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解读《中庸》第七篇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这篇的解读重点在于,对“为”与“善”字的认识。
这个“为”字,在这里是「修为」的意思。所以,“回之为人也”的“为人”的,并不是我们日常说的“某个人为人好、坏”的「为人」,而是「修身」、「修炼」的意思。
“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的意思就是,颜回选择中庸之道作为修身的方式。
这篇内容的核心,就在这个“得一善”的“善”上。
这个“善”,不是在学习中庸之道过程中,获得的善的知识、观念,而是一种「不可言传,只可自己意会」的体验。
学习中庸之道,从核心部分来说非常简单,就是做好“格物、诚意、正心”。用现在的大白话来说即为:用内思思考(格物),恢复元神意识(诚意),心要一沉到底(正心)。
这三句话说起来非常简单 。但要做到,却非常不容易。
特别是在孔子那个时代,传授中庸之道的师生之间,严重缺乏相互可以交流的共同知识背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建立在共同知识背景基础上的)。
不像今天我们有了《量子力学》带来的重叠世界原理、虚拟现实(VR)技术、人工智能(AI)技术、还有弗洛伊德心理学,甲骨文,以及大量佛经所建立的共同知识背景。
当时在没有这些的情况下,孔子要把中庸之道说明白,学生还要学会,真是非常困难的,纯粹靠学生个人非凡的感悟能力,跟着老师一点一点体悟、摸索。
这样的学习过程,就好比一个人「在黑夜中攀岩」一样,攀岩者只知道自己在向上爬,可是路在哪里?根本就看不见!
向上攀时,手上摸到一块抓得住的石头,脚下踩到一块登得牢的石头,这就是路!
大家用内思感受一下这个「在黑夜中的攀岩者」
当手上摸到了一块抓得住的石头,脚下踩到一块登得牢的石头,这石头,对于这个攀岩者来说就是“得一善”。自然就会牢牢抓住,不肯放开了,这不就是“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吗。
我们现在回头再来看一遍这段话: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让我们在意识空间中,重新建构一个「孔子讲这话时」的意识影像,让自己犹如身临其境一般去感受孔子说这话时的心情。
大家感受到了什么?
……
是否感受到了一股很强烈的激动、欣喜的心情呢?
……
孔子为什么会如此的激动、欣喜?
这是因为,孔子曾经也是那个「在黑夜中的攀岩者」!
孔子说他“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这中间的十五年,就是孔子“在黑夜中攀岩”,这一攀,他攀了十五年!
他自然知道这一段攀爬的不易、难熬以及必须。
任何一个开始学习中庸之道的人,在开始的阶段,都必须经历过这么一段「在黑夜中的攀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即使有孔子老师在,也帮不上忙,只能依靠弟子自己去承受、去熬。
在上一篇解读“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中,孔子所讥讽的“小人”,就是不能熬过「在黑夜中的攀岩」的过程,一个月不到就放弃了。
现在孔子看到弟子中也有人在这样攀登,作为一个老师,一个先行者,他的心里怎么能不激动?怎么能不欣喜?
他知道,只要能够熬过这一段「在黑夜中的攀岩」,终究有一天,这弟子也会站到自己的身边!而且,这个弟子对于其他的弟子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榜样!
大家是否也感受到了孔子的心情?
从古至今,所有学习中庸之道的人来说,在开始学习中庸之道的时候,都必须承受过这样一段「在黑夜中的攀岩」的经历。
那么,现代人学习中庸之道从哪里开始这「在黑夜中的攀岩」呢?
现代人学习中庸之道,从学习内思开始,从上一篇开始,我们给大家介绍一种传统书法学习的背帖方式。通过背帖,感知自己的意识空间,在意识空间中重新建构字的意识影像。
上一篇,我们给大家提供了一个“慮”,这篇,我们再给大家提供一个“格”字,“格物致知”的“格”。
大家先把这个“格”字的字体结构、每笔笔画形状都仔细看清楚了,然后,在自己的意识空间中重新建构(想象)这个字的意识影像,要做到想象的字与下面这个字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