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目的:我在学习OD过程中,开始了解人本主义心理学这个概念,逐步意识到它对于我做好OD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希望本文对于正在学习OD的你,能够激发你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趣。(本文4800多字,能坚持看完,我觉得是不容易的。)
最近我有个很强烈的意识和发现,要做好OD,必须要深入学习和了解一下心理学,特别是人本主义心理学。
一、我与心理学
我和很多人一样,是没有专业心理学背景的。可能是因为作为HR的缘故或者现代职场人有学习焦虑吧,我和很多人一样比较爱学习,其中也会看些心理学的书,比如《思考快与慢》、《象与骑象人》;也买过得“到上APP”的课,比如武志红,陈海贤,李松蔚这些国内的心理学咨询老师的课。也和大家一样,知道些市面流行的心理学概念或定律:比如墨菲定律,破窗理论,双因素理论-激励因素保健因素,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乔哈里窗等等
但是这些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并没有让我让OD和心理学2个东西产生强连接,心理学不是OD的必需品。
我只是隐约感觉到,职场的工作是和“人”密切相关的,哪怕不做OD,身在职场,无论做管理带团队,还是和同事、客户、上级沟通,或者生活中和小孩、伴侣的沟通,懂点心理学,总是好的。
心理学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和好处,让我对自己更加了解,对他人更加了解。
心理学对我做OD而言,是个附加项,毕竟我的定位是一名OD工作者,而非心理咨询顾问。同时心理学领域的知识浩瀚无边,一旦扎进去,学海无涯,很容易会迷失方向。尤其我是一个实用主义者,心理学到底对OD有什么用没搞明白,对于自己的OD的工作是有什么价值的搞不清晰。因此很难说服自己,去花时间精力去学习心理学。
简单一句话:心理学的知识和理论为什么对于OD学习和工作的必须,我是没有建立这个概念的。
二、为什么心理学对OD如此重要呢?
因为最近这几年自己学习和转型做OD,特别是参加黄建东老师的【OD功夫营】的学习,我开始逐步建立起对OD的一些系统化的认知和理解。
OD组织发展工作的目的是:让组织更加健康的发展(“发展”而非“增长”,有些组织虽然业绩或规模在增长,但是未必是健康发展的),同时让组织里的人更加健康的发展和更高的生活品质。
2者是同等重要,并且互为因果,是个正向反馈。健康发展的组织能促进组织里的人健康发展,组织里的人健康发展能促进组织的更加健康发展。反之亦然:不健康发展的组织,让人也很难健康发展;人得不到健康发展,组织也很难健康发展。
在我以前对OD学习和工作的理解,更多是从组织这个视角。比如学习战略,做战略分析和战略解码,业务价值链;学习组织架构,比如矩阵式;学习流程,去掉不增值的客冗余的业务流程,让部门合作更加通畅;学习领导力,因为高管的影响力如此重要,决定了以上的一切。也学习企业文化,价值观,学习od循环圈,组织诊断,各种组织模型,五星模型,六盒模型,7S,BLM,伯克利特温模型。
以上这么多的OD知识和理论及工具方法,我现在细细地一一对照,更多的关注点是在是为了组织的健康发展,而缺失了组织中的“人”的视角。
恰恰心理学这门学科,其中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人的健康(心理)与发展,让人更加幸福。
简单一句话:如果做OD的你,既要组织健康发展,也要组织中的人健康发展,光学习组织发展领域的知识是不够的,必须要学习心理学。
三、心理学领域很大,学习OD该选择什么,作为切入点呢?
我直接讲我的结论哈,虽然这个结论不一定正确,或者有其他的答案,就当我一家之言,主观判断。
我的答案是:人本主义心理学。
四、学做OD为什么要懂人本主义心理学
回答这个问题,我先用尝试用大量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摘抄,来回答以下问题: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什么,其主要观点是什么。也许结合你对OD的理解,“OD为什么要懂人本主义心理学”这个问题,也许会有你自己的答案。
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1.人本善: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大都同意柏拉图和卢梭的理想主义观点,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恶是环境影响下的派生现象,因而人是可以通过教育提高的,理想社会是可能的。”
启发我和关于OD的联想:人性善-Y理论,人性恶-X理论,我们是比较熟悉的。对OD而言,是选择Y理论假设的,相信人的能动性,主观创造性,不喜欢被控制和被监督。所以OD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底层假设是一致的。
2.整体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反对用原子物理学和动物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人类心理(心理学的行为主义又叫“刺激—反应心理学”),主张以整体论取代还原论。”
启发我和关于OD的联想:OD里面一个重要的基础理论,就是系统思维,系统思维不崇尚还原论与机械论,崇尚整体论、生物论、混沌理论和复杂论。OD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又再次在底层假设是一致的。
3.人的责任:
“人们自己最终要对所发生的事情负责,这就是人本主义人格理论的基础,它能说明我们为什么经常说“我不得不”这句话,例如“我不得不去上班”、“我不得不去洗澡”、“我不得不听老板的调遣”等。其实,我们不一定非要做这些事。我们甚至可以选择不做任何事情。在特定的时刻,行为只是每个人自己的选择。
弗洛伊德和行为主义把人说成是无法自我控制的,行为而非单纯因为环境刺激下的反应。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则与之相反,他们把人看做是自己生活的主动构建者,可以自由地改变自己,如果不能改变,只是因为身体上有局限。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的主要目标,就是使来访者认识到他们有能力做他们想做的事情。”
启发我和关于OD的联想:做为OD,对于服务组织中的人,也有一个信念,人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解决当下组织的问题的第一责任人,不是OD,而是企业当事人,不管是企业的领导者还是员工。
4此时此刻;
“生活中总有很多怀旧或无法自拔于过去的人,他们常常追忆往昔的美好时光,或是反复体验以往尴尬的遭遇或是痛苦的失恋。也有一些人总是在计划将来的日子,而不顾眼前的生活。从一个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角度,每天的怀旧或是白日梦使你失去了N分钟的时间,你本应该享用这N分钟去呼吸新鲜空气,去欣赏日落或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根据人本主义的观点,只有按生活的本来面貌去生活,我们才能成为真正完善的人。只有生活在此时此刻,人才能充分享受生活。”
启发我和关于OD的联想:作为OD实践者,在和客户对话时,或者在主持某个工作坊时候,时时刻刻要“运用自我”,“全然当下”。
一方面对自己保持时刻的觉察,包括感知自己身体的知觉和情绪感受,也要时刻有意识觉察自己头脑里面的想法和观点。另外一方面,要对他人保持时刻的觉察,不仅仅要听对方的语言,并且看到对方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同时能够感知对方的情绪和感受,甚至还去体会对方的行为背后的动机和意图,他的价值观和信念。
5、人的成长与自我实现:
“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点,让所有需要立刻得到满足并不是生活的全部。当人们眼前的全部需要得到满足后,他们不会感到满意或幸福,而要得到满意或幸福则是永远地积极地寻求发展,这就是人的“自我完善”。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除非有困难阻碍我们,我们会不断朝着这种满意状态。
人本学派强调人的尊严、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把人的本性的自我实现归结为潜能的发挥,而潜能是一种类似本能的性质。”
启发我和关于OD的联想:OD实践者需要秉承并且实践价值观和信念包括:真实而一直行为,适当的情绪表达,冒险的意愿,诚实,开放,理解,接纳,责任,同理心···以上这些,可以说是人本心理学或者人本主义的治疗师秉承的价值观是几乎是一模一样的。
并且2者都坚信,人的本质上是想要成长和发展的,希望能够发挥出自身的潜力的,如果暂时遇到阻碍,只是因为外部环境阻碍了他。对OD而言,这个外部环境就特指他所在的组织。而OD研究和面对的只是组织中的人,人本主义研究和面对是社会上的人,后者的尺度更大。
五、如何学习人本主义心理学?
对我们来说,要学快速学习一门学问,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学这个领域公认的大师:人本主义心理学有2个代表人物,马斯洛(1908~1970)和罗杰斯(1902~1987)。
马斯洛他有个世人皆知的需求层次理论。他的主要观点:对人类的基本需要进行了研究和分类,将之与动物的本能加以区别,提出人的需要是分层次发展的;他按照追求目标和满足对象的不同把人的各种需要从低到高安排在一个层次序列的系统中。
“新的人生楷模:一个充满生命活力、自我实现的人,一个所有潜能都得到全面开发的人,一个内心本性得到自由释放的人,而不是内心扭曲、压抑、被否定的人。”
这段文字来自马斯洛的《存在心理学探索》如果把这段平移到OD领域,OD的工作目的之一,就是行为组织中的人能够成为语句所描述的那样。
“安全感、归属感、亲情关系、尊重都只能由他人加以满足,即只能从一个人的外在环境中获得。这意味着,很大程度上一个人需要依赖于其所处的环境。”
从OD视角看,如果一个人所处的组织是让人变恶的,是很难让人独善其身的。只有组织是美好的,该组织中的人,他的安全感,归属感,尊重等人性的需求才能被满足。所以,我们作为OD工作者,要努力创造美好的组织,从而让人变得更幸福。
接下来我们看另外一位人本主义大神罗杰斯,他的主要观点:在心理治疗实践和心理学理论研究中发展出人格的“自我理论”,并倡导了“患者中心疗法”的心理治疗方法。人类有一种天生的“自我实现”的动机,即一个人发展、扩充和成熟的趋力,它是一个人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各种潜能的趋向。
我摘抄些罗杰斯《论人的成长》的一些话,你感受一下,会不会觉得站在一个OD视角看,毫无违和感。
“即使针对生活小事,即使本身不带有帮助的目的,带有兴趣的非评判式倾听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式”
“觉察自己的新面貌,是改变自我概念第一步。”
“如果你对他人形成的评判性的看法,你就无法准确感知他人的内心世界”
“进入他人的世界,你要抛开自己的看法和价值观”
“每个人都有向整体发展,实现自己的潜能的定向倾向”
“当一个人理解和重视自己时,自我与体验会更加一致。个人由此变得更加真实和真诚”
我不清楚,以上的这些语句,你看了后是何种感受。我就感觉一个OD的老师傅,在教我如何在客户面前做OD,如何与人沟通,如何与客户建立关系,获得信任,如何运用自我。虽然罗杰斯的这些经验,都用在他的心理学治疗上,但是od顾问与当事人的关系,和治疗师与当事人的关系,我发现是惊人的相似。这相似的背后,是OD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底层的假设是出奇的一致。
我最近在重读罗杰斯的《论人的成长》,和第一次读有完全不一样的体感,我觉得这本书让人好疗愈。
罗杰斯写的书,有个特点,没有像其他学者大师的书,阅读起来需要调动读者极大的注意力和理性智商,他的文字不晦涩,让人亲近,大量的例子让人非常容易理解。他会把当事人的感受,包括他的感受写进去,你感受到一个有喜怒哀乐的活生生的罗杰斯就在你身边,在你阅读他这些故事和案例时,也同时能体会到的作者的心情情和感受,而书中想表达的思想,观点及价值观也润物细无声般,影响到了我。
很有幸,这2位大师的书,中文翻译很多。
马斯洛:《动机与人格》1954,《存在心理学探索》1962,《人性能达到的境界》1970,《人的潜能和价值》,《马斯洛论管理》,《马斯洛说完美人格》,《马斯洛人本哲学》,《寻找内在的自我:马斯洛谈幸福》。
罗杰斯:《 个人形成论——我的心理治疗观》1961,《自由学习》1969,《卡尔·罗杰斯论会心团体》1970,《论人的成长》1980,《卡尔·罗杰斯:对话录》。
个人偏好而言,我更喜欢读罗杰斯的书。主要就是读起来,让人不觉得吃力,这个很重要。建议如果对人本主义心理学感兴趣,可以选择《论人的成长》或者马斯洛的成名作《动机与人格》可以先翻翻,如果读了书,对你也有启发,那是让我非常高兴的事情。
ps:OD和心理学的关系,不仅仅只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未来有机会我写篇OD和格式塔心理学(完型心理学/治疗)关系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