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传得纷纷扬扬的章子怡与汪峰的离婚,大家觉得,两人不合拍,能走到今天,实属不易。同时有很多人为章子怡鸣不平,觉得章子怡一腔热忱错付了。而主角之一的汪峰,不为所动,离了没什么,高调做事,也高调做人,这些人骨子里的傲慢、偏见与执拗,成了婚姻里的杀手,扼杀了一段又一段的婚姻。
在爱情的世界里,虽有天意在,可更多的是人为。你是谁,你将会遇上谁。爱情里藏着你的依恋与认同。爱情的连续剧里,刚开始是一个人的独角戏,将要为“双人舞”创造开场的机会。在爱情到来前,对爱情的迷茫,实质上是对自我探索的迷茫。
对于刺猬一样的我们,如何去拥抱一只刺猬呢?为什么那么多人会单身?是偶然,还是必然?是自我设限,还是困难重重?《如何拥抱一只刺猬2》这本书中,详细分析了九种单身的成因、表现形式和相应调整方法,以及每种单身模式下主人公的故事。
本书作者段鑫星,是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她荣获省级教学奖励4项,2007年全国首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先进个人,2016年江苏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突出贡献奖。
段老师现有4部著作、4部教材、8部编著作品、15部译作,其中《如何拥抱一只刺猬:恋爱与婚姻中的人格识别、接纳与付出》、《恋爱心理必修课》等作品一直备受好评。
段老师的课程在高校、企事业单位广受欢迎。她开设的心理课堂,坚持线上咨询与线下辅导相结合的模式,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如何拥抱一只刺猬2:你是谁,你就会遇到谁》适合所有憧憬进入亲密关系而不知如何迈出第一步的人,或者在恋爱关系中遭遇问题而感到焦虑的人。本书可帮助大家了解自己,理解恋人,懂得爱情的真谛,去拥抱属于自己的幸福。
四种依恋模式
对于成人年来说,我们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着成熟的思维模式,在自我舒适区域内找到自己的生存模式,让自己变得更优秀,更有吸引力。那是不是每个人都能顺利找到自己的舒适区,并能成功地让自己变更更优秀呢?
答案是否定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说过:“成年人的行为可以从他儿时找到痕迹。”也就是说,童年时代的生活印记,在成年人的亲密关系中藏着他们的童年依恋模式。经多年研究,1987年,心理学家哈赞和谢弗对成年人的依恋模式,以对自我和他人的内部工作模型的积极和消极程度来基础,分解成四种模式。
一是安全型依恋模式。这类依恋者认为自己是值得被爱和有价值的,而他人也是值得爱和信任的。,他们对亲密关系和相互依赖安心、乐观,而且好交际。他们很少焦虑,对于亲密关系方面的表现很少回避。他们对于自己与恋人的关系是积极的。
此类人群在婴儿时期,他们对外界作出的一系列反映,父母都给予回应,他们的内心需要得到满足。他们坚信父母是爱他们的,对他们也是不离不弃的。长大后,他们对于恋人,也是十分信任的,会在一段关系中感到有安全感。对于恋人间做出的亲密动作,如拥抱、亲吻等,他们不会抗拒。
安全型依恋人格是四类人格中最适合经营恋人关系的,拥有此类人格的在恋爱时会营造最理想的亲密关系状态。
二是痴迷型依恋模式。此类依恋模式者,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和没有价值的。但他人是可接受的。他们总在努力赢得他人的接纳,并以此摆脱消极的自我评价,他们对他人的态度比对自己的态度要积极。他们总处于一种焦虑状态,对亲密关系中的亲密动作回避少。但对亲密关系中任何有损此关系的威胁都充满着不安与警惕。他们总是贪婪、妒忌着他们认为比自己好的人。
此类人群在婴儿时期,他们害怕父母随时会抛弃自己,当父母离开身边的时候,他们会极度恐惧和害怕。当父母回来后,他们又会表现得很开心,但同时又会发泄愤怒来表达他们对父母的不满。他们在开展一段恋情时,可能会快速地与另一半确定关系,但同时又患得患失,没有安全感,总会冒出一个想法:“他怎么了,对我这么冷淡,是不是他爱上别人了?”如果发信息,打电话,没有及时收到对方的回复,他会连环夺命CALL。他们占着爱的名义,对另一半产生了过度霸占的压力。他们总害怕被抛弃。
此类依恋模式,以女性为主,男性在这方面的表现不那么明显。
三是回避型依恋模式。此类模式依恋者对自己是挺积极的,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但认为他人会拒绝自己,一般来说,他们会通过避免与他人发生联系来保护自己不受伤害。他们对于亲密关系方面焦虑不多,但对亲密关系中作出的亲密动作会主动回避,甚至不参与。他们很自立,但对亲密关系很漠视、冷漠,显然是个独行侠。
这类依恋模式,被称为“疏离型依恋”。对于他们来说,在婴儿时期,没有得到父母的关爱,对于父母忽冷忽热的回应,他们习惯了将情感需求放在内心,不向父母表达,对于父母的离开与回归,表现也相当冷淡的。他们人性独立,有清晰的自我认知,不依赖他人,拒绝与他人靠近,讨厌亲密关系。在一段感情中,他们表现出的行为和态度都相当平淡的,甚至是冷漠的。他们渴望被爱,但又总是掩藏起来,让人觉得他们是“渣男/女”。
此类依恋模式,以男性为主,女性在这方面的表现较少。
四是恐惧型依恋模式。此类依恋模式的人,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都相当消极。他们可能会因为害怕他人的打印纸春风吹又生避免与他人发生联系。此类人群害怕被遗弃,不信任他人。他们大多数猜忌多疑,害羞,不善表达自己。
此类人群在婴儿时期,内心充满着矛盾,一方面,他们渴望得到父母的爱,当父母离开时,他们会很害怕;另一方面,对于父母表达爱的亲近,他们选择回避,拒绝亲密。长大以后,他们通常表现是,我喜欢你,但当我发现你也喜欢我时,我好像就不喜欢你了。相当别扭的性格。与这类人群谈恋爱,是相当痛苦的一件事。当上一秒他对你爱得死心塌地,可能下一秒,他就对你莫名其妙地发火,叫你离开。
他们怀有强烈的焦虑感,既想得到爱,但又害怕失去,既想获得别人的认可,但又拒绝对方的亲近,而他们自己采取的是排斥、冷漠的态度,他们自己本身就是一个矛盾集合体。
四种依恋模式中,安全型依恋的人适合与另一个安全型模式的人交往,对于双方来说,无论是在一起,或者是分手,都显得风平浪静,自然而然。而回避型依恋的人与痴迷型依恋的人,往往会互相吸引,但又相互折磨,爱并痛苦着。恐惧型依恋的人,一般都有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他与其他三类人群谈恋爱,结果都不太理想,甚至会伤害彼此。
九类单身模式
为什么会单身?为什么这么多人找不到真爱?为什么他们总不能向前一步?明明对动心了,可总不敢迈开那一步?
九类单身模式,为我们展开了单身的原因,期待为大家展开爱的出路。
一是契可尼式单身。这类人群属于“理想化投射”。他们对爱情的所有幻想都投射给初恋,他们的初恋满足了他们对美好爱情的所有幻想。他们总走不出初恋的心理幻想,无法开启新的生活。他们对至真至美或至伤的纯粹感情里失去自我,使他们对再一次获得感情这件事没有足够的信心。
他们追求的是完美的感情,初恋的完美,让他们爱着的是理想化的自己,而不是现实中的自我。他们只活在心中的幻想中,缺乏对现实的联结。
这类人群想脱单,需要走出自我循环的迷宫,打破完美的初恋幻想中。对于镜花水月般的初恋幻想中,走入现实世界中,与现实产生联结,看到真实的自己,再慢慢打开自己的世界。他们只有把自身上那刺猬的刺放下,才会被另一只真实的刺猬吸引。
他们可能是完美型的人格,也可能是回避型的人格,他们可能是痴迷型,也可能是回避型,也可能是回避型模式的恋人,我们在与之关联时,要根据其特点,与之相处。
二是迷茫式单身。这类人群属于“自我投射”。他们的模式并不固定,也并不相同,“母胎单身”既是状态也是结果。他们对爱情没有展开积极的自我探索。他们经常在茫然、不知所措中迷失自己。他们认定没有爱情就没有伤害。他们在爱情到来前,就悄悄地关上了心门。他们经常感到恐惧、焦虑与迷惑,他们不敢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他们宁愿单身,回避型的人格,让他们因害怕而拒绝向前。
这类人群想脱单,必须走出自我闭合的圈层,要做的第一步便是先破壳,如小鸡破壳而出,新生以换来新的突破。他们要勇敢地走出安全舒适区,来接受爱情的风浪洗礼。第二步,他们要向内觉察“我最想要什么”来进行爱情清单排序。最好的生活状态是:一个人时安静而丰盛;两个人时温暖而踏实。迷茫时的刺猬,可以试着伸出头来,勇敢追寻,直到找到另一只刺猬相依相伴。
三是错过式单身。这类人群属于“怀旧式认同”。“好时光永远是旧时光,最好的恋人永远躺在失去的过去中。”他们认为,最好的永远是前任,恋人永远是旧的好,现任总是差了一点点。可这个是永远过不去的坎,他们就活在患得患失的状态中,他们可能是痴迷型的,也可能是疏离型的,过度地沉迷于过去,使他们无法感受当下的幸福。
这类人群想脱单,就勇敢向前吧。只要记住:向前才是真正的出路!错过式的人,像一只一直穿着旧衣的新年刺猬,只有把旧衣扔掉,更换新衣,才能遇到新人,欢喜当下,结伴而行。
第四类纠结式单身。这类人属于“冲突式认同”。他们一直在寻找情感关系中的最优解,以及恋爱中的正确率和准确率。过去的完美主义,让自己活在困苦中,无法得偿所愿。他们既想得到山花浪漫的美丽,又怕随时会发生火花爆发而毁掉一切的美好。
这类人群想脱单,请先看缺点,再看特点,最后锁定优点。多听建议,快拿主意,而不要总是犹豫不决,快速进行得失取舍,最终获得自己的幸福。这类人是一只左顾右盼的刺猬,经常举棋不定,扪心自问时,答案呼之或出。他们只是太恐惧或痴迷而已。
第五类沉浸式单身。这类人属于“自我陶醉式认同”。他们喜爱单身与单身的生活,既不患得患失,也乐得自在。他们觉得爱情是锦上添花的事,自在随性、心不在焉才是他们生活常态。
这类人群想脱单,他们因为具有清醒的自我认识,独立的人格,所以对爱情的态度可有可无的。他们只有更加开放包容,才能迎来爱情之花。
这类人就是一只自由绽放的小刺猬,期待那只可以开放包容的刺猬快来!这类人的依恋模式是安全的,但要他们马上投入恋爱之中,还是有点难度的。
第六类自恋式单身。这类人属于“自我迷恋认同”。只因爱太自我,爱自己甚于爱他人,以至于他们在爱情中拥有极强的心理优越感和优势感。他们认识在爱情中,他们总在付出,而对方总在得到,爱情的天平侧向一方,并不公平。他们往往会贬低恋人,让恋人变得失序。
这类人想脱单,首先要认识到他们需要从迹人的眼睛里看到世界,看到自己,减少自恋,那就容易成为幸福的恋人。他们其中就是痴迷型依恋的人格,只是他们痴迷的是自己而已。
第七类悬置式单身。这类人属于“卡顿式认同”。对于这类人来说,他们在亲密关系中,要么过于清醒或者过于冷静,往往会高不成低不就的。对于爱情,他们并无标准可言,处处充满自我要求,表面是是自洽型人格,实际上只是游离于爱情的边缘,像一只一直在寻找失去另一半的刺猬,遇到的都是不合适的,至于合适的在哪里,他们是迷茫的。
这类人想脱单,那就要深入地探索自己,明确自己在爱情中要什么,从盲目到清晰,从随缘到随心,就会遇到真正契合自己的爱情。他们往往属于恐惧型或痴迷型依恋。
第八类社恐式单身。这类人属于“回避型认同”。这类人群内心最渴望爱情,但因为习惯了回避,让他们与爱情始终隔了一层纱。他们除了心理上的紧张不安,还会有脸红、发抖、心跳加速、不敢对视等表现。这类人他们说是“社恐”,不好说是认知能力偏差。
这类人群想脱单,冒险一试是需要勇气的。大步向前,是他们需要突破的第一步。他们往往将刺收拢在一起,变成一只深深隐藏的刺猬,当遇到温柔而坚定的爱时,他们会慢慢靠近。“社恐人”向前一小步,幸福一大步!
第九类单身是虚拟式单身。这类人属于“偶像投射式认同”。他们将爱情完全投射在自己内心里的偶像身上以追星的形式来获得幸福感。他们沉浸在自己与偶像的爱情里,将偶像想象成完美而且不可替代的,繁花似锦,不及偶像一笑。
这类人群想脱单,首先要从沉浸式的偶像崇拜与偶像完美想象中走出来,他们要将自我价值与真正认识结合起来,进行自我价值确认,将心中完美的偶像脱落下来,回归正常的生活。他们身上带着隐形的刺,只有当他们亮出自己的刺时,生活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总结:
本文先分析了四种依恋的模式,分别是安全型、痴迷型、回避型和恐惧型的依恋模式。当然最好的是与安全型的依恋人群拥有爱情,这种恋爱的模式比较安全,而且容易成功。而另外三类的人群,需要走出自己的圈子,突破原有的局限,大胆地追求属于自己的爱情。向前迈一步,幸福一大步。
接下来,我们分析了可能导致单身的九类情况。每一种情况,他们都有其明显的特征。九类单身,各有各的特点,但有一点,无论哪类单身,他们都总是困在自己或他人的认知中,无法自拔,让他们的认知与现实产生脱离,才导致他们无法看到当下的幸福。
只有更好地认识地认识自己,提升爱情品质,爱情是锦上添花,受情借着爱的名义,成就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