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结束的奥斯卡颁奖礼上,最出人意料的一个名字,当属凭借电影《一个巨星的诞生》获得最佳女主角提名、凭借歌曲《Shallow》拿下最佳原创歌曲奖的Lady Gaga。
许多人都不敢相信,当年那个戴着浓密假睫毛,造型夸张到“不忍直视”,常常在舞台上从天而降的“怪胎”:
几年不见,已经成了荧幕里素着脸,对着爱人描画自己轮廓的小女人。
两个截然不同的形象重叠在一起,拼凑出了这个才33岁就已经地位超然的“天生巨星”。
出道十一年,针对她的谩骂从未停止。
但今天的奥斯卡,足以打脸所有嘲讽的声音。
在“雷帝嘎嘎“的背后,她的传奇,远不止这些。
1
“总有一天,前男友买杯咖啡也会听到我的歌”
1986年3月,一个叫Stefani(斯蒂芬妮)的女孩出生在美国一个富裕的家庭中。
家境优越,父母开放包容,她从小就能享受高质量的艺术教育。
许多年后,成名的Lady Gaga有太多的情感八卦、出格举动,让不少人都忽略了,她能成为“巨星”,很大一部分得益于天赋与从小的训练:
4岁开始学习钢琴,5岁就可以熟练的演凑曲目;
13岁,她写出了自己的第一首钢琴叙事曲。
很多人说Lady Gaga“出道即巅峰”,但实际上她的“职业生涯”从14岁在纽约夜店里兼职DJ时就已经拉开了序幕。
17岁,在妈妈鼓励下,她以跳级学生的身份,进入当年只提前录取20人的纽约大学Tisch艺术学院,学习古典音乐表演。
大学的几年里,Lady Gaga将"出名“这件事,正式提上了日程。
她发表过一篇长达80页的学术论文,具体研究了如何“走红”。
她的野心,从那时起便初见端倪。
2005年,Lady Gaga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退学。
她向父亲借钱,租了一间廉价公寓,和几位纽约大学的同学组建了乐队。
很快,他们的乐队成了这片城区的一大热点,她也渐渐小有名气。
没过多久,一家唱片公司向她伸出了橄榄枝。
她以传奇摇滚乐队”皇后乐队“的单曲《Radio Gaga》为灵感,给自己取了艺名 Lady Gaga。
不幸的是,这次合作只维持了三个月,Gaga就被唱片公司抛弃了。
她过了一段颇为灰暗的日子,直到遇到了Lady starlight。
志同道合的二人开始了致敬70年代秀的表演,备受好评,Gaga也逐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音乐方向:
从给布兰妮、小野猫写歌的“幕后之王”,到2008年首张专辑拿下格莱美奖杯,Lady Gaga只用了一年的时间。
在今年的格莱美颁奖典礼上,“五提三中”的Lady Gaga已累计获得9座格莱美奖杯。
也是首位包揽流行类奖项的大满贯歌手。
对社长来说,更吸引人的是她每首歌曲的隐喻和态度。
将男女角色置换,以女性的“恋爱游戏”来彰显女性尊严的《poker face(扑克脸)》;
呼吁消除偏见歧视、坚持自我的《Born this way(天生完美)》;
讲述名气带来负累,失去个人生活的《Telephone(电话)》……
每一首曲子的背后,都是一个鲜活真实的Lady Gaga。
音乐之外,她也凭借《美国恐怖故事(第六季)》获得了金球奖“最佳迷你剧/电视电影女主角”。
以及塑造了《一个巨星的诞生》中那个羞怯纯真,完全不“Gaga”的女歌手艾利,获得奥斯卡最佳女演员提名。
成名前,她夸下海口:“总有一天,我的前男友去买咖啡都会听到我的歌”。
现在,她早就做到了。
2
浮夸的造型,是反抗的宣言
许多人对Lady Gaga的印象,只有前卫浮夸的造型,和令人眼花目眩的舞台设计:
银色齐刘海、夸张的闪片眼镜,花样百出的浓妆……
与众不同的风格,让她的演艺生涯始终承受着质疑、谩骂和诋毁。
奇装异服被视作是哗众取宠,并不完美的身材成了不少人外貌羞辱的理由,甚至多次在采访中被问到是不是变性人……
她有自己的坚持:表达自我,反抗偏见。
Lady Gaga多次在采访中提到,在流行音乐这一行里女性的不易。
“行业潜规则”的阴影下,许多女歌手不得不屈从于某些男性制作人的“权威”,牺牲一些东西。
在这样的环境里,奇装异服,是她对抗世界的利器:
“他们想让我卖弄性感,像一个流行偶像,我就自己加些怪诞的风格,这样我会觉得自己还有控制权。”
《Bad Romance(血色浪漫)》的MV里,她身着钻石礼服,在一群男性的围观中舞蹈,讽刺男性视角下女性如何被物化。
她希望大家警惕“成名”这件事:
戴着珍珠面具、化浓艳的眼妆,在舞台上匍匐前行,扮演一个被狗仔跟踪、被市场操纵的“木偶”明星。
她说:“我会边唱边流血,提醒大家名气让玛丽莲梦露落到了何种下场。”
她甚至将自己打造成“另一个种族”:
面部棱角分明,肩上生着犄角,这个被她称为“天生完美”的怪胎形象,是想给听众无惧偏见的勇气。
借着“奇装异服”,Lady Gaga就像一个为自我、女性发声的行为艺术家。
步入三十岁,她的造型却突然开始由繁化简。
专辑的封面不再是充满未来感的重金属,只有一个简单的不施浓妆的侧脸。
戴着粉色帽子,穿简单的T恤牛仔裤,弹着吉他轻声歌唱。
褪去浓妆之后,她几乎变了个人。
二十岁,她在用服装来表达自我,三十岁,她则是用音乐来与自我和解:
“我觉得世人还没准备好接受真正的我,我自己都没准备好呢。”
但她也有些怀疑:这个更贴近“自我”的形象,这个不再以怪异造型出现的Lady Gaga,还能满足粉丝的期待吗?
但她最终还是决定坚持自己,不妥协。
新专辑采访时,她不止一次地提到“personal(自我)”这个词:
“如果我又变成从前的我,那么制作这张专辑还有什么意义?”
只活成自己期待的样子,不活成别人期待的样子:
“不要让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人告诉你,你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你。”
这是属于Lady Gaga的“天生反骨”。
3
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Lady Gaga是否带坏了青少年?”
出道十一年里,这个问题一直是她争议最大的地方。
她大胆的造型、直白的歌词让无数父母担忧孩子”误入歧途“。
女孩子们模仿她扎起蝴蝶结马尾、戴上各色假发,男孩子也跳起她那些性感的舞蹈,让各路媒体视她为毒害青少年的“洪水猛兽”。
但在粉丝眼里,这个“怪人”,是少有的真正关心、理解粉丝的明星。
她把粉丝叫做“little monster”(小怪兽),粉丝们称她为“mother monster”(怪兽妈妈),在演唱会上喊她“妈咪”。
一次,有位流浪汉拿着一朵玫瑰站在演唱会门外,Lady Gaga提出要跟他合影,他不好意思地说自己身上有味道。
Gaga凑到他身边:”没关系,我身上也有味道“。
舞台上不可一世,在粉丝的面前却亲切、温柔。
她会邀请粉丝上台共舞,会因为粉丝的一句鼓励泣不成声,共享喜悦荣耀,也共享他们的痛苦。
2016年,第88届奥斯卡颁奖礼的现场,LadyGaga含泪献唱了她为校园反性侵电影《猎场》创作的歌曲《Til it happens to you》。
歌曲的高潮部分,舞台大幕拉开,几十名青少年手拉着手走向舞台。
他们都曾是校园性侵的受害者。
这些年轻人的手臂上写着:
It is not your fault(这不是你的错);
Survivor(幸存者);
It happened to me(它发生在我身上)……
Gaga声嘶力竭的演唱背后,是一段同样黑暗痛苦的经历:
她在19岁时,曾被一位音乐制作人性侵,没有名气,无从反抗,她也因此患上了创伤后应激障碍。
“除非你身临其境,否则你永远不知道那滋味”。
这个站起来流着泪弹唱的歌手,比任何人都懂那种无力感。
她成立了“天生完美”基金会,为遭受霸凌、性侵的人提供心理咨询和法律援助。
那些让她遍体鳞伤的时刻,反过来却成了她抚慰别人的理由。
世界给她的痛,从来不止这些。
2018年,Lady Gaga因为“纤维肌痛症”不得不取消十几场演唱会。
这种常规检查根本无法找到病情源头的疾病,长期折磨着她。
躺在病床上,忍受着疼痛时,她一直在想,那些和遭遇一样的痛苦,却没有足够财力支撑的人,该怎么办。
舞台之外,Gaga的感情生活似乎从来没有顺遂过。
她出演《美国恐怖故事》时提到,这个每当魔力增长就要逃跑的女巫和自己很像。
每次,当事业迎来巅峰,她的感情就会向反方向发展。
卖出一千万张专辑的时候,她与男友感情破裂;
卖出三千万专辑的时候,她与未婚夫马克解除婚约;
事业重回巅峰,拍摄《一个明星的诞生》期间,她又痛失一起打拼多年的挚友。
最近,在她在格莱美王者归来后又宣布与未婚夫卡林诺取消婚约。
每一次成功,背后都是一次失去,她似乎陷入了一个“孤独魔咒”:
“我感觉所有人都会离开我。”
前助理也曾经曝光,这位大明星因为害怕孤独不敢一个人睡觉,经常要求助理陪同自己入睡。
一直鼓励着粉丝的“怪兽妈妈”,其实脆弱、孤独、没有安全感。
她觉得“做音乐就像一次剖心手术,每一次都是锥心之痛。”
可她仍然在《The Cure(治愈)》里唱:
“我会一直在你身边,若是不能给你治愈,我就会用我的爱来填补你。”
真正能打动人心的艺术作品,都少不了创作者的“共情”,很多时候,自己的痛苦,反而是安抚别人的力量。
“我有一亿个理由离开,但我只需要一个好的理由就能留下来。”
《一个巨星的诞生》宣传期间,她不断地重复这样一句话:
“房间里有100个人,99个都不相信你,只要有1个相信你,就能改变你的人生” 。
有痛苦、有误解,这一路走来质疑声从未停止,但她仍然在自己最爱的道路上一往无前。
孑然一身的时候,她未曾怀疑自己;
荣耀加身的时候,她也没有失去自己。
无论是作为古典音乐天才少女的斯蒂芬妮,还是流行音乐巨星Lady Gaga,她始终独一无二:
“表演者变老,音乐也会变老,我们创造的东西也会变老。
但在这一天结束的时候,我仍然会为掌声而活,即使我已经是一个老妇人,再也没有人知道我是谁。”
褪去浮华的Lady Gaga,很高兴重新认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