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一看,这是要提倡杀生,其实我们今天说道的与国家自然动物保护毫不相干。
余秀华和她的诗火了,对于此事我们虽然已经见怪不怪,但火爆网络的这种现象引起了不少人更多更深层次的思考。我看了很多文艺、理论界专家学者的分析,可谓百家争鸣各有论断,但终其一点:她不是空前,更不会绝后,此种现象的出现是一种必然。
每到春节临近,央视晚会的热议见诸于媒体报端,多少年了,花絮、爆料提前半年就会被炒得沸沸扬扬,把全国观众的胃口吊的十足。但晚会一旦结束,从凌晨开始,各种批评夹杂着人们的失望又会翻江倒海一般在各网络媒体引发狂轰乱炸。这也倒是预料之中,这几年我们也是司空见惯。说起春晚,给我们留下印象深刻的也不是没有。
1983年,央视第一届春晚亮相。当时没有专门的主持人,马季、姜昆、刘晓庆等成为首届春晚的当家主持。整台晚会布置简洁,笑声不断,台上台下和谐互动,“宇宙牌”香烟犹在耳边,《乡恋》更是经典中的经典,想起当时看到的那种前仰后合、情不自禁鼓掌欢呼的喜庆场面,那种围桌团坐说唱穿插的不加修饰,看着就亲切、自然、流畅,可能是因为经典所以难忘,但这种原汁原味的艺术再现和他们质朴的表达方式完全吻合了家庭团聚天伦之乐的春节诉求。
弹指一挥间,三十多年过去了。央视春晚年年出新,力求首创,但华丽的表象始终无法取代晚会的实质内容。作为主流媒体和影响来讲,央视春晚难度不小,但如果仅仅追求创意、变化形式、迎合时尚、普及潮流,这肯定是不够的也违背了央视作为国家主流媒体开办晚会的意义。
听说陕西相声演员苗阜、王声要上春晚,我就搜了他们曾经在央视元宵晚会演的《学富五车》,这节目源于他们相声大赛的成名作《满腹经纶》。对比一看,天壤之别。参赛的时候,他们无所畏惧,初生牛犊,索性一搏,正如评委当时所言:包袱不断,一气呵成,看得透不过气来,过瘾。再看央视元宵晚会上,意境迥然。可能他们顾虑多了,但我相信这是导演们改编要求的结果。不仅内容枯燥,形式呆板,而且包袱生硬,牵强附会,大同小异的一个相声段子到这里变得索然无味。
这到让我想起几年前的一些文艺访谈录。本来都是一些从地方选秀、推荐和遴选出来的好节目、好段子,当初表演效果不错,有的小品笑爆全场。到了央视送选,为了所谓的适应晚会需求,迎合领导意见,配合导演要求,删减、更改、东拼西凑,好端端的作品被搞得面目全非,有的甚至回炉打造,好好的一个文艺作品倒成了晚会的牺牲品。怪不得,很多演员如今不愿意上晚会了,都说累,我感觉他们最主要的是不想受那折磨了。
出于保护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需要,国家组织专门人员和力量在全国范围内发掘原生态的文化传承,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可是往往能够评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却很难得以发扬光大并广为人知。都说好的东西,为什么会被雪藏呢? 中国就有这么一个怪圈。一些好的东西除非因人或因事方能做到家喻户晓,一些好的文艺作品概莫如是。于是,很多演艺界人士煞费苦心争取名额,为博得春晚一席之地而不惜放弃自己的艺术主张。但在春晚的表现却不一定代表他本人的最高艺术水准,而他却能因此出名,为以后的演艺生涯打开通路。这种变味的艺术道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春晚的质量,也影响着一些演员的人生态度和对参加春晚的本身意义,假唱就是此事衍生出来的一种赤裸裸的表现形式。
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演员演出过程的再创造,临场发挥等,你不能面面俱到一丝一扣都给他严丝合缝地规定死了,你用自己的臆想猜测来揣摩大众的欣赏标准,这是天大的笑话,其结果可想而知,怪不得有人说晚会现场鼓掌喝彩也得有“托”。
国家的改革开放,最初也只是“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并且在推行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一再强调“步子迈的再大一点”、“胆子再大一点”,而不是说三道四、条条框框。既然想发挥他的独特优势,就要有创新,有破有立,有新颖的东西存在,摸着石头过河,而非循规蹈矩,当头棒喝。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野草的坚韧,也是厚积薄发的奇迹。百家争鸣,方有百花齐放的文化盛举。我们传统文化的璀璨和那些学说创始人以及大师级的人物出现恰恰是在社会转型时逢乱世之秋,不加苑囿的学术氛围反而催生了彪炳千古的文化流派和学术大师,这是很值得令人思考的。我们不是在鼓吹乱世出英雄,而是说思想的包容和相对自由是文化大发展出现精品艺术的前提,没有这种开放、包容的土壤,创新型、突破性的艺术作品很难出现,纵使出现也会在否定质疑声中自生自灭。
高手在民间,我们呼唤草根文化,呼唤原汁原味的精品力作,就是要挖掘发现最底层最真实的文化因子,生活需要阳春白雪,也需要雅俗共赏的下里巴人。那种未加雕琢,线条粗犷,真性情,有血性的艺术原创,不是精品,也会是精品的来源。艺术的源头在于生活,不重视源头的开发,而一贯的千篇一律,那就是吃老本,就是换汤不换药,所谓的创作也就是闭门造车。这也就难怪经典不再,传世佳作罕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