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大财神从一个跑街的伙计一跃为当时全国的首富,更是被朝廷赏赐了黄马褂(那个时候黄马褂相当值钱)。
从各方面来说,都值得很多人借鉴学习,但最后还是衰落了,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下场着实凄惨,也给很多人留下了教训。
下面简单分析一下败落的原因,纯属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第一,官场的靠山倒了,成了官场斗争的牺牲品。
众所周知胡雪岩后期的大靠山是左宗棠,而李鸿章的死对手也是左宗棠。最重要的是李鸿章(1823)比左宗棠(1812)小十一岁,这是非常关键的一点。
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时候已经年过花甲,那时候红得发紫,紫的发黑。可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的事。
他老了,就是能力再强,朝廷也指望不上了,而李鸿章正年富力强,可以说是朝廷能依靠的主要力量。一山容不得二虎,左李相争,必有一伤,主要看朝廷偏向谁。
另外胡雪岩作为左宗棠的财神爷,李鸿章要打败左宗棠的第一步就是先搞垮胡雪岩。
第二,中外势力狼狈为奸,联合绞杀了一个爱国商人。
大家都知道,胡雪岩亏老本的主要行为是和洋人的生丝大战。
因为洋人低价买丝,再高价卖给外国公司,赚取暴利。胡雪岩不想这白花花的银子都被洋人赚走了。
另外缫丝的机器一旦普及,势必会影响中国很手工缫丝的生计问题,导致很多人断送来钱的门路。可是大势所趋,机器代替人这是必然的。
胡雪岩为了保护蚕农利益,联合众多丝商,自己花2000万两本钱囤积了大量生丝,准备让洋人收不到丝,转而求他,从而卖个好价格。
结果导致资金链逐渐周转不灵,又加上盛宣怀等人大肆宣扬阜康钱庄银根吃紧,导致人心惶惶,人人争相去钱庄挤兑。
众所周知,钱庄最怕的就是发生挤兑。他们大多是八个坛子七个盖。由于胡雪岩生意众多,摊子铺的太大,后面可以说是十六个坛子八个盖,又加上自己人侵吞,导致很多钱庄关门倒闭。
另外,为收复新疆从汇丰银行借的外款,最后一笔还款五十万,这本来是朝廷的事情,应该由北洋管辖的江海关出。
可是李鸿章直接授意上海道台邵友濂使用拖字诀,洋人只能找担保人胡雪岩还款,又是雪上加霜,使得处处掣肘,处处不得意,开始走下坡路。
第三,顺风顺水的时间太长了,有点飘,奢侈过度,一意孤行。
先说耗巨资修建的胡府,据说里面一块石头就值八万两白银,名贵木材,奇珍异草,嶙峋怪石,房屋走廊,更是数不胜数,就连京城来的大官都说比北京的恭王府还要波澜壮阔,美不胜收,可见有多么豪华奢侈。
另外胡一口气娶了十二个姨太太,凑成了十二金钗,其中还有不少是烟花巷出来的。
有的人虽然进了门,但是老毛病还是没改,和下人勾肩搭背,吸鸦片,败坏了门风。
尽管胡老太太勤俭持家,罗四太太治家有方,但有的事情也无能为力。
树大招风,人怕出名猪怕壮,这是古训。想想他如此招摇,有多少人眼红他,觊觎他的财富,盼着他败落。
可是他不觉得,继续大包大揽,导致贪多嚼不烂,一旦资金链出现问题,就很可能全垮了。
另外,下了血本的生丝,得力助手古应春前期找到了洋人可以1000万收购,可以少亏点,胡雪岩不卖。后面跌到了八百万,胡雪岩还是不卖。这唯一的可以盘活整个大局的机会就这样因为赌气错过了。
做生意哪有不亏的,亏了就亏了,只要老本在,可能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也许是胡雪岩看到大风向变了,做了也是徒劳,只是多苟延残喘些日子,故而如此一意孤行,要败就败的洒脱一点。
生丝价格下降主要原因是那年外国生丝大丰收,人家有其他的进货渠道。
洋人也老奸巨猾,一起联合起来不买胡雪岩的丝,李鸿章又授意下属关照其他丝商,也不要买胡雪岩的丝。
胡雪岩最后亲自给以前的好多朋友求情,说无论如何也不能便宜洋人,自己愿意五百万出给他们,可是商人们都怕李鸿章日后打击报复,不敢出声。
此外,阜康钱庄里面存了大量的官银,而胡雪岩最害怕的就是官府提大批银子,可是怕什么来什么,为此还主动请求了左宗棠,希望帮忙涡旋。
可是那时候左宗棠自己身体很不好,日薄西山,在朝廷说话一点没有李鸿章管用了,大风向变了。
李鸿章为了彻底打倒胡雪岩,借着保护官银的名义查封了胡雪岩大量的财产,包括那些生丝。
最后生丝被迫实行拍卖,而所有人都被打了招呼,没有人出价,导致洋人只花150万就得了天大的便宜。
看到这里,可能很多人都气的不行。国家被洋人欺负成那样了,自己人还那么整自己人,给洋人谋好处,这到底是不是自己人呢?
可是没办法,为了搞倒竞争对手,什么手段都有人用。
第四,好多心腹吃里扒外,中饱私囊,出卖机密,这也是非常致命的一个原因。
典型的朱福年,唐子韶,刘庆生,还有自己家里出去的丫鬟,都合起来坑胡雪岩。
好多胡雪岩都心知肚明,但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想着谁也不容易,多次包容纵容,结果有的人还是不知好歹,变本加厉。
有话说堡垒都是从内部打破的,一点没错。尤其是朱福年在盛宣怀的收买下,实名指证了胡雪岩给朝廷借洋款吃回扣的事情。
试问一下,那个生意做大的人,做的什么都是完全合法的,要全按规矩来,哪儿来的暴利,怎么积累雄厚的资本,只要用心查,都是问题。
朱福年这一指证直接戳中了要害,朝廷下令追查,多亏左宗棠力保,没有出现大的损失。
可是山雨欲来风满楼,这只是前奏,紧接着李鸿章一派的拳脚接连打过来。
胡大财神即使三头六臂,也架不住内外夹击啊,终于一败涂地,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惨不可赌。
最后要说的是,胡雪岩即使败了,但是依然卖店所有的资产,尽力把欠储户的钱都还上,这一点值得所有人为之倾倒,虽败犹荣。
当时盛宣怀准备出一万两买胡雪岩的专属马车,胡雪岩冷笑了一声,不卖,把他送给了一位在他家干了几十年的打更人。
佛为一炷香,人活一口气。
他虽然败了,但是败的让人佩服,尤其败了之后的一举一动,更加令人钦佩。
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至今胡雪岩的神话依然被人们如数家珍,必定会流芳百世。而有的人注定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尽管留下了姓名,但却是骂名,是遗臭万年的骂名。
说起来需要写的太多了,怎奈时间精力有限,只能这样了,等有空了再修改续写。
外加才疏学浅,写的不好,给各位看官带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