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人生第一次出国,竟是日本。上大学前,我脑海里的日本标签就是“百变小樱”、“阿童木”等日本卡通形象......上大学后,受专业影响,日本在我心中的地位唰唰猛升。
“日式庭院”、“茶室”等让我魂牵梦绕,现代建筑大师妹岛、西泽立卫、安藤忠雄、藤本壮介等的作品让我啧啧称奇。而大学舍友的种草让我成了“宫崎骏的迷妹”,几乎刷遍他的所有作品。所以出国第一站——日本,既是意料之外,却也是期盼之中。
自由行之前,我受老哥推荐,看了舒国治的《门外汉的京都》。作者细腻的视角可谓我这顿“日式餐“前的一碗清汤。带着憧憬,我打开了所有的感官,踏入京都这座魂牵梦绕的古都。
似乎日本许多城市都有一个标志性的塔。出京都站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京都塔。塔顶的灯座如同常见的日式灯具的样式,给人纤细柔和之感。
第一站龙安寺,龙安寺的枯山水可谓“日本枯山水”的巅峰之作,我心驰神往已久。而当真正坐到它面前时,我感觉内心很平静,真是“一石一山,一沙一浪。”如果游客少一些,只有自己一个人坐着,静静地看着眼前这“波浪不惊、白沙黑石”的庭院,再望望一墙之外的蓝天白云,当是“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之世俗超脱感。
第二站金阁寺,果然名副其实,金碧辉煌的殿阁,置身于富有禅意的山水间,真的是美不胜收~只可惜游客太多,其中中国游客更是数不胜数。
避开热门景点,我们来到了大德寺。这是一片寺庙群,颇具古韵。路上只有三两行人,静谧舒适得很,偶遇在路旁阅读的外国人,更符合我们想象中的日本。这里面的庭院更是人迹罕至,尽显日式庭院的清净素雅。
隔天,我们一行人打卡闻名于世的清水寺。其位于山上,途经游客熙熙攘攘、两旁商铺琳琅满目的登山之路,进入山门。橘红色的清水寺楼阁便映入眼帘,顺着山势,主建筑群沿中轴层层而上,俯瞰芸芸众生。
恰逢正殿修缮,其外立面裹上了一层防护网,却一点都不突兀,和谐地融入了山景,似乎这就是它原本的样子,也留下了正殿“真颜”的悬念,期盼还有机会重游一睹芳容。
正殿的内部照常参拜,入殿时人们皆脱下鞋子,走进光线昏暗的殿内,颇具神秘感。看着游客们纷纷学着信徒的样儿,跪下,敲钟,拜神。一人一敲,那浑厚的钟声,响彻大殿,经久未息......是一次心灵的洗涤。
走过舒国治推荐的三年坂,果然发现了隐藏于商店内的古时庭院,跟作者书中的景致丝毫不差。可惜行程匆忙,未能接着往下走走二年坂、宁宁之道。希望还有下一次,能慢悠悠地走在这些古道上,细细品味京都......
又一天来到此次京都之旅的最后一个景点——伏见稻荷大社。第一次看到“千本鸟居”,是煲隔壁宿舍妹子安利的日漫《元气结缘神》,讲社神与狐狸之恋,而“千本鸟居”在剧中被描绘为“现在”通往“过去”的通道,感觉很神奇。狐狸被视为神明稻荷的使者。
成百上千座的朱红色鸟居构成了一条通往稻荷山山顶的通道,给人视觉冲击。“千本鸟居”形如中国的“牌坊”,但相较之前者更为简洁,正面皆写有“奉”、“纳”二字;背面则刻着捐建人的姓名、地址及建造时间。就这样密密麻麻的排列着,让我想起中国寺庙的一砖一瓦,也是这般刻着捐建者姓名。
仔细端详鸟居上面的年份,我发现从前往后的鸟居上的年份并非顺序,而是交叉的,由此可以推测这些鸟居可能一开始隔着一定间距依次建造,后来捐建者更多,没有多余的空地时,人们又在已有的鸟居间的空隙地方加建,于是鸟居间的间距被不断的缩小,同时这些鸟居呈现出新旧相间、或深或浅之红。
京都古建之旅,最深入脑海的就是那日本古建独有的“橘红”,确实不同于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正红”;正如日本寺庙不同于中国寺庙,虽源自唐风,却已融入日本特有的文化。
京都这座古城真的不大,三天基本就逛了一圈。除了分散于各处的名胜古迹,最难能可贵的是整体风貌完好,大多是传统民居,即使有局部更新,也保持了整体的和谐。
如果能看到当今这番景象,梁思成先生当会感到十分欣慰。当年战乱,梁先生未拘泥于民族仇恨,而是以古建学者的身份呼吁保留京都这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北京古城虽未采纳梁先生的建议原貌保留,但承袭唐长安规划的京都却是完整保留至今。其街道肌理清晰,横平竖直,尺度较宽。街道两侧的房屋皆有入户庭院,姿态各异的树梢露出院墙,路人可透过隔柵窥探庭内,若隐若现,颇有“隐士之风”。
看京都的手绘地图,可见一川南北向贯穿整个京都,那便是“鸭川”。令人艳羡的是,这条河川保护得极佳,成了野生鸟类的天堂,许多居民于两岸休憩、散步、慢跑、骑车......人们坐在岸边的椅子上,不少鸟儿“肆无忌惮”地落在其身旁的草坪上啄食;那水更是清澈见底、沁人心脾,有野生鸭子、鸳鸯在水中游动……这儿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好不惬意。
离开京都最后之夜,几个自由行的小伙伴溜进小巷里买酒,带回独居的民宿,边喝起酒边算起账来,哈哈哈.......
由衷地感叹,京都真的很美!留下未游桂离宫的遗憾,愿有缘再见。下一次时空的交汇,何时的我会邂逅何样的京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