者的“资质”呢?谁都可以提供榜单吗?
好吧,下方的“XX人说好”为用户提供了补充参考。
如果能实现“你要的,现在就给你”最好不过了。
以上,待续
以下,说说两种策略,分别设为A和B,淘宝产品经理似乎选择了策略A:
本文首发于pmcaff,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