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忙乱的时候就特别容易丧失理智,在一些关键问题上进行无脑操作,原本应该仔细思考,可是不知为何,竟然根本就没有要思考的打算,自然也就不会去进行思考的动作了。如果是在生活中的一些无关痛痒的事情上,一阵无脑操作倒也无所谓,因为不会造成太大影响,比如今天早上吃什么?去商场买这个牌子还是那个牌子的衣服……这些无论你怎么决定,都影响不大。但你若是在一些重要的问题上、在一些紧要的关头,就必须尽量做出更优的决定。
那如何才能尽可能地在这种时刻做出更高质量的决定呢?有的人可能会想到多问下周围的人的看法,多征求一下懂行的人的意见,然后自己再根据他们的反馈,结合自身实际,做出选择。没错,这的确是一个好办法,但,你有没有考虑过,如果,在某些紧急时刻,你必须、不得不自己一个人做决定时该怎么办?
在医院住院待产的时候,医生突然告诉我,孩子在羊水里拉粑粑了,必须要尽快把他生出来,不然可能会有危险。医生给我两个选择:A、马上顺产,但可能在生的过程中胎儿胎心监测异常,这样就只能中途转成破腹产;B、马上剖腹产,但剖腹产可能比顺产更慢。听了医生的描述之后,我感觉说了等于没说,完全不能提供决策依据,然后我问医生:“你建议选顺产还是剖腹产?”医生回答说:“我们不做任何建议,最终要你自己选择。”
当时其实我是崩溃的,平时自己在很多小事上都很纠结,经常问身边的人,但这个时候我是一个人在待产房,家人们都在外面,无法向他们求助,但又必须马上做决定。于是我想了想,就顺产吧,顺产可能更快,如果实在不行再转剖。在生小孩之前很久我就想象着生小孩有多痛苦,有多害怕,但到了这种时刻,到了小孩可能会有危险的时候,就完全没有去想顺产有多可怕,顺转剖有多可怕,心里想的只有一点——赶快让孩子生出来,怎么样对孩子好就怎么做。
其实,有的时候我们不愿意自己做选择,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害怕自己做了错误的选择,我们不想承担那错误选择所带来的后果。但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能够自己做决定,并敢于承担决定所带来的好的或坏的结果,这是每个成年人的成长必经阶段,既然每个人都会面临必须独自决策的时刻,那还不如提早做好准备,这样到了那种时刻才知道该怎么做,才知道怎么做才会让自己的决策更优。
那,在关键的问题上,我们到底应该如何抉择呢?有没有什么好的原则可以遵循呢?答案肯定是有的:
第一种思路,问自己:如果是在五年后甚至十年后,面对相同的问题,我会怎么选择?或者换一种方式:如果我现在这样选择的话,五年后甚至十年后会不会后悔?
如果自己可能会后悔,哪怕是可能会有一丁点的后悔,那你就必须仔细考虑清楚是否不该这样选择。这种方式的思考可以让自己从一个长远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因此这种思考方式往往能提高我们的决策质量。
第二种思路,正是因为我们大多数时候不愿意自己决策的原因在于害怕承担错误决策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既然如此,那我们在决策的时候就要思考:如果我这样选择的话,最坏的结果是什么呢?如果最坏的结果发生的话,我能承担这个后果吗?
如果你感觉自己肯定无法承担最坏的后果,那么最好就不要这么选,因为一旦犯错,你就没有退路,既然没有能力承担风险,那就不要去冒险。
第三种思路,我们有的时候自己所说的和所做的往往是两回事,口中所说与实际所做往往是背道而驰,但我们对自己的孩子肯定是最好的,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顺利成长,少走弯路,因此,我们在决策的时候不妨问问自己:如果我的孩子正面临同样的问题,他向我寻求意见和建议,我会怎么回答他,怎么样才是对他的未来更好的?
如果你对自己孩子的中肯建议也是这样的,那就放心去这样选择吧,因为这是忠于内心的选择。
事实上,很多难以选择的事情都是因为我们内心还很矛盾,难以分辨选择与选择之间的优劣,难以判断哪种选择会带来更好的结果,其实这只是我们还没想清楚的表现,特别是没想清楚一些最关键最核心的问题,所以才会显得特别纠结。通过我自身的多次实践,我发现在大多数自己不知所措的时候,从以上三个角度想想,一般都会得到满意的答案,下一次,当你不知所措的时候,不妨也试试看,也许会得到满意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