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我从湖北考到上海读大学,至此开始每年的春运大事。
大学时第一年,在学校排队定好回家的票,等到昏天暗地的考试季结束后,就收拾回家的东西结伴回家。那时的铁路没有提速,运力也不是很充足,特别是春运这个考验系统综合运行能力的关键时刻,学生能买到票上车已经是万幸了,起码还有个座位。所以我对春运的第一个感觉是“挤”。十几个小时蜷缩在座位上,走廊里厕所里到处都是人,推不动走不了。回家有票还好说,回校买不到票才叫急人。常常是自己去定肯定没有,然后心里一直七上八下,最后还是托同学买好。甚至还有一年,我们提前半小时到火车站,武昌火车站黑压压的人群,硬是没有靠到检票厅,眼睁睁看着时间过去,火车开走。
春运的第二个感觉是“臭”。狭小的车厢里充斥着各色人等各种物品的味道,回家了好几天感觉还没有散去那股难闻的臭味道。洗头洗澡洗衣服,甚至要把所有带回来的东西能洗的洗好,不能洗的擦好才算放心。甚至现在有时看到拖着大堆行李的人,我的鼻子似乎又闻到了那股难闻的味道,无论是否真实存在。
春运的第三个感觉是“乱”。不要说人挤人的候车厅、车厢,上下车的慌张,单是买票一样就足以让人头大。好几年都买不到回校的票,甚至有一年学校开学很晚,应该不难买的时候,居然正规途径还是买不到。后来托同学买了票上车,发现座位还是挺充足的,至少没有看到站的人,但在外面就是买不到。当然,在乱糟糟的环境里还会有一些不好的事情发生,比如东西被人顺走啊,装东西的袋子突然破掉啊,让人心里更加添堵。
春运的第四个感觉是“考验”。有人说,见识一个人最好的时候,就是一起出去旅游,朝夕相伴,褪去伪装,直面真实的本质,然后决定取与舍。其实,早在大学那会春运回家,我就发现一起春运回家就可以看透一个人。和闺蜜还有男生A一起回家,在火车上他只顾自己吃和睡,很少说话。后来返校,他也是托闺蜜买的票,但是票钱很晚才给她。我觉得他至少不是个爽气的人,在钱上会斤斤计较。但也有好的。比如一个平时大大咧咧的男生,和他一起返校,虽然没有座位,站得很累,但不仅聊天开心,还有各种贴心表现,一会分吃的,一会嘘寒问暖。甚至还出钱问别人愿不愿意换一个座位。回校后我还在想入非非的时候,他向别人表白了。唉,这真是一个悲哀的故事啊。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