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刚破晓。村民们就已经提着暖水壶推开了屋门。地面白花花的透着寒气,但寒冷并不能影响村民今天的心情。暖壶里的水倒下,烫开了压水井里结的冰块。随着吱呀吱呀声,热气腾腾的地下水被抽到了铁桶里。村子里祖祖辈辈喝的地下水清澈甘冽,看不到一点杂质。刚抽出来的水提到锅屋门口,碗口大的水舀子,一舀舀地往铁锅里添水。一边添水一边盘算着一家人的饭量,感觉差不多了,盖上用棒子皮编织的锅盖。这种锅盖大多是家里的老人在秋收后闲暇时间编织的,闷出来的饭格外香。取出塑料纸包的火柴盒,准备生火。柴草是昨天准备好的。柴是木柴,多是农村常见的杨树、梧桐、柳树、榆树的树枝。草是杂草,冬至后庄家地水渠里总是堆着厚厚的杂草,用耙子耙几下,就能拉上一车。点火要先点杂草。团上一团杂草放在泥砖砌成的锅灶里,火柴划着,含油量丰富的杂草噼噼啪啪着起来了。趁着火正旺,开始往灶里添木柴,一会的功夫,木材开始着了起来。 这些日子,集市上热闹了很多,家家户户都已经买好了今天要用的杂粮。豇豆、扁豆、红豆、绿豆、黄豆、花生、大米、菱米、莲子,其中有些杂粮就是村民自己庄家地里长的。老辈人说,吃了汗滴子砸出来的粮食,身体能生出结结实实的劲。把准备好的杂粮用罩箩在砂盆里淘一淘。漂在水上面的杂粮被罩箩撮起来,撒在院子里面。刚从树上飞落下来的鸡,扑嚓着翅膀也感受到了节日气氛。这个时候水也差不多烧开了,热气从锅盖的缝隙间往外冒着,掀开锅盖,热气一下子铺在脸上。“哗”,杂粮已经被倒进锅里。盖上锅盖,坐在锅门口,继续加木柴,把火挑更旺。这个时候,整个村庄的炊烟已经在这个冬日宁静的早晨弥漫开来,家家户户都忙碌起来了。火在灶里跳跃,水在锅里沸腾,五谷杂粮在水里翻滚。撒进去四分之一汤匙白碱,杂粮就开始慢慢在水里开了花。约摸半个钟头后,开始准备下面汤,下面汤是个关键的活儿,面汤要和的均匀,稠淡适宜,太稠,粥容易成浆糊,淡了,粥成了清汤寡水。直到现在,和面汤还一直是农家人检验过门媳妇是否合格的重要方法。下面汤还要讲究火候,灶里要加足够的木柴,火要足够旺,趁着沸腾的水迅速把面汤倒进锅里,赶紧用饭勺沿着一个方向慢慢地搅动。搅上四五圈,盖上锅盖,继续熬。下过面汤的粥沸腾过一次以后,要赶紧取出或者扑灭灶里的明火,如果再让粥沸腾,粥就会淤到锅外。吃了不疼撒了疼,农家人爱惜着粮食,相信老天爷在看着,绝不敢浪费。灶里只剩下木炭火煨着粥,木炭变成高热量的草木灰继续熬着,这个时候,浓郁温润的饭香从锅盖上传来,不禁令人垂涎。掀开锅盖,香气沁人心扉。粥是红色,寓意着吉祥。杂粮靠在铁锅四周壁上,中间粥上面覆盖着一层厚厚的杂粮油。农家人这时候俯下身子仔细又闻了一下,然后盖上锅盖,品味着粥香,脸上洋溢着朴实的笑容----腊八粥熬好了。
上学的孩子起床了,腊八粥也该出锅了。孩子们添干净最后一滴杂粮,抓起书包跑了出去,临出门还不忘回过头来喊上一声“给我留着,中午回来喝”。送走了上学的孩子,舀起一海碗腊八粥,叨上几根咸菜,端着碗蹲坐大门口,一口一口喝着腊八粥,大黄狗在跟前舔着舌头巴拉着爪子,盯着手里碗。花猫也出来了,来回蹭着脚面,喵喵地叫着---那画面,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