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里,有一个问题是每个人一生都会问的:为什么要生小孩?
徐静蕾就很理性:认为我的内心很健全,生命很完整,不需要生小孩这种体验,所以现在不生。尽管她冷冻了卵子,以备未来,不过我想在这么完整的生命里,她还是不会想去生一个小孩。
事实是,感受这种东西,没有切身体会前,还是没办法变成自己的感受。无论看了多少鲜活的描述,生动的电影,感受只能自己体会,没有痛过,不知道痛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后果。没有乐过,不知道开心能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什么变化。即使看再多别人的感想和人生传奇,自己还是没有那样的感受。除非自己真正的拥有了这样的经历,感受才会内化。
“为什么要生小孩”这个问题,生小孩其实是一种很复杂的感受和经历,所以看再多别人的,也不如自己亲自生一个,才知道为什么。至于害怕生了以后后悔,心智再成长些就好了。心智长开,就不会把关注都放在后悔这种没用的感受上。
所以,很多时候,没有找到做事情的意义,就不去做,是不对的。总想着三思而后行,只会给自己增加太多负担。有些事情,做完了,才知道意义是什么。做,才是最重要的。
生完小孩,看着小孩成长,给自己带来的惊喜感受,小孩子给生命带来的奇妙启发,远远超越自己所付出的辛苦和奉献。
实际上,现代生活里,有意思的事情越来越多,人总想追逐更多的成长和扩展,不一定必须选择生小孩这一条路,人为了艺术、科研、事业,都可以放下“生小孩”这个问题。人的选择越来越多,也会越来越自由。
物理学里,有一个定律是熵增定律,意思是:在一个封闭的系统里,不接受外界的能量输入,系统会从有序转向无序和混乱。
如果把两个人的家庭看成一个系统,成年人其实是趋于稳定的,如果一直处于舒适区,没有对平衡的突破,可能会从有序转向无序,即混乱平庸的生活,最终精神庸碌而寂灭。但如果非常开放,与外界交流通畅,则能吸收更多的外界信息影响,而打破自身的系统平衡,保持住成长的状态。
从反熵性来看,如果夫妻两人均不是敢于突破自我,追索上进的,有必要加入第三方-一个孩子,来给封闭家庭系统输入新的能量,带来系统的流动和成长。
我之前要生小孩的选择,某部分原因却是基于此,个人成长太慢,又无与外界交流的其他渠道,不如先生个孩子好了。而生了孩子之后,生活果然有了很大改变,促进了我的成长。而我从对孩子的责任感中吸收到更多能量,去积极需求外界的交流和沟通,进而获取了更多与外界开放的渠道,这果然是一举多得。
|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