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6.3.1开始,微信取现开始收取手续费。
这事儿应该大家都知道了。大家对此事的反应是一致的——这事儿腾讯不地道,这种收费方式太过于简单粗暴。尤其是当现在连银行这种大笨象都已经知道转账免费的时候,微信这个时候逆天而行的收费,的确是让人浮想翩翩。
最近又传出去腾讯移动支付高管离职的传闻,更加是“印证”了腾讯在支付上面的无力。
但结果真的如此么?腾讯真的是做不好移动支付么?
不如让我这个刚刚入门的半吊子产品经理,做一个猜测吧。
先说一个前提,我们在微信中所看到的钱包金额,只是一个数字,不是活生生的钱。真正的钱,一定是被腾讯拿去他用(投资或者存银行这种),只有当我们需要取现的时候,才会以“准备金”的方式通过银行来给我们。也就是说,当我们把钱放到微信零钱中时,腾讯是不消耗任何成本,甚至可以通过零钱来赚钱的。
这点在支付宝前期也有类似的情况。据说当时卖家放在支付宝里面的钱的利息都非常可怕,具体有多可怕,请自行Google。
也许你会说微信也可以这么走下去,做成另一个支付宝。
但这是不可能的。支付宝天生有支付和交易的属性,加上淘宝背书,支付宝里面留点钱基本是所有卖家的共同作法(嗯,用户要退款,难道直接从银行卡转账?),这是支付宝可以获取巨额利息的前提。但微信作为一个聊天工具,是不具有这些天然属性的,所以用户从微信中取现算是一个常态,毕竟每人想在聊天工具里面存钱不是么?
工具本身的定位,导致了类似的功能不同的结果。
所以微信依靠用户留存的现金来实现收支平衡,哪怕是转入转出的收支平衡都是不可能,或者可能性非常小的。
所以微信不愿意也不承担不了用户频繁的取现手续费的情况是客观存在的。而且从产品定位来看,想从用户零钱这一块变现,对于腾讯来说的确是有点头疼。
所以这就是微信取现收钱的理由?
恐怕不是。我倒是倾向于原本其算盘绝对不是“阻止用户取现,降低腾讯承担的手续费”这么简单。
我倒是更加相信原本微信支付团队是为了完成另一个更大的目标——留存用户现金,以及形成微信生态圈现金闭环。
留存用户现金
在这个之前,先来看一张微信的钱包截图。
从这张图中可以看出来,微信钱包还是提供了不少有用的服务,比如转账、信用卡还款、手机充值、生活缴费等实际操作性和实用性很高的服务,同时也有一个类似于余额宝的“理财通”功能。
想一下这代表了什么?
“除了取现之外,你的零钱还可以做这些事情。”
我相信这是微信钱包最想传达给用户的声音。
在这种声音的背后,可以换成一句话“变取现了,就放着吧。”
这些东西在取现收费前,到底有多少人看过或者用心思考过?恐怕不多。毕竟针对于现金这种硬通货来说,到哪儿都能实现上述那些功能,反正取现不要钱;换言之,得到硬通货的成本近似于0。而一旦获取硬通货需要付出额外的成本时,原本不被重视的功能,就能引起更多人的注意,从而有更高的点击率,毕竟人类本身就是趋利避害的动物,能不付出成本的情况下就不付出,这种心态是常态嘛。
在这种威逼利诱之下,立即取现的用户应该是会有大幅下降,而查看微信钱包其他功能的用户应该是有一个明显的提升(反正我是前者)。
我无法获得微信内部的数据,但是我大致可以猜出在3.1之后,微信钱包中的其他功能点击次数一定是有了非常大的提升——这点有待内部人士确认或者打脸。
微信生态圈现金闭环
再来说现金闭环的问题。还是回归到上面的图片,除了“理财通”功能之外,类似于信用卡还款、手机充值、生活缴费等都是将现金消费出去的过程,如果再考虑滴滴、大众点评、百度糯米、美团以及摆在商家的各种二维码付款这些付费性质的服务,微信当前形成的与支付有关的生态圈其实也蛮大的。
对于用户而言,上面这些渠道就成了如何将“取现就损失”的零钱的最大出口。在这个出口中,有一些是硬性需求,比如信用卡还款、手机充值这些功能,每个用户都能遇到实际的需求。在达成了“用户现金留存”的前提之下,微信生态圈现金闭环还是比较容易实现的。
但这个目标不是完美无暇的。这个目标的问题就是在这个生态圈形成过程中,微信支付如何变现的问题。
对于这一点,恕我能力有限且行业涉入不深,我个人是没有找到形成闭环后,微信支付如何变现的渠道。在当前移动支付依然处于混战的情况下,任何想向商家收费的行为都近似是一种“找死”行为,无论是微信支付、支付宝、Apple Pay或者百度钱包这些,都不敢轻易迈出向商家收费的这一步。对于这些服务商来说,支付平台的忠诚度是存疑的,如果为了某个平台,特别是用户体验没有突破性的情况下,每笔交易或者每个周期内的交易还需要额外的成本,我不知道这个项目是否能立项成功,更遑论上线运营、地推等运营活动。
可能很多人会问,做到了这两点有什么用?
是的,有什么用是个很好的问题。当产品改版(姑且认为取现收费也是改版)没有直接利益时,改版有什么用?
对于微信支付来说,最大的用途是两点:第一降低了用户取现时微信支付承担的成本,第二增加了用户留存现金之后,可以拿去投资从而间接产生收益。
对于第一点,很明显用户承担了一部分成本后,哪怕不是全部,也能极大的降低其垫付金额(有人怀疑1‰的收费是否能cover掉这部分成本。就我为数不多的与银行方面接触的经验来看,以微信的体量,每笔费用收取1‰的手续费是完全可以做到的,甚至连1‰都不用。也就是说,你每次取现,微信可能不仅不要花钱,还可以分一杯羹哦。)
而第二点,暂时看来除了给微信支付跑马圈地之外,很难带来直接的利益,省去不说。
我想说的
- 对于微信收费这个事情,太多人处于悲观的态度。我个人是趋向于中性。对于一个支付平台,取现是一定有成本的,只是各个平台对这部分成本如何清算的方式不同。微信也许只是在探索最适合自己的方式罢了;
- 外界普遍不太看好微信支付,我对此报以乐观态度。连JD这种高价买低价卖都能成为商业模式的今天,微信那5.5亿活跃用户,4亿的支付用户(2015年第一季度数据)终究能变现,只是这个变现的途径怎样还需要拭目以待;
- 感觉微信支付在地推方面明显不如支付宝嘛,很多地方都是有支付宝扫码却没有微信扫码,微信地推要加油啊;
- 不要低估微信产品经理,哪怕是被人诟病的微信支付;
- 那些觉得微信钱包可以照抄支付宝的可以歇歇了,稍微分析一下两者的使用场景,就知道两者在现金留存上的巨大差别了。
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做?
如果是我,我只会做两个改变:
- 不要完全拒绝用户提现,而是以一个较低的频率来允许用户免费提现,比如每月一次、每次1000以下即可。针对微信钱包的场景,在微信钱包中留存大量现金的可能性不大,1000的额度可以覆盖绝大多数的用户了;
- 对于用户的零钱,模仿/抄袭支付宝的作法,自动帮助用户进行投资,有些事情,终归聊胜于无啊。
最后的话
- 微信钱包比支付宝更加适合小额支付,毕竟密码只用输入一次,支付宝还得解锁2次呢;
- 在大金额以及商务来往方面,我推荐支付宝;
- 微信有了直接转账功能后,支付宝的优势被削弱了不止一点点;
- 支付宝还是向着银行的方向去做吧,干掉那些压榨老百姓的国有/私人银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