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现在,二十多年前的初中学习经历我都还历历在目:所有人每天早上五点半起床,五点五十开始跑步,六点十分坐到教师里,开始大声读背语文、英语或政史地……
那个时候的我,对学校老师的话语几乎没有任何质疑,我天然就以为,不管我们对文本的理解有多深,只管背就行,考试卷子上的试题能够给出“正确”的答案就行。那个时候的我们根本没有什么课外读物,完全没有互联网资源可供学习的,所谓的政史地学习仅仅停留在机械记忆的层面。如此一来,一旦不再需要考试,有限的机械记忆也都慢慢消失殆尽,以至于我敢说我现在的史学水平还比不上我读小学二年级的儿子,而他仅仅通过一部平板电脑,利用业余时间简单听了凯叔讲故事的《每日历史典故》和《凯叔讲历史》。
这带给我的影响是什么呢?就当下这个年龄的我来说,这么些年的学校学习没有直接的意义和价值;若论直接的意义和价值,还不如我离开学校之后那两年的自学。这种将自己长达二十年学校学习经历的意义一朝抹尽的感觉是非常不好的,内心充满了失望、愤懑以及光阴匆匆逝去的遗憾。这样说,或许很多人会认为极端,但这就是我内心的真实感受,我当真觉得我过去二十年学校经历过程中的付出与收获完全是不成正比的。
为什么我会有如此强烈的反差呢?从我个人角度来分析,最重要的原因是,我所接受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难以匹配我个人主观感受的发展,二者的脱轨使得外部的教育难以真正有效地影响我的灵魂。
比如我上小学语文课时,老师在讲台上说的内容总是让我内心疑窦丛生:为啥我就没有这样的感受、这样的体会呢?可是我还有其他这样那样的想法,老师为啥不提呢……
时间久了,我便习惯了,误以为所有的学习都是“书上一套、书下一套”、“卷子上一套、内心感受又一套”,也因此我的精神发展无论好坏都自成一体,难以真正被外界影响。而课堂上所学的那一套尤其是文科部分,因为很少真正走进我的灵魂,所以等考试结束,等现实生活中不再需要,用不了多久就在我大脑里消失殆尽了。
正因为如此,虽然我也是堂堂正正的硕士毕业,但我内心里完全没有认定自己是个“文化人”。当然,基于同样的缘由,广大本硕博毕业群体,也不会有太高的比例被我认为是“文化人”。也因此,虽然当前社会平均学历还是比较高的,但我并不因此而对中国的未来保持乐观的心态,反而我会更加悲观一点,因为民众中容易“自以为是”、不肯设身处地感受别人的感受的人群比例增加了,社会的沟通和达成共识的成本会更高。
中国的未来会如何,易中天的这句话“未来不可预测,一切皆有可能”蛮契合我的心态。我不敢想象未来当真会比现在更好,只能以“取其上得其中”的原则勉励自己勇往直前,只能以“取其上得其中”的原则尽最大努力为自己的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而不要指望自己能够带给这个社会多大的影响,也不要指望孩子未来能够取得怎样的社会地位,能够带给这个社会多大的影响。借用刘慈欣的一句话,“在中国,任何超脱飞扬的思想都会砰然坠地的,现实的引力太沉重了”,在这强大的现实引力面前,做好自己、周全自己才是唯一现实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