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没有比李小龙更受西方人追捧的东方偶像了。一个没有丝毫偏见,乐于与不同人种、宗教阶层者搭上桥梁的人;一个目标不在富有或成名,而在于完成高品质工作(虽然工作完成后而获得财富和声望,但那只不过是副产物而已)的人;一个绝对有信心“我绝不会说我是天下第一,可是我也绝不会承认我是第二”的人;一个非常务实懂得“光是知道是不够的,必须加以运用;光是希望是不够的,非去做不可”的人......我们叫这个人为李小龙,加上定语就是,“20世纪二十大偶像人物”之一——这是美国《时代周刊》所加。我们更愿意加上的是,美国影坛上跃起的第一颗中国巨星,功夫之王、武之圣者。
《时代周刊》还进行了一番颇有点像中国章回体小说中的情景的描述:“如果你看到一个身影飞旋在空中,一瞬间把两个恶汉踢的昏死过去,然后又见两个飞拳,另外两名恶汉也应声倒地,你知道那是李小龙来了。“
李小龙也说过这样的话,随着时间流逝,英雄人物也和普通人一样死去,会慢慢地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而我们还活着。我们不得不领悟自我,发现自我,表达自我。李小龙果真在自己很短的生命旅程之中,就如此去履行了。人们对李小龙的怀念和对另一个文艺人物歌星邓丽君有些相似。有永远的邓丽君就有李小龙。没有李小龙就没有现在的成龙、李连杰问鼎国际;没有李小龙,港台地区动作片可能仍然停留在地区性的拳打脚踢;没有李小龙,许多外文字典里或许也不会出现这样一个新词:”功夫(Kung fu)“。在不少外国人心目中的功夫就是中国武术,李小龙也成了功夫的化身。
这个本名叫李振藩的功夫明星出生在美国旧金山,幼年时身体非常瘦弱,他父亲为了强壮儿子的体魄,在他7岁时教他练习太极拳。然而这一练,便练出了意外收获。1948年,李振潘首用艺名”李小龙“在《细路祥》片中演出。另外,他还曾用过”李龙“、”小李海泉“作为自己的艺名。不过,让”李小龙“这一名号名扬天下的,则是由于他在60年代的异军突起。1961年5月,他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华盛顿州立大学,主修哲学。1962年4月,他在西雅图唐人街拥有了第一间”振藩国术馆“。1963年,他又出版了《基本中国拳法》及创立截拳道拳法。
无疑,1964年才是李小龙个人历史上至关重要的一年。这一年的8月,他参加了加利福尼亚州举办的全美空手道比赛,当时年仅24岁的他横扫所有对手夺取桂冠。同月12日,他与琳达(Linda Emery)在西雅图结婚,完成了自己的终身大事。他眼见着就要走向自己的鼎盛时期。随着儿子李国豪(Brandon Lee)在1965年2月1日出世,做了父亲的他更加地奋力。在1966年6月,他在福克斯公司的电视《青蜂侠》中饰演助手加藤一角,并由此一举成名,开始私人教授好莱坞名人,如史蒂夫、麦昆及罗曼波兰斯基都成了他的功夫弟子。他还在洛杉矶唐人街开设第四间”振藩国术馆“。1967年8月,他把自己的武术定名为”截拳道“(Jeet Kuen Do)......不能不说,60年代为他在70年代全面勃发做好了奠基。于是观众才有机会在荧幕上看到了这些影片:《唐山大兄》(1971)、《精武门》(1972)、《猛龙过江》(1972)、《龙争虎斗》(1973)以及《死亡游戏》(1973).
也许这是一个家族难逃的命运作怪。李小龙在32岁那年离奇去世,死在香港女影星丁佩家中,医院报告说她死于脑水肿,一种处方止痛剂导致的罕见性药物反应。而子承父业的独子李国豪也投入好莱坞,却于电影《乌鸦》的摄制过程中,遭枪击意外身亡......只留下父子难了迷踪。而死后的李小龙却更加引人注目。1979年,美国洛杉矶市政府将《死亡游戏》的开映日即7月8日定为“李小龙日”;1986年,获德国汉堡大学选为“最被欧洲人认识的亚洲人”;1993年,美国好莱坞名人大道铺上李小龙纪念星徽,并获香港电影金像奖大会颁发“终身成就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