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一门咨询实务课上,老师让我们制作自己的家谱图,通过整理三辈亲人的个人信息,还有关系,亲疏远近,来更好的理解成长环境对自己的影响。其中有一个环节让我觉得印象深刻: 写自己的家规。刚拿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有点苦恼——似乎没有那种传统意义上的“家规”啊,不过老师启发我们说“真的没有吗?从小到大家里定的一些规矩,都算哦!”于是我慢慢的想起了很多这,不算少!从小到大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给我们晚辈定了很多规矩,我一条一条写下来,越写想起来的就越多。突然发现有意思的事——我们家的大部分家规都围绕着饭桌: 比如说吃饭之前要帮着收拾桌子,拿碗筷,端菜,盛饭,比如,吃饭的时候不能咂嘴,比如,吃饭的时候要坐在饭桌上,比如,先吃完饭也不能离开桌子,要等大家都吃完才可以离开,有着急的事要跟大家打招呼,吃完饭要帮助长辈收拾碗筷,至少要把自己的碗筷和食物残渣收下去,吃完饭要帮着收拾桌子……想起这些规矩的时候,突然感觉很想家。虽然小时候没少因为这些规矩挨过批评,也没少在饭桌上跟爸爸妈妈暗自怄气——那时候并不知道为什么一定要这么做,但是这些规矩却让饭桌成为一家人的一个重要的仪式。平日里大家忙忙碌碌,但是到吃饭的时候,大家都会围着一张不算太大的桌子坐下来,享受一顿精心准备的饭菜,天南海北,家长里短的说说话。
现在远在外地上学的我,虽然生活节奏很快,但是决不愿意将就任何一顿餐饭。早餐必然要去食堂吃一顿热乎的,一个热腾腾的素馅大包子——有时候是芹菜鸡蛋馅,有时候是洋白菜粉丝馅,一个煮鸡蛋,一碗浓浓的机打红枣豆浆,偶尔换个口味,但大多都是如此标配。无论是早起上课,还是周末休息,无论是晴天还是下雨,我都会不辞辛苦地去食堂吃上这么一顿,与我而言,无论前天过得如何,早上都要经由这么一个仪式,开始新的一天。午饭和晚饭也更不必说,必是要到点的时候去食堂,认真的吃一顿才行。换的花样并不多,但是一定是自己爱吃的,健康的——我不喜欢油腻的食物,总觉得吃完不爽利,偶尔也来一顿稍微重口一点的。对于每一顿都是充满期待,有时候还听着课,心神早就计划着一会吃什么去了,来一顿牛肉石锅饭犒劳自己?还是去紫荆食堂吃顿海南鸡饭?减肥的时候,我曾经认真思考过,自己为何对吃饭如此惦记。毕竟——老想着吃可是减不下来的,不过现在我似乎慢慢想通了,吃饭对我来说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仪式,无论时间过得急匆匆还是悠哉悠哉,吃饭这个事都似乎是伫立在时间之外的,属于我自己的小空间,在这里,我能感受到,生活是属于我的,我在过着我的生活。这些,似乎都是小时候家庭里的那些规矩为我带来的,它牵动着我的根,那些遥远的东西。
于是,很多关于饭桌的小片段似乎都被捡起来。我记得,高中的时候在离家20公里外的一座城市上寄宿高中。每周六上完下午的课,我就迫不及待的请老师批假条,然后风卷残云搬收拾包裹,卷上就匆匆去赶回家的公交车,赶在饭点的时候进家门。一进家门就能闻到爸爸的红烧鱼、排骨汤的香味。橙色的暖洋洋的灯光下面,桌上已经摆上了四五盘菜,就这雪白莹亮,冒着热气的米饭。奶奶赶忙把我手里的大包小包接过去,说“快去洗手吃饭,就等你呢”。坐在饭桌前,狼吞虎咽的开吃,一周的课程,考试,名次,就在这一刻,暂时被我抛在脑后,管他呢!
还有一些小片段,比如妈妈在饭桌上跟我谈心,比如爸爸拿出自己酿的还舍不得让别人尝的桑葚酒给我,我们父女两边喝就变下饭……这些小小的片段都一点一点被想起来。
我记得有一次实习结束,回学校的路上,就在便利店了买的三明治和关东煮,想拿来当晚饭,无奈便利店并没有可以坐的地方,只好站在便利店外面吃。那会天已经黑了,大冬天的手指尖都冰凉冰凉的,我站在门口,边吃边看来来往往下班后匆忙路过的行人,小心的躲避着他们偷过来的目光,我突然觉得有点心疼自己,心里暗下决心: 以后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好好吃饭,要么不吃,要么就要坐下来,慢慢吃一顿像样的。
我记得老师说过,生活中我们不断的在处理分离,和各种各样的人分离,也和各种各样的身份和生活分离,而仪式感能够帮助你和那些不断逝去的人和事好好道别。我想,好好吃一顿饭这件事,对我和我的家庭而言,就是暂时和忙碌生活的一个短暂的告别,它能让我们停下来,感受家庭的支持,感受自己的力量,然后收拾心情,继续投入时间的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