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开篇很有意思,玱玹父亲出征战死,玱玹母亲昌仆,一袭红衣出现在夫君葬礼上,并卡着下葬时间点来。
她指责西炎夷澎说:
“你身为西炎王子,却为一己私仇,偷截信件,以致援兵迟迟不来。洵山之战大败,我的夫君,仲意殉国,六千若水族男儿,尸骨未存!”
西炎夷澎争辩道:“四嫂,四哥为国捐躯,我十分敬重,也理解四嫂的哀痛之情。”随后转向西炎王说:“父王,四嫂哀痛之下言行失常,还请父王勿要责怪四嫂。”
西炎王说:“昌朴伤痛攻心,神志不清,把他们扶下去。”
昌仆解释:“我神智很清醒!陛下,自我父亲归顺西炎,我们若水族就是西炎的子民,可夷澎却为了一己私仇,隐匿军情,罔顾将士性命。作为若水的族长,我不能原谅。
我若原谅了他,我无言回若水,作为仲意的妻子,我更不能饶恕他!”
说话间隙,将西炎夷澎一刀致命。
西炎王震惊到了,有些站不稳,气急说:“把昌仆关入天牢,交秋官司寇审。按照律令,严惩!”
这里有个疑问,西炎王是真的不相信,玱玹母亲昌仆的话吗?
看上去是的,他一直说昌仆神志不清,要让她下去休息。但是从“昌仆”指控“夷澎”时,西炎王的神态来看,并非这么简单。
他手足无措的表情,潜台词很明显是,不想让昌仆再说了,而不是在认真判断和分析。
那他为什么要包庇西炎夷澎呢?
其实从后面,对玱玹的态度,也能看出一二。
对于西炎王来说,他明白底下子女的明争暗斗,但是从来不会插手和管制。在小夭帮玱玹回到西炎国时,他是这样和玱玹说的:
“你的两个王叔还有几个弟弟,都想要西炎山。你若想要,自己想办法,我不会帮你。就如这,回朝云峰的路,只有你走到我的面前,我才会见你。
不要怪我心狠,你若不凭借,自己的本事拿到,即使给了你,你也守不住。”
可见,西炎王这个人是极其慕强的。他不会表现出,对某个子女特别的偏爱,也不在意,他们之间使用什么手段。只有胜利者,才配坐到西炎王座上。
了解了这一点,也就理解了西炎王的选择。
四子仲意是否像昌仆说的,是被陷害而死,这并不重要。即便有丧子之痛,失败便是失败了,也不需要理由。
作为掌管西炎的最高权力者,他不会不知道两个儿子之间的恩怨。他或许相信昌仆的话,但是昌仆找不到证据,就等于没有。
从西炎王的角度来说,他已经失去了一个儿子,就不能再失去另一个儿子了。战争时期,连损两个儿子,这对西炎国,没有好处。
而对于昌仆呢,丧礼上不穿丧服,却穿嫁衣一样的红色,一袭红衣出现。很明显,她就是本着杀夷澎来的。
这么多年,她不会不明白,西炎王是不会为她做主的,所以她抱着必死之心,亲自了结对方。
临死前,她对玱玹说:“孩子,娘很想看着你长大,可娘不能。娘太思念你爹爹了,等你遇到心爱的姑娘时,就会明白了。要好好听姑姑的话,娘去找爹爹了。”
(ps:她这是暗示,让儿子也变成恋爱脑的节奏哇。)
我们能理解昌仆的愤怒,但是她为了仇恨,以命换命,丢弃儿子玱玹,又怎么能说是正确的选择呢?
如若可以学勾践卧薪尝胆,或是韩信忍胯下之辱,是不是更能为夫君,和六千若水族男儿报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