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风言锋语
如果倒退回十年前,我在干什么?我会干什么?如果十年前就像今天一样坚持写作,会不会比现在开始写更有成就感,又或者更有竞争力,更有钱?
可惜人生没有如果,只要想到,学到,做到,任何时候都不算晚。就像我今天才翻开《穷爸爸富爸爸》这本书一样,突然发现自己以前的好多观点都与作者一致,包括作者也一直在书里强调,很多人都知道这一点,但只有他做了。与作者提到的很多人一样,我恰恰缺乏的就是这一点,只想而不做。
我在简书上的第一篇文章《那些年错过的房子》,写的就是自己曾经心仪过许多的房子,都因为高额的房价而望而却步,而这些价格放到现在却已经很亲民,且如果当时看好不放弃,尝试各种方式筹款,也就不会轻易错过。
我们缺乏的不光是眼光,最关键的是行动,想和做之间隔着鸿沟。
谈钱很俗,不谈钱就一定雅吗?不尽然。书中学会不为钱工作一章里提到采访作者的记者,很会写小说,而且是文学硕士,一心想成为像作者一样的畅销书作家,当作者建议她先去学习销售时,她勃然大怒:
“我拥有英语文学硕士学位,我干吗要去学做推销员?我是一个专业人士,即使我需要接受再教育也是为了进行专业上的深造,绝不是为了去当什么推销员。我讨厌那些推销员,他们眼里只有钱。所以,请告诉我为什么我非得去学销售?”
作者为她指出了他们之间的区别:
我只是一个平庸的作家,而你则是一位优秀的作家。我去了销售学校,而你得了硕士学位。如果你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你就既是‘畅销书作家’,又是‘最好的作家’。”
即便这样,采访记者依然不能释然,怒火中烧,扔下几句话扬长而去:
我永远不会委屈自己去学什么销售,像你这样的人也不应该写作。我是受过专业训练的作家,而你以前不过是一个推销员,这不公平。
可事实是,恰恰是推销员出身的作者,推出的《富爸爸》系列畅销书一本接着一本,赚了个盆满钵满。
一直以来,读书人都自视清高,这本没有错,错就错在只会清高,而不懂得销售自己。君不见,本书作者罗伯特·清崎、郭敬明、韩寒这些作家,都凭借写作过上了财富自由的生活,同样是写作,为什么他们就可以获得耀眼的人生?
如果她能努力学习销售的技能和有关市场的知识,她的收入就会显著增加。如果我是她,我一定会去学习一些有关广告文案和销售方面的课程。然后,我会去一家广告公司找一份工作。即使这样做会使收入减少,但我能学到在成功的广告中运用的“用几秒钟交流”的技巧。我还会花时间去学习公共关系这一重要的技能,以便通过免费的公关来赚取数百万美元。然后,利用晚上和周末来创作。如果她能够做到我上面说的事,她写的书就会畅销,并且,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一位“畅销书作家”。
这无疑给我上了最现实的一课。长久以来,我都排斥销售,也给自己一直冠上了不会销售的标签,就是那种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
有时我也会问自己:“你终日忙碌的目的是什么?”这样辛苦地工作到头来究竟是为了什么?未来的日子又会怎样呢?
生活就像去健身房,最痛苦的事情是作出锻炼身体的决定,一旦你过了这一关,以后的事情就好办了。有很多次,我害怕去健身房,但是只要我去了并开始运动,就会感到非常愉快。健身之后我总是很高兴,因为我说服了自己坚持了下来。
看了这本书,我也开始说服自己,尝试学习销售和推销,了解之前不关心而且排斥的东西。
世界上到处都是有才华的穷人。在很多情况下,他们贫穷、财务困难或者只能挣到低于他们应得的薪水,不是因为他们已知的东西而是因为他们未知的东西。
要想真正富有,我们既要不吝付出也要学会索取。
在我的一生中,每当我觉得有什么需要,或是缺钱,或是需要帮助时,我都会想一想,自己心里要的到底是什么,然后首先为此付出。一旦我付出了,就总是能得到回报。
这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坚持的写作,书中的建议很值得我用心思考:
1.停下你手头的活儿
就是先停下来,评估一下你的做法中哪些有效,哪些无效。不要做那些无效的事情,找一些有效的事情去做。
2.寻找新的思想。
经常到书店搜寻提供独特的、与众不同的主张的书,尤其是以前不知道的。
3.开始行动!
找一些做过你想做的事情的人,请他们和你一起共进午餐,向他们请教一些诀窍和技巧。
4.参加辅导班并购买相关磁带。
寻找让自己感兴趣的辅导班,学习这些课程,才会变得富有,不用出去辛苦地工作。
5.提出多份报价。
做买卖就是一场有趣的游戏。你提出报价之后,可能对方就会说:“成交。”
其实书中提到的方法并不止这几点,无论传授多少方法,最重要的是“做过”和“去做”。在自己得到财富的回报以前必须先行动。
让金钱为我们辛勤地工作,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更轻松、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