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沈阳的一家旅馆来了两个“高中生情侣”,要求开一间房。
因为没有身份证,老板将情况反映给了公安机关。
民警火速赶到并将孩子带回派出所,将两个孩子的家长喊来。
看到女儿被人带去开房,妈妈失声痛哭:“平时,我对她管理挺严的,千叮咛万嘱咐不让她和男生玩,谁会想到,刚上高一,她就学会处对象了,还要去开房!”
据沈阳晚报记者对事件的详细采访。原来,这对男女生早恋,当日下午,因为学校有事临时提前放学,于是,男生便提出去开房,女生没有多想,也没有反对,便跟着前去了。
最后,在民警的劝说下,双方家长将各自的孩子带回了家,把可能要发生的恶果扼杀在摇篮中。
作家罗松讲过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关于女孩:
一个步入青春期的高中女孩凌晨才回家,过了几天,父亲约她外出喝酒:“尽量喝,喝醉,爸爸带你回家。”那一晚,女孩醉倒在吧台上。
第二天,她一醒来,就看见了父亲写给自己的一封信:“你记得昨晚喝了多少酒醉倒的吗?一共是两杯啤酒跟五杯角HIGH,记住,这就是你的极限。世界上有很多坏人,我没办法永远在身边保护你,所以才让你知道你的极限,你一定要学会保护自己。”
第二个故事关于男孩:
一个14岁男孩,在书亭看到了一本很喜欢的书,可是身上没带那么多钱,于是就偷偷把书藏进了怀里,不料却被老板发现了,把他扭送进了派出所。很快,孩子的父亲赶到了。
男孩低着头,等待父亲的大骂。但父亲并没骂他,而是对书亭老板说:“他一定十分喜欢这本书,只是因为没有带足钱才这样做的。你看这样行不行,我出三倍的钱买下这本书……”
出了派出所,父亲对孩子说:“人这一辈子都会犯错误。听着,忘记它!不要让它在你心里留下阴影,好好学习和生活,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女儿需要底线教育,儿子需要阳光教育!
对于女孩——底线教育
1、安全底线
女孩天生内心柔弱,她们的成长需要一种叫“勇气”的养料,父母一定要及时给予。让女孩们明白如何保护自己,最大可能地拥有抵御风险、远离噩运的能力,任她们放飞于这个火热而又冰冷的世界时,父母不至于牵肠挂肚。
最近的新闻里,往往有太多的女孩子因为不懂得保护自己而受到伤害,有些甚至被夺走了生命。
毛斌说得特别直接:作为女性,请永远记住,你们在暴力犯罪中是弱势群体,所以女性永远要把自我保护放在人生的第一位,而不是保护他人。
江歌事件令不少人痛心,她为了保护朋友失去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当面对朋友的求助时,江歌的第一反应是帮助朋友,但她忘了一点:
每个人在国外都是孤独无助的,当没有亲人、没有朋友作为后盾时,平安是福,一定要避免麻烦上身。
爱默生说: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善良永恒正确,但一定不要以将自己置于危险境地作为交换。
希望女孩们都能明白:
你要对自己的事情有担当,对别人的事情有分寸;既要相信世界的好,更要明白江湖的恶;命大于理,大于财,大于情,大于一切的一切。这世界好人很多,但坏人同样也不少,请管好你的善良。
2、身体底线
台湾女作家林奕含高中时曾被语文老师性侵。她送作文给他,他就趁机作恶。而十几岁的小女孩一向听话,不懂反抗,甚至还对老师说对不起。
而无法顺从也无法接受的小女孩之后便患上了精神疾病,无法完成学业,走不出阴影。她把自己噩梦般的经历写进了书里,却不敢也不愿告诉父母。
直到26岁,她的书出版两个月后,这个美丽又多才的女孩不堪精神折磨,在自己卧室上吊自杀。
这样惨痛的例子每天都在发生,受害对象往往是柔弱无助的女孩子。
日常生活中我们就要教女孩子,面对侵犯,勇敢说不。如果他人要侵犯你的身体,一定要在第一时间激烈反抗,用最严厉的态度告诉他们“不可以!”,这可能会使你避免遭殃。
听过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
有一个心理咨询者,是性瘾患者,骚扰过很多女性。有一次,他在电梯里遇到一个长得乖巧文静的女生。“你脸上有个饭粒。”他边说边伸手去摸女孩的脸,身体顺势紧紧靠过去。
没想到女孩子一扭头,大声骂了一句“滚你妈的”。他当时吓得都石化了。
为什么一个经常骚扰女性的坏男人,这么容易破功?
他说因为他遇到了太多不敢说话的女孩。在他的印象里,女孩就应该是那个样子,即使她们反抗,也是咬紧牙关,用身体语言去抗拒,这样能激发他更强的兽欲。
坏人在黑暗中最怕什么?
光明。
女孩霸气十足的那声大吼,是一把劈开黑暗,让光明进来的剑。
因此,如果有男生说下流的话或者做下流的动作,要严肃表达你的抗拒。不置可否地隐忍,会鼓励坏人得寸进尺,导致不良的后果。反之,如果他们都知道你很自重,不是个随便的姑娘,就不会那么随便地对你。
我们要让女孩学会坚强、勇敢,同样也要让她们学会防备与机智。
我们也一定要告诫女儿:
千万不要为任何事情出卖和伤害自己的身体,以换求什么好处。
3、感情底线
最近报道的这则新闻:“从香港到吉隆坡,飞行里程2500余公里,大约需要4个小时。数年来,多名中国女性的命运在这条航线上改变。”
两年里,超过20个女生,走上了不归路:因为她们身上被搜出携带有毒品。
在马来西亚的法律里,对于贩毒的处罚最严苛,15克吗啡、海洛因就是死线。可是这些姑娘,带了足足几斤。
一些网友用戾气很重的话,骂她们丢脸、拜金、崇洋媚外。
最扎心的,这些姑娘条件都不错,而且是家中独女。父母疼爱了二十多年的掌上明珠,现在却被关押在铁窗深处,不知明天是死是活。
这些不愁吃不愁穿的姑娘,如果只是为了钱,会去做这种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事吗?当然不是,女孩声称自己是为了爱情。因为爱情,她们替尼日利亚的外籍男友运毒,把自己变成了“人肉快递”。
可是你知道吗?
尼日利亚不仅贫穷,还允许一夫多妻。这些傻姑娘,沦陷在恋爱的炫目光晕中,看不见赤裸裸的生活真相。她们可以替男友去死,男友却说“不认识她”。
现实中,也不乏被爱情掐住软肋、迷失自我的姑娘。迎合对方爱憎,放弃自己的喜好甚至大好前途。命运急转弯翻车,只是因为她拱手把方向盘交给了别人。
爱没有上线,但必须有底线。
愿你爱的真诚也畅快淋漓,更记得守护自己。
4、生活底线
有这么一个故事:
女儿考上大学后,父亲给她寄钱:“1200元够不够?”
女儿回答:“够了。”
父亲又说:“想买什么就买,别亏自己。”
女儿听了,半天不作声。
父亲觉得奇怪:“怎么了?”
女儿说:“室友和我一样,每月家里也是给1200元,但她生活质量比我高,每天都有零食吃,每周都去麦当劳……”
父亲说:“她是不是在打工?你不要去,耽误学习。”
“她没有打工,是在谈恋爱。有一次她约会回来对我说,其实她不喜欢那个男生,只是喜欢他替自己买单而已。她还说我傻,可惜了这张脸,如果她有像我这样漂亮的脸,根本不用向家里要钱。”
父亲放下电话,立即给女儿打了1500元,对女儿说:“从这月起,我每月给你1500元。多出的300元,你可以买零食。还有,如果你恋爱了就要告诉我。我每月再给你500元,作为恋爱经费。请你一定要记住,每次约会,都不要忘了带上自己的钱包。”
这位父亲为什么要这么做?
他在教给女儿一个生活底线——要有经济独立能力。
“如果女人想拥有一份势均力敌的感情,想拥有一个心安的归宿。经济独立,是首先要保证的。”
对于男孩——阳光教育
1、生活教育
巨富李嘉诚,对儿子的教育从来不是让孩子享尽荣华富贵,理所应当做“富二代”。他反其道而行之,对孩子实行穷养,让他们学会自立自强。
现在的孩子上下学,父母都是开车接送的,帮孩子拎书包,舍不得孩子受一点苦。
但李嘉诚,很少用私家车送孩子上学,而是让儿子自己做电车、巴士上下学,更别说拎书包了。
别的孩子回到家里,什么都不用干,都是家里的小祖宗,爷爷奶奶宠着,外公外婆惯着。而李嘉诚则要求自己的两个儿子从小就开始做杂工、做侍应生,到高尔夫球场做球童。
李嘉诚对孩子的穷养,实则是对他们的生活教育。从小培养他们的能力,是让他们懂得通过努力去赢得尊严,赢得真正想要的东西。
这样教育方式,才能避免把孩子养成追求物质享受、奢侈浪费、不懂爱,也不懂感恩的纨绔子弟。
男孩要在未来的生活和社会竞争中取得成功,不仅需要掌握丰富的知识和技能,还要有肯吃苦、负责任的精神,孩子能不能吃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人生成败。
所以,父母就算再富有,也要对男孩“穷养”,不要让富裕的生活和特权毁了男孩。
2、品格教育
曾看过这样一则报道,美国一个小学生因破坏性行为受到停乘校车一周的处罚,孩子只好每天步行上学。有人问他的母亲为什么不用家里的汽车送他去上学,孩子的母亲坚决地说:“不,他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孩子处于成长之中,对一些事情往往没有责任感,因为许多时候他们不知道责任是什么,所以为了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家长可以适当地让孩子承担一下办事情不负责任的后果,教孩子如何去面对并接受这次失败的教训,从中获得成长,这就是品格教育。
比如孩子不小心把别人的花瓶打碎了,那大人先不要插手,让孩子自己去道歉、解决。要让孩子知道,他应该为他自己的过失负责。
首先要杜绝孩子说“这不关我的事”“不是我的错,都是他的原因”这种话。
平时在商量家务事时, 与孩子有关的部分,也可以让男孩参与进来,允许孩子提出自己的想法,如果觉得妥当,家长可以采用,长此以往,孩子觉得自己在这个家里是有地位的,慢慢的,他就会觉得自己应该为这个家做些什么,责任感也就形成了。
3、挫折教育
西安交大博士研究生杨宝德,因为不堪导师骚扰而自杀;武汉研究生陶崇园,长期遭受导师压迫而自杀。最近被这样的新闻刷屏,在惋惜的同时,不禁想:新闻中的这些男孩连死都不怕了,难道真的找不到解决的办法了吗?
说到底,还是因为缺少了挫折教育。
现在有人提出“心理环保”教育概念。教师和家长都需要与孩子建立和谐的关系,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孩子不能直面挫折,主要是因为老师和家长低估了孩子的能力,或者把他们的长处视为短处,让孩子在心理上矮化了自己。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自己首先应该遇事不慌张,不气急败坏,在孩子遇到挫折时,要帮助孩子分析,提出参考建议,要让孩子感到自己并不是孤军奋战。
4、冒险教育
男性荷尔蒙让男孩动个不停,喜欢探索。
在爸妈眼里,他们是整天烦躁不安、调皮捣蛋的臭小子。男孩调皮捣蛋的背后却意味着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与冒险精神。
家长要合理利用这一特点,不干涉男孩的创造性活动,不要给他们过多的限制和保护。无论对孩子来说多难的事情,比如做船模、爬树等,都该先让男孩去试一试,就算是最终放弃,也该是孩子自己的主意,而不是爸妈的阻止。
现在家家户户的孩子都被父母捧在手心,怕摔着、怕碰着。
但教育学家理查德说得好:“缺乏冒险精神的孩子,往往习惯于墨守成规,性格孱弱,又不善创新。”
女儿需要底线教育,儿子需要阳光教育!男孩跟女孩成长过程中需要父母不同的关爱和教育,父母要脚踏实地地引导他们,希望本文对您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