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这本书,就要分享完了,今天是最后一篇。
关于孩子的焦虑。
孩子平时看起来负面的状态,都可以称之为焦虑,因为焦虑,而不知所措。
书中梳理了几种常见的引起焦虑的原因,我们一一来了解下。
1、担心被抛弃
孩子最在意安全感,他们很害怕父母不再爱他/她,抛弃他/她。
很多父母在孩子不听话时,常常用“你再这样,我不要你了”这句话来威胁孩子。
这话的效果很好。但我们最好不要这么做。
如果碰上父母要离开的场景,记得不要偷偷离开。
对于年幼的孩子,可以提前进行情景演练,让孩子事先接受这个事实。
2、内疚
当孩子做错事时,内心会产生内疚。
甚至当父母吵架或者家里有不好的事情发生时,孩子都会自然产生内疚情绪。
父母要做的事,告诉孩子,很多事情跟他/她无关的。
比如,家里有人生病需要静养时,孩子在一旁大声玩闹,可以请孩子小点声,说病人需要静养就可以。不要说:你再这么吵,**的病不会好了。
这样说,孩子会理解成,大人生病是自己造成的,他/她会内疚,进而产生焦虑情绪。
3、不信任/不耐烦
当孩子被阻止参加某种活动,或者阻止承担他们可以承担的责任时,内心会产生不满和愤怒。
比如,孩子初学系鞋带、扣扣子、拧瓶盖时,要花上很长时间去尝试。
有时候,我们没那么多耐心等,会忍不住催促或剥夺他们尝试的机会。
这种时候,孩子多半会感觉自信心受挫,会觉得自己能力不够。
孩子的生活不应该被大人对效率的需要所控制。
孩子需要不断尝试和试错的机会,要在没有催促或辱骂的情况下学习。
4、父母冲突
父母吵架时,孩子会不安和内疚。
不安是因为家庭遇到威胁,内疚是因为孩子认为自己是家庭冲突的原因。
对孩子来说,让他们知道父母之间有分歧,需要协商,这样比较好。
让他们目击父母之间的互相攻击对孩子没好处。
5、生命终结
年幼的孩子无法理解死是永恒的。
孩子看到的是,不管多少眼泪和抗议,深爱的宠物或人不在了。
在死的面前,动摇了孩子用主观愿望影响事件能力的信心,使孩子感到脆弱和焦虑。
结果他们觉得自己被抛弃,不再被爱了。
有些父母为了不让孩子承受痛苦和悲伤。
在家里宠物去世时,马上用新的宠物来替代。
孩子从失去到迅速替代的早期经验中获得了什么教训呢?
他们会觉得,失去所爱不是那么了不起的事,爱是可以容易转移的,忠诚也可以替换。
显然,孩子不应该被排除在家庭出现的痛苦之外,就像不应该被排除在快乐之外一样。
给孩子充分表达痛苦和哀伤的权利。
当孩子能够为了生命和爱的终结而哀悼时,他们的人性可以得到深化,人格也更高贵。
而且,只有完全地释放悲伤,才能给痛苦的情绪画上一个句号。
关于焦虑的来源,就是以上五点了。
就我个人感觉而言,关于孩子的教育,很多育儿书上都说得很清楚。
就像那些生活中的金玉良言,我们都知道。
只是在知道和做到之间,往往会有个巨大的鸿沟。
我自己就是这样,知道很多,做到的很少。
早上看连岳的文章,刚好看到他写这个话题。
知道却做不到,这是绝大多数人的通病。
先了解这点,有助于降低焦虑。
接下来,就是用些小技巧来慢慢横跨鸿沟了。
比如,使用一个三分钟原则。
碰到一件你不想做的事,没关系,先做三分钟,三分钟后想停下的话,再劝自己坚持三分钟。
如此几个来回下来,你说不定已经进入了做事情的状态,接下来,自然顺理成章的完成 了。
在面对孩子时也是这样,我们的问题是,经常被情绪取代了理智。
在伤人的话,即将脱口而出时,先让自己暂停3分钟,缓一缓,事情可以有更好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