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军从之前的“产品经理十条军规”中提炼成的三原则之一。偶然看到,觉得这个简单的公式套用到任何产品价值分析上均十分恰当。用于校验脑中解决方案是否具有用户价值,是否有明显不可克服的障碍。
思路
用户价值=体验差(新体验-旧体验)- 换用成本(新使用成本-旧使用成本)
- 用户价值>0,才会打动用户,才是有价值的产品。
- 体验差=新体验-旧体验>0,才是有价值的产品目标(当然,会有例外),是可以深入去尝试的方向。
- 换用成本通常是>0的,任何换用都是需要用户进行适应的,适合市场的产品通常换用成本是会逐步减低,直至消失的。
举个例子:
滴滴打车 = (主动app叫车-等待路过的出租)- (用户安装app、熟悉软件、克服不信任)
非"换用成本"中,要考虑到的重要因数,打车价格
- “体验差”明显>0,的确是可以尝试的方向,那么接下来就要来降低"换用成本",让"用户价值">0,就是让“换用成本”<“体验差”。
- 初期通过“烧钱补贴”,让用户的"打车价格"下降以拉低“用户安装app、熟悉软件、克服不信任”等等负面因数,保证"换用成本"<"体验差"。
- 那么,这时"用户价值"就是>0,只要是有打车需求的用户都是愿意去尝试的。
- 针对滴滴打车这个产品,用户的“换用成本”是不断降低的,逐渐减少补贴至不补贴甚至打车加价,产品的“用户价”值都>0,那么滴滴打车的商业价值就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其他
但是有些用户的换用成本是无法通过面向大众用户的手段来降低的,比如没有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当然,这类用户也不是产品的核心受众,用户价值<0也是没有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