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到底是什么?简单的二字背后却牵扯了庞大的东西,想要用文字总结并传递出来,实在是一件困难的事。写作是一种降维输出,把网状的思想,线性的表达。而如今我要把“认知”线性的表达出来,我自己就必须升维到认知的上一层,才能反过头来输出线性的文字。仍在学习与探索之中,下面分享一个自己在星球上的一个问答,我问别人答,观点不一定正确,毕竟观点只是从一个角度去观察而得出来的结论,但既然一个点看不全,那就从多个点看,盲人摸象,从不同的地方多摸几次,虽然摸的不完整,起码知道自己的一叶障目,甚至摸得多了,时间长了,象的形象就出来,不一定完整,像总比没有好。目前已知的确定的几个关键词,概念,接近,感知,产品,好的不啰嗦了,直接看问答。
提问: 目前说起成长,最火的联想词是认知升级,大家能在很多场所听到“认知”以及“认知升级”这两个词汇,但经过我去各种百科(百度百科,维基,mba)认真研究回来后,我仍旧搞不明白,反而更晕了
“认知”究竟是什么啊?
“认知升级”描述的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行为呢?难道我头上真的有我看不到的等级显示,随着我学习越多,经历越多,他就level up up up吗🤔 。希望能得到各位大神的真知灼见
我的观点是,认知真的就是打怪升级level up up up的。下面具体解释一下。
在说认知之前,我们先聊聊KPI。我是KPI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的鼓吹者。这个KPI不是说管理里面给下属定级的KPI,而是说你做一件事情,一定要有一个定量的指标来衡量,否则做得好自己也不知道,做得差也不知道哪里差了,如何改进更无从谈起。举个小例子,小明觉得最近手头比较紧,于是决定开始省钱。从KPI的角度出发,比较理想的情况应该是,小明通过微信把每一笔开销都记下来,周末统计本周可以避免但还是花出去了的消费有多少,然后用这个不应有的消费作为KPI。如果这个花销减少了,就说明省钱有了成效。如果花销增多了,就可以具体分析到底是哪些东西上面尤其没有自控能力,然后给出改进措施。
为什么我们要说KPI呢?这是因为认知升级,升级的就是衡量认知的KPI。我们用职业发展的角度来具体看看。
当你刚毕业,进入一家公司的时候,这时候最关注的是把老板交代的任务按时按量完成。这时的KPI主要是完成任务的时间,有多少work items是能够按时完成的,然后随着工作的熟练,这个比例会逐渐上升。
在到达一定熟练度以后,你就有余力去关注其他的问题了。首要任务可能是如何做得更快更省力。这个时候KPI就从“给定一件事情A,在老板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的比例”变成了“给定一件事情A,能在多短的时间内完成”。改进的方法是向前辈取经,自动化等等。
但在这个阶段,你最关心的问题可能还是如何做一件事,而不是选择去做什么事。在经验更丰富了以后,你可能会开始探究,到底什么样的工作内容能给你带来更大的成就感,能给老板带来更大的收益。这时候KPI就又改变了。
在你以后变得更成熟,从implementer到manager到executive的过程中,你的KPI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而且这个变化是越来越“好”的。它需要更多的熟练度和背景知识,你的KPI完成的好坏也会影响更多的人。我觉得这就是所谓认知升级的核心。而与此同时,你的头上真的也有一个等级。因为你关心的事情,你的KPI(乃至有没有KPI)在举手投足,谈论一件事情的时候都会显露出来。而这是相当容易被看出来的。当然,人生不是一个线性的东西,人也没有高低之分。认知的KPI也是一样。领域不同往往不可直接相比,但在同一个领域内的确是有认知升级这样的事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