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是否有写文章时可供征引的资源库?如果有,是哪一方面?已经读过了哪些书籍?
如果资源库不局限于书籍的话,那它倒是一直存在着。
以前,因工作原因写过不少新媒体文章(微信,产品文案,商业软文等)。写文章时的征引资源都属同类媒体文章。
如:写艺术类文章时,多参考《艺术与设计》、《意外艺术》、《插画》、《美术报》、《芭莎艺术》等公众号。动笔前把众多艺术类公众号都粗略阅读一遍,提炼出艺术热点。写作时,如需艺术知识干货的普及,除了以上公众号外,还会针对某一知识点在网上搜集素材。
关于写作文笔方面:微信文章可根据此公众号的调性来写,文笔不甚讲究;产品文案多为严肃而通俗易懂,文笔流畅。商业软文因公司(甲方)需求而定,文笔不求妙笔生花,只求用户能精准提炼商业产品信息即可。
如遇上10W+的热文,常分析其文章背后的写作心理,及用户阅读心理。因常写此类文章,我阅读时很少会研究该文章的遣词造句。
在做了自由撰稿人后,才对“文笔”的问题重视起来。
纸制书籍看的很少,自媒体大号较常看,如:《咪蒙》、《王左中右》、《咸贵人》、《简书》、《七个作家》等。
有意思的是,这些自媒体大号虽是每篇文章都上万阅读量,可看完后能记得的内容却少之甚少。
也许是我自身原因,只觉的这些文章只过目,不入脑。只满足了我快速阅读的需求,而文字却没有能落进脑海的重量。
记忆深刻的书籍,反而许多年前读的一些小说。甚至我在小学时读的第一本长篇小说,我都记得。是琼瑶的《一帘幽梦》。男主人刚出现的几篇,因“小费叔叔”一词而让人记忆深刻。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是学生时代最爱的读物。这套书让我明白细节描写的重要性。第一次会逐字逐句的阅读,第一次会反复的看某个片段。当然,那时追求的知识看懂而非文笔精读。
郭敬明的前期作品没少看,伤痛青春的故事对于青春期的我吸引力非常,后来不看是因为觉着某些词句过于矫揉造作,无病呻吟。
安妮宝贝的书以前也爱看,故事都记不大清,内容也不记得一句。可看完书后的压抑感现在想来都十分清晰。
三毛的书,几乎都当作游记来看。沙漠文化,当地的人情世故等是现在回想起三毛的记忆标签。
南派三叔的《盗墓笔记》是近年来看过最长的小说集了。可情节紧凑有张力。人物也十分饱满。三叔讲故事的能力实在令我感叹。
《意林》、《读者》、《青年文摘》此类杂志读物,看到了还是会读上几篇。篇篇看过,人生感悟鸡汤众多,看多总感到腻味。
总结:无论是书籍还是媒体文章,看的多,记住的少。读的快,精读的没有。上了舒老师的课后,认为精读的需要是建立在读好书的基数上。因此决定,以后还是要多读一些一流作家的一流作品。
(PS:自认为好的影视剧台词也是可做写作征引的。)
2 仿写汪曾祺《八千岁》中的一段话,表达自己的某一种强烈情感
睡前,他有写日记的习惯。
在漆黑的卧室里亮起书桌上的小台灯,光源虽小,却有着暖暖的橘黄色,他喜欢这种令他温暖的颜色。摊开日记本,回顾一天的经历时,会有片刻的混乱感,这种感觉令他欢喜。他喜欢一边整理回忆一边把玩着钢笔。动笔前照例在日记本的右下角划上两道来测试墨水的流畅度,他喜欢笔墨流畅的浸湿纸张。开始写作后,笔尖会上下左右的动起来,他喜欢看笔尖动,喜欢这种动起来“沙沙沙”的声音。
备注:微信昵称:花儿 简书号:一个文字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