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回东北老家了。
爸爸今天在群里发了一个小视频。视频里有爸妈和姑姑在火车站的合影,有爸妈和姑姑在车站分别的动态。看到姑姑拉开爸爸的手在交代着什么,看到爸爸面色沉重不停地点头,坐在教室里的我,泪如雨下。
有一种脆弱叫“成年人的脆弱”。
因为我懂得,懂得那拉开爸爸的手代表着各自安好、不必挂怀。
爸爸和姑姑从小随军跟着我的爷爷在确山的部分生活,文化大革命,奶奶受不了压力,精神变得不正常,越来越不认识人、不记得事了。平反后,姑姑带着奶奶回东北,那时候工作还可以接替,奶奶没办法继续当老师了,就由姑姑代替奶奶上班了。而爸爸也在确山成家立业了。生活,让姑姑和爸爸,让血浓于水的亲情变成了千里之外的距离。生活琐事和重任,也让他们俩姐弟很少重逢。
这次的重逢,也依旧,各自有家庭,有需要守护的人,需要承担的责任,因此望今后守护好各自的东北和河南,各自安好,不必挂怀。
因为我懂得,懂得那交代的话语代表说不尽的亲情。
多年的分别,再见面,想问的话又岂能是这十多天的相聚可以问得完,想交代的话又岂是这分别的几分钟可以说得完,但我还是语无伦次地表达着我的想念与牵挂,因为你就是我最亲的弟弟。
因为我懂得,懂得爸爸的点头代表我很好。
是啊,你是我最亲的姐姐,东北是我最亲的家乡,那里有你,有妈妈,有我的亲人,可是既然选择定居河南,这里也有我舍不掉的亲情,和同等重要的人。我很好,只是舍不得。
因为我懂得,懂得那沉重的表情代表不知何时的下次见面。
千里之外,姑姑在照顾着奶奶,没有记忆的奶奶。奶奶有时都不认识爸爸,更别说我了,根本不知道我和妈妈是谁。遥远的东北,奶奶已经90了,精神问题加上心脏病,下次相见,还会和这次的理由一样吗?
爸爸和姑姑没有紧紧的拥抱,没有哭泣的泪水,也没有难舍难分的一走一回头。但就是那0.3秒的动态视频,我能读懂一切,所以我哭了。
我能读懂,是因为我是成年人。
我有着年岁增长攒来的痕迹,有着季节交替留下的冷暖,有着情感变更带来的体验,我懂,懂你们复杂的眼神,懂你们慌乱的动作,懂你们欲言又止的语言,懂你们转身消散在人群的决绝。
我哭了,因为我是成年人。
“你们不再回林口了?”擦干眼泪,我在群里问。
昨天下班回家,听小女儿说,姥姥姥爷不在姑姥家住了,要去哈尔滨玩,也不要我们了。
老大说:“怎么可能不要,也不能一直住姑姥家,好不容易出去一趟,去旅旅游。”
“是啊,姥姥姥爷平时带你们那么辛苦,去一趟东北,那么远,也不能每天都在亲戚家住着啊,”我继续给小女儿讲道理。
两个女儿相差三岁,看待问题就不一样。你看,年纪,是可以让我们成长的。
爸妈走的这十几天,我没有主动联系过一次。我怕敏感的爸妈会觉得我联系他们是忙不过来,想让他们早点回来,于是我一句没问过返程的事,没问过玩了什么,吃了什么。
因为我知道,每个女儿和爸爸的一小时以上的视频中,都是满满的想念和盼望早点回来的心情,这肯定影响他们这次的轻松旅行。
我不联系,因为我是成年人。
有一种的懂得,是成年人的懂得;有一种脆弱,是成年人的脆弱;有一种放手,是成年人的放手。
这个世界,因为年龄不同,我们可以懂得得越来越多、越来越深。于是我们的情感也越来越充沛。
我们理解每一个旁人的不容易,我们在别人的故事里痛哭流涕,我们用自己千疮百孔人生补救别人难以自救的灵魂,我们想着渡别人上岸,其实自己早已在泥潭中无法自拔。
电影《超脱》中。男主人公救赎了所有人,犯错的外公、迷茫的妓女、痛苦的学生以及所有沉沦的人们。他面对的是自己也是所有人,他与苦难并存,又与希望相拥。苦难和救赎与男主并存,他在他人的眼里发现了自己,这泥泞不堪的道路,举步难行,眼前的境遇就是男主的救赎。
也许救赎和被救赎就是一念之差。
这就是成年人,挣扎着,懂得。
懂你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