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首北魏时期的腊八诗里,去探究腊八节的起源和故事。腊八节赏读《腊节》,腊八节快乐!
《腊节》北魏 · 魏收
凝寒迫清祀,有酒宴嘉平。
宿心何所道,藉此慰中情。
今天是腊八节,今天要赏读的诗也与腊八节有关,是南北朝时期北魏魏收的一首《腊节》。
天气严寒,时近腊八。腊八节当天,上自贵族皇室,下至普通平民,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神仪式,全家聚会欢饮。平素对于神灵的虔诚恭敬之心应该如何表达呢?借此腊八节,来抒发百姓心中的情感。
这是一首描写腊八节的诗。早在秦汉时期,“腊节”就有祭祀。周朝以农历十月为一年最后一个月。汉朝以农历十二月为最后一个月,所以后人将阴历十二月称之为“腊月”。
《礼传》说:“腊节在夏朝时称为嘉平,在殷商时代称为清祀,周朝则叫大腊,汉朝改名为腊。”诗中的“清祀”、“嘉平”都是指腊节。
古代腊节要进行五种祭祀。在这一天,要祭祀门神、户神、井神、灶神、以及宅神。上自皇族贵族,下至普通平民,都要全家聚会宴饮。
在唐朝以前,腊节比元旦(也就是古代的春节)更为隆重,而后来,元旦成为盛大节庆,尤其是在明朝和清朝。
将“腊日”定为每年的“腊月初八”,开始于南北朝时代。南朝梁代有明确记载说:“十二月八日为腊日。”于是,腊八这天便成为腊月里重要的一个节日了。后来由于佛教传入中国,腊日在十二月初八,从此慢慢变成风俗。
腊八节为什么要吃腊八粥呢?佛陀原名乔达摩·悉达多,是一个国家的王子,因为看到世间生老病死的痛苦,于是,二十九岁时出家修行,经历了雪山修习六年的艰苦修行,每天只煮一点粗谷碎米或者小麦来吃,饿得不成人形,最终认为这种苦行并不是究竟解脱的办法,于是接受了一个牧羊女用杂米和着羊奶熬成的奶粥,恢复了体力,这就是我们后世腊八粥的由来。后来佛陀在菩提树下开悟成佛。
腊八节既是对先祖的虔诚恭敬,感恩怀想也是对牧羊女供养佛陀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