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讲求阴阳,是非,善恶,因果,几乎所有的事情都讲求两面性,做一件事情从格局上来看,也有宏观和微观之分,大到国家大事的决策,小到每个人做事的选择。宏观和微观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宏观中也存在微观,微观中也可以有相对的宏观。
经济学中也分宏观和微观,微观经济学主要是研究个体选择,研究效用最大化的学科,宏观经济学则是一门研究社会乃至国家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学科。宏观经济学是由微观经济学发展起来的。
GDP=总产出=总支出=总收入=消费+投资+净出口+政府购买
常常提到的所谓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就是销售,投资,净出口,目前中国的人口红利退去,净出口已经不是中国经济的主要增长方式,政府终极目的是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目前中国主要还是依靠投资作为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但随之而来出现了目前的产能过剩等问题,目前政府倡导的供给侧改革则是通过去产能等方式逐步从以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引导到未来以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
刺激消费有两个方法1,增加消费者收入,这在目前中国社会存在看病难看病贵的各种问题的情况下,本身是一个矛盾。高额的房价对人的绑架,让人们没有了更多可以消费的资本。2,降低消费者借贷利率,利率就是货币的价格,微观上看,是对机会成本的补偿,利率和消费呈负相关的关系。同时利率影响的不仅仅是消费,对生产性的投资也有重大的影像,利率上升,信用成本上升,生产性的投资下降。利率几乎是宏观经济学中最重要的概念。
GDP的上涨会反应到,公司利润的上涨,人民收入的上涨,失业率下降。
通货膨胀的概念就是生产力没有赶上货币的增速,反之则是通货紧缩。
货币币值的决定因素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面。在短期内,汇率是由两个国家的利率差来决定的,这个概念叫做汇率平价。具体的原理是,一个国家的利率上升,投机资金则会逃向汇率上升的国家,相对另一个国家,货币则是贬值的,则需要被动提高国内的利率,这也是目前中国遇到的情况,美联储加息,资本外逃,国家的外汇储备有大量减少的风险,于是国家进行管控,这是通过行政的手段在控制汇率。
2008年的4万亿计划,其实就是增加了总需求来增长经济,通过印钞和增加事业投资帮助中国渡过经济危机。但留下来很多问题,在十八大以后,不再是大水漫灌式的刺激总需求,而是调整结构,提高效率的供给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