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缯大布裹生涯,
腹有诗书气自华。
1
那一年,微信还未出现,彼时正值博客盛行之际。
我抱着寂地的《踮脚张望的时光》哭到不能自已,神往着巴塞罗那建了一百多年的圣家族大教堂。在孤独而叛逆的初中时代手写一本本小说,任班里女生传阅,成为黑色记忆里一抹亮丽的希冀。那时梦想初生,阅读一本本古诗词、古戏曲,用笔书写风月情浓,与笔友约定写下《西厢记》读后感,至今仍不能忘却那句“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我曾逶迤在梦一样的江南,一遍遍不厌其烦地诵读江南故里炊烟,向往南朝四百八十寺的烟雨楼台,安放烟花三月瘦西湖的淮扬,叨念着杜樊川的春风十里路,达达的马蹄初踏香土,一梦十年薄了幸名。灯下漫笔,在遥忆千百年来诗人吟哦的美丽,跌入婉约词的柔情,另一端充沛着热血儿女的跃马江湖梦。
那一年,阅遍古龙笔下的经典,“小李飞刀成绝响,人间不见楚留香。”西门吹雪的剑依然冷峭,陆小凤的传奇依然流芳百世,沈浪、李寻欢、傅红雪的年代,闯荡江湖伴着二三知己。在这道不尽的传奇里,只觉他们仍未远去,就连古龙大师,也似从未离去。
那些夜半读书,甚至读到兴浓时彻夜未眠,看完天空已露出鱼肚白,翌日顶着巨大黑眼圈去上课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以笔直抒胸臆的日子也渐变遥远,却唯有那份悸动和热情余温未减。书籍给予我的,或激情澎湃,或涕泪伤怀,都是此生至高无上的财富。
只想回到那我手写我心的年纪,执笔抒写岁月情长;只想回到捧卷漫读的日子,平静如水地品鉴书中美妙音符。或许是在一个阳光初生的清晨,一个泡着浓茶细品的午后,一个洗去满身疲倦归来的夜里,静静翻阅,和书中人物交友,倾听他们的传奇人生。
2
从“知识分子”到“知道分子”的转变,悄然无息又迅猛如潮。
年少时,小小指尖摩挲着一本本整齐排列的书籍,眼中的光芒散发出无限的求知欲。坐在书架边捧起一本书卷,一看就是一个下午。那时,周末最喜欢去新华书店读书,看连环画、小说、故事会、杂志……抱着十万个为什么的好奇心被书中的内容所吸引,看到动情之处心潮澎湃,泪眼婆娑,而今书中的故事情节犹记得二三……
年龄越大,眼界越宽,受到的诱惑也愈发变大。互联网时代下,有了手机、ipad、kindle,电子阅读变成随时随地的易事,文化的交融发展,带动了各种各样层出不穷的综艺节目和神剧,在一波又一波的追逐中,那些撒落在灰尘里的书卷,泛黄的纸页,和曾经用稚嫩的文字写下的体悟,都尘封劣迹斑驳的时空里。
不知何时起,我们懒于思考,喜欢“浅阅读”,每天无数的热搜、评论如此之多,可是事后早已抛之脑后;我们关注了一个个公众号,每天百无聊赖地翻阅、点赞、收藏,可看过就忘得一干二净。不用大脑思考的文章,最是受人欢迎。
从前看到一则故事,是说笔者在法兰克福机场候机时注意到,德国乘客大部分是在安静地阅读或工作,中国乘客大部分人要么在穿梭购物、低头刷手机,要么在大声谈笑和比较价格。现在的中国人似乎有些不耐烦坐下来安静地读一本书。
据媒体报道,中国人年均读书0.7本,与韩国的人均7本,日本的40本,俄罗斯的55本相比,中国人的阅读量少得可怜。
相比以色列人均每年读书64本,匈牙利国土面积不足中国的百分之一却拥有近两万家图书馆,这些近乎残酷的对比愈发显得国人心灵的贫瘠、苍白。有多少人还记得自己上一次是在什么时候完整看完一本书呢?
而今,最难得的便是书店里那抹沉浸在书的殿堂里的身影。唯见小孩子渴望求知的深情,却难觅成人静心阅读的模样。是庆幸,还是悲哀?
究竟,是好书变少了,还是人心变得浮躁了?
3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应该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了解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就去看看那里坐落着多少图书馆和书店。我爱每座城市的博物馆、图书馆和书店,那些是一座城市的文化根基,沉淀了一座城市的人文底蕴。而书店里的人儿,小心翼翼地拾起书籍,认真地翻阅,那份对书的珍重和热爱,成为了最美好的一幅画面。
在互联网给予我们便捷的生活和迅速的信息时,有人这样评价数字时代的阅读:“假如说深阅读曾经是一场饕餮的盛宴,它在如饥似渴的时代里填补了人们空虚的胃。而面对浅阅读,人们唯一能做的是像一个美食家一样不断浅尝辄止,迅速消化与吸收、抛弃与更新、理解与遗忘。”因此,无论“浅阅读”还是“深阅读”,都需要“深思考”,才能洗尽铅华,返璞归真。
把心沉淀,才能感知生命的意蕴,文化的精髓。
哪怕捧书漫读的日子渐渐远去,也请不要让你的灵魂腐蚀在岁月的残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