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完无条件养育之后,我们的家长比以往更加的有耐心,孩子哭闹或者发脾气的时候不会像以前那样去指责孩子或者跟着一起生气,而是会先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然后再给孩子耐心和安慰,最后和孩子一起讲道理,孩子知道下次面对类似的问题该如何处理。但是问题来了,当孩子通过哭闹的方式求关注成功以后就接二连三的使用这种方式来获得家长的关注,而这种情况并没有随着家长的持续关注而改善,最后搞的家长心力憔悴,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
在这里需要家长区分两个概念:过度关注和适度关注。在过度关注的行为中,孩子有一个错误信念:得到家长的关注就代表我是有价值的。所以当他看到家长围着自己团团转,为自己着急的时候,他会有很大的满足感。抱有这类观念的孩子为了让家长关注他们,会采用各种有创造性的手段,比如哭哭啼啼,恶作剧,拖拉行为等等。学过无条件养育的家长,面对孩子的这些行为,如果采用一味的去迎合,反而会强化这种过度关注的行为,同时也导致家长身心疲惫,那我们该如何去破呢?
在进行调整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个理论,它是由阿德勒提出的:所有行为的目的是在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孩子在寻求关注的过程中找到了归属感,但是他错把这种归属感等同于价值感,因此在孩子追求关注的过程中,忽视了价值的创造,造成过度关注的局面。
因此当家长面对孩子过度关注的行为时,我们不是去一味地过度迎合,而是应该看到孩子当下行为的需求是什么。比如一个孩子总是不厌其烦的问家长为什么,包括一些他已经知道的也要问。这时家长应该看到孩子已经不是为了获得知识而去问问题,背后可能有其他的原因导致了他这一行为,通过观察发现,孩子是喜欢看到家长为了让他学到新知识而饶有兴趣的解答他的问题,或者去查资料。他会把这种关注当作妈妈是否爱她的标准。当家长识破了这种需求之后,我们需要停止对他的过度关注回应,而是应该坐下来跟他好好谈一谈,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理解孩子对于关注的需求的同时引导孩子去通过创造价值来获得内心需要的满足。比如通过寻求合作或者照顾他人需要来获得更高层的心理需求的满足。比如妈妈现在需要一些时间来完成工作,你能不能自己玩一会儿,给妈妈一些时间呢?这时孩子会觉得自己可以通过照顾好自己的方式,来给妈妈创造价值而不是通过一而再再而三的呼喊妈妈来关注自己。
如何去区分孩子的需求是过度关注还是适度关注呢?有几个标准大家可以参考。
第一,需要觉察孩子的行为要求是什么?
第二,如果家长不帮忙,能否独立解决?
第三,家长的回应能否让孩子觉得自己是一个有能力的人?
相信通过问自己这三个问题之后,你的内心就有了答案。
家长抱怨孩子不愿意做家务或者老师抱怨有的孩子只会通过调皮捣蛋的方式来取得他人的关注,这两者看似不相关,实际是有着相同的原因的。当孩子通过做家务,为家人提供舒适的环境,他是可以获得价值感的满足,但是问题在于如果归属感没有得到满足,又何来创造价值的动力呢?当孩子感觉到自己是被爱的,他才会有去创造价值的冲动,而如果一个孩子在家里面感到很压抑、不被爱,他又何来的动力去创造价值呢?同样的,我们老师会抱怨孩子,你就不能通过正当的途径来获得老师的关注吗?但实际上,孩子对于班级如果没有归属感,或者老师对他的关注没有符合孩子的心理预期,那么孩子也是没有动力去创造价值的。这也符合教育理论中的一个观点:孩子好的感受才会有好的行为。当孩子感受到了归属感之后,他才会去愿意去实现自己的价值。这也是为什么当孩子感受到爱以后,他的那些坏毛病都会消失的解释。也是为什么我们呼吁家长要关注孩子的优点,而不是抓住缺点不放。因为没有了好的感觉,也就没有所谓的价值创造。而那些因为在羞辱或愧疚的情绪下而去创造的价值,会以牺牲其心理健康或持久的创造动力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