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草名
求草名?
这种草,我们这边的俚语称:“麻叶”。
在闹灾荒的年月里,有灾民用它的鲜嫩茎叶剁碎,和别的食材混在一起,煮熟后当做食物,充饥,这种合成食物,当地人称为“麻叶粑”。
它的老皮,经过加工,可以用来做绳子,称为:“麻绳”,麻绳很结实耐用,用来捆绑、或者负重物体,比棕质的绳更耐用。
关于麻叶的用途,是笔者姑妈告诉笔者的,在这之前,对麻叶的认知,仅仅局限于知道它是一种猪草。
“麻叶”一般为郊外、荒野野生,但笔者在许多年以前,见过个别农户成片种植的麻叶。
人工栽培的麻叶,其茎叶都比野生的麻叶形体大。
求其书面名字。
后记:有些鲜草种类的识别,如果不是有识草的人,手把手实地带着进行分辨 ,识草还是有难度的。
这里举一个曾经亲历的识草例子。
小A生长的那片山区 ,有一年,院子里的一位爷爷,在山上干农活,累了,座在山间休息会,抽了一根烟,当时没有留意那个剩下的烟蒂。
就是这个丢在山中,以为熄灭了的烟蒂,风一吹,又燃着了,引发了山火。
然后一场大火,从后山的山腰,一直烧到山顶,山上的树木,全部烧了个精光。山脊和山顶,被烧得乌黑一片 ,有的石头都被烧爆了,啥都没有剩下。
可第二年春天的时候,由于有些草木的根还在,没有完全烧毁,地面又冒出了毛茸茸的小草,各种各样的小草,叫得上名字的,也有叫不出名字的。野生的竹笋,更上争先恐后的从地面的草丛里冒出来,一节一节的往上串。
这些山中新冒出地面的嫩草中,就有野生的沙参,参差不齐的、夹杂在各种各样的野草中,一起生长。
而且野生沙参的数量也比较多,在刚刚发生过山火的山顶那一片地段,脚踏下去的地方,迈不了几步远,就可以发现它们。
沙参是一种中药材,一般都是在中药店里买,它的入药部分是鲜草沙参的根部经过加工而成。一般是鲜草沙参的根部切成段,晒干,再入药。
人们在需要使用沙参的时候,基本都是去药店买现成的,因为就算当地人,很多人也不知道这草儿就是中药材。很难把这山顶上绿油油的鲜草,跟药店里干黄的小木棍状药材对上号。
而药材店的老板,他们见到的是已经处理加工过的药材成品,干枯的小木棍状药材,他们没有见过对应的鲜草,他们也认不出来。
认知障碍,就这么产生了。
如果没有懂行情的人,来把鲜草和药材连接展现出来,沙参就跟别的野草一样,当猪草牛草吃。
后来,小A学会识别沙参,是基于一个小玩伴,这个小玩伴的外婆那边,有一个草药郎中,她的妈妈在出嫁前,估计是在草药郎中身边耳熏目染,时间长了,就认识一些有药用价值的草,并且知道它们的用途。
那小玩伴姑且称呼小X吧,那会,小X妈妈会识别的草中,就有沙参。
那年春天来临时,小X上山放牛的时候,就从被烧焦的草地间,寻找新冒出来的鲜草,她的动作是:找到草后,用她的拇指和食指掐掉草尖部分 ,然后,直接用棍子或者刀子、小锄头去刨那棵鲜草的根部。
有时候,小X用食指和拇指的指尖,掐掉那棵草的草尖后,小X是直接顺着这棵草的茎部,去土里刨它的根出来。
有时候,小A明明看见小X已经找到了沙参的鲜草,并且已经用指尖掐掉了鲜草的草尖,然后,小X却又把它丢掉了,去别的地方继续找。
小X在又找到沙参,刨出它的根部后,她就直接把根部上的那层黄土色的皮刮掉,露出来了雪白的沙参肉,小X拿着那根雪白色的沙参就往嘴里塞。
有时候,小X也会把她刨出来的所有沙参,整整齐齐的放好,用一个小袋子装起来,或者放在篮子里带回家,说她妈妈交代,带回去可以蒸肉吃,对肺部好。
每当小A跟在小X后面,依样画葫芦,以为找到沙参,开始准备去刨根的时候,小X有时候,会使劲摇头,边摇边说:“不对,不对,你找的这棵草,它不是沙参,别乱挖,挖错了会D死人的。”
后来,小A一直跟在小X屁股后面,问了半天,才弄明白:小X用拇指和食指掐草尖的原因。
原来,被山火烧焦的土地里,在来年春天的时候,各种小草,蓬勃生长。在草丛中,有沙参,但还有一种跟沙参的形状,几乎一模一样的野草,无论它们的大小、茎叶、叶片形状,几乎完全一模一样,它们唯一的区别:就是从小X那个用指尖去掐草尖的动作里面,才能发现它们的区别。
这也是,为什么小X老是说小A挖错了、挖错了的原因。
它们唯一的区别:用指尖去掐沙参的草尖的时候,它的茎部,被指尖掐掉的那一段,会留出来雪白的浆汁,就像牛奶色。
而另一种草,它虽然长得像沙参,但如果用拇指和食指的指尖去掐它的草尖的时候,它的茎部,被掐断的地方,是不会冒出来白色浆汁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小X有时候掐掉草尖,就开始直接刨这棵草的根部,有时候,又丢掉草尖,重新寻找沙参鲜草。
小X就是靠这种纯手工的方法:掐掉鲜草的草尖后,根据其被掐断部位的茎部,是否会冒出来雪白色的浆汁,来正确的鉴别沙参和沙参长得像的植物。
小X这一招,是她妈妈教的;而小X的妈妈,是从草药郎中那学来的;草药郎中,则是在长期的实践中来的。
万物皆学问哦。
图文简书首发!转载请联系作者,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