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阅读,是每个人每天都在做的事情。我们每天看新闻、翻朋友圈,或者与人交谈、阅读他人情绪,这些都是在做阅读。遗憾的是,虽每天都在做阅读,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有效阅读。
就像许多写作者为了写作而去做阅读:阅读量大,不代表就有很多素材可写,更也不代表能写得清晰。所以,阅读也需要学习,需要讲究方法。
以少为多
许多人都知道这个道理,也会在平时跟他人传达这个道理。但发生在自己身上时,我们的行为总令人匪夷所思。
我们的意识更倾向听从人贪婪的本性和人性里的恐惧,因此随大流而走。看到别人一年读300本书就将此定为自己的目标、盲目追逐;哪怕自己读不了300本,也要花最多的时间,尽可能地读多一点;看到名人作家说要多做阅读,便不加以分辨地认定为行动真理,最终陷入“阅读欲望”陷阱。
因此,由“多巴胺”燃起的热情,最终被盲目的欲望掌控成为最常见的现象。
这点,我体会深刻。以前做阅读,经常是读了一页又一页,一本又一本,永无止境。但读完之后印象全是模糊的,写作时发现读的很多书一点儿也没用上,十分焦虑。
为了摆脱这种焦虑,我对自己的能力做了测试:在难度适合的情况下,不做笔记、不停留地阅读,直到发现接收的信息达到负荷。这时,我再继续阅读下去,竟发现自己感到疲倦,对前几分钟还印象深刻的内容瞬间遗忘。停下来再回忆,也无法记得读过了什么。
这多么恐怖啊!继续下去就是在做无用功,而我却一点意识不到。
于是我改变了读书策略:
达到负荷或在负荷容量之前即停止阅读
抓紧巩固最大收获
在做阅读时,实际阅读量相对目标阅读量减少50%,也就是当我想读2节时,我实际只读1节。并且一改往日习惯,不再边读变做笔记,而是认真读一遍,接着马上回头记录下印象最深刻的几点。
以少为准则。深刻点有5点,只留下3点;有3点,那就只留1点。以少为多嘛,我要的是能记住且能为我所用,所以错过的就变得不重要了。
很多人都会犯一个错误——害怕失去而想要更多,而不为了得到做出该有的舍弃。
你所做的阅读,一定要清晰
在第一遍阅读过后,我会回头进行整理:整篇讲了什么,分几个部分,理清基本的逻辑框架。同样还是遵循“以少为多”的原则,这一步骤把优美的语句词汇先抛开,直到理出框架,能够知道通篇到底讲了什么。
关联
做好框架之后,针对文中讲的主要观点,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经验等,把收获镜像到与自己有关的现实生活中,这时候,你会收获一个经验值较高的感受,这很重要!
深化
对于一个写作者来说,阅读是必须的;而对于阅读这件事来说,写作也是做阅读更好的方式。
已完成以上步骤后,试着要求自己写下一篇文章,结合之前已经做好的联想和思考。此时,你很有可能还是缺乏一些素材,逻辑上也不够清晰完整。这时候凭直觉,觉得缺了什么就去寻找相关资料,完成一个个填空,最终完成一篇文章。
读到这里,你是否还记得做阅读和下笔写作时那些不断重复的场景:
做阅读回忆时,对读过的书籍和文章印象总是碎片化的;要写文章时,想写却下不了笔,因为空缺许多素材、观点不够明确、逻辑不够清晰完整,于是写了一点,发现写不下去就搁置了。
而有些成功的例子你也当然历历在目,曾经有些文章,你不列导图也可以奋笔疾书,质量甚好......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你脑子里已有了个潜意识告诉你——我懂这个。事实的真相也是如此:当我们熟知一个观点或一个事件时,我们无需做任何准备就可以写下来,并带有强烈的“表达动力”。这就是我们写作最深层的“源动力”。
相信你已经可以轻易推断出,只要不断按照这个方法进行练习、验收,就可以达到一边看书一边形成内容框架的水平,同时以写伴读也不是什么难事,真正做到读写合一。
但如同所有的学习方法一样,最终只有极少数人能够从入门到熟练,精通者更是百里挑一。到底是方法的问题还是人的问题呢?
答案是肯定的:绝大多数是人的问题。因为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只会注重短暂的“收获感”,希望速成,同时不愿付出太多努力。就像我之前一样,低估了学习任何一项技能所需要的重复练习次数。从而一开始在读到某种方法后,得到情感上的满足便把“这件事”给忘了;或者在坚持一段时间后却没发现显著成效,中途就放弃了——不断在寻找的路上,不断在路上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