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古尔浪洼
这个话题纯粹是昨天聊天聊出来的,我觉得很有价值,所以在这里单独写篇文章,谈一谈。
最近我们成立了得到VIP群交流群,在这个群里的,都是花钱订阅了“得到”的朋友,大家聚在一起,是想利用得到允许的知识分享红包(也就是一个人订阅了,可以分享给10~40个朋友看),多学点东西。
这样既尊重作者的劳动、付出和得到的版权,又降低了大家的订阅费用,还大大降低了大家获得知识的门槛,拓展了大家获取知识的范围,提升了大家输入知识和信息的效率。
特别是我自己,因为对新开的栏目《熊逸书院》感兴趣,还尝试组织进行了一次众筹,有69个人参加。于是,作为回报和答谢,每天除了分享《熊逸书院》的内容给大家之外,我还额外整理了“书院”中提到的参考书籍,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在群里讨论和交流学习心得的时候,大家就谈到了学习和知识输入的问题。我的观点特别简单和明确,就是:尽量不要看视频,听音频,而是采用阅读(文、图)的方式来学习。
这个观点在群里引起了大家的反响,有人反对,有人赞成。因为每天上班达十二个小时,在白天我根本就么有时间来参与讨论,晚上也是匆匆忙忙上去聊了几句。但我觉得这个话题其实非常有价值,因此今天早上我特意整理一下思路,稍微展开谈谈我的看法。
1、为什么我提要多采用阅读的方式来摄取知识
原因很简单,阅读是一种主动的知识摄取行为,人处于主动状态,相当于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没有任何多余的动作与浪费。
例如,习惯看文字、善于读书的人,往往都能快速捕捉到知识要点,一页纸,可以一眼扫过去,就可以辨识出知识要点或自己的关注点。因此,他只需要提取需要的要点就行了,那些铺垫性的表达,他其实不需要。这样,他就不必在自己不需要的部分花精力和时间阅读,只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关注的部分就行了。
有些文字表达容易产生歧义,或者需要读者通过理解还原成图形图像理解的表达,直接看图,效果可能会更好,有时候看一眼,可能会胜过好几页文字传达的内容。所谓一图胜千言是也。
而听音频和看视频的话,你就无法做到这点,你只能按照作者(讲课人)表述的顺序去听。而且因为是讲,因为听觉获取知识的特点,往往需要循序渐进去表达,表达的人可能会讲很多你其实已经知道的知识和信息,这些信息即使你不需要,可是,你却不能像读文字一样跳过去,只能被动全部听完。
比如他讲了90分钟的内容,其中新鲜的内容(也就是你不知道的内容)可能只占了10%~20%,他讲不到重点的时候,你就听不到重点,你只能等他讲完,再在他讲过的东西中分辨和提取你需要的那10%~20%内容。这就相当于多耗费了80%~90%的时间去学习自己不需要的内容。
在这种学习过程中,人摄取知识是处于完全的被动地位的,这不但降低了自己的摄取效率,还需要额外的精力去剔除自己不需要的内容,提取自己需要的内容,流程和时间被拉长了,学习的时间相当于被双倍乃至十几倍、几十倍拉长和耗费了。
这就是我不赞成用音视频学习,而提倡尽量用文字与图片阅读的方式学习的主要原因。
2、音视频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先说音频。
我认为音频的最大好处是解放了你的眼睛,只占用了你的耳朵。因此,音频是适合于需要眼睛,但不需要耳朵的时候学习。简单的说,就是条件允许一心二用的时候可以采用音频。
如果是在工作中的话,一边忙手头的工作,一边听音频学习是不现实的。大多数时候,音频学习,其实更适合于上下班通勤的时候听。比如坐地铁、公交、高铁、开车等等。
我就常常在坐高铁上班的途中听音频课程,这样人又不累,时间又可以充分利用,还是非常好的。但这种时间相对较少,大部分时间,还是需要阅读才行。
就我的经验而言,开车过程中其实是不适合于听知识密度高的课程的,只适合于听一些消遣性的东西,或者知识和信息密度比较低的课程。我就曾经因为开车听课程,好几次错过要出的高速路口,而且因为开车其实也是个需要精神高度集中的事情,真正能听进去的东西是很少的。所以,为了安全考虑,开车听歌可以,学东西我建议还是算了吧。
再说说视频。
如果是能用文字阅读就能解决的内容,我基本上不建议采用视频,理由在第1条中讲了,不赘述。
那么什么课程一定要去看视频呢?就是那种用文字和图片怎么表达也表达不清楚的内容,或者一些警示性的、需要给你留下强烈视觉刺激的内容,不得不采用视频课程学习时,我才看视频。
比如,绘画教学,比如影视教学。
我记得以前我看过一个叫周传基老头讲电影知识的,比如电影中的蒙太奇镜头应用,这种微妙之处,确实是靠文字和图片无法传达出来的,只有用影视镜头才能准确传达,所以类似的知识,我认为可以采用视频的方式去学习。
除此之外,采用音视频,大无必要。
3、要想高效输入知识和信息,用对工具大为必要
什么工具?
硬件工具,肯定是电脑,手机。这个我其实不用特别提,因为这两种工具对于现代的职场人来说,是必备工具,离了这两样,简直无法学习和办公。
我要说的工具,更多是指软件工具,比如印象笔记、有道笔记、百度云盘、CS全能扫描王、ABBYY FineReader之类的工具。
为什么是这种类型的工具?首先,这些软件工具是跨平台的,可以在电脑、手机、Pad等各种硬件和平台上应用。这样就解解决了自己寻找合适的软件和工具转换获取信息的难度问题,大大降低了在选择合适的软件上花费的时间。
以印象笔记为例,几乎可以在上面存储任何你需要的资料,比如音频、视频、图片、文字等等。然后,你只要记得同步就行了。这样,即使有一天,你出差的时候没有带电脑,用手机就可以打开看到你需要的资料。
而百度云盘这类的工具,则可以装得下更大容量的内容。比如我的百度云盘,有5T这么大,几乎装下了我所有学习、娱乐、参考用的资料。即便是我的办公文件和资料,我也全部存放在里面。
这样,即便是我出差的时候,客户忽然需要我提交打印装订版的商业策划书之类的“大部头”东西,我也不怕,我就在下榻的酒店下载后交给商务中心帮我打印。至于学习资料的获取,就更方便了,可以随时在手机上打开客户端看视频听音频,或者把某些重点的文字资料下载打印了学习用。
至于我为什么提到了CS全能扫描王和ABBYY FineReader呢?CS全能扫描王,可以随时用手机拍下我感兴趣的文字类内容,顺手上传到百度云,然后我每周会抽点时间,用ABBYY FineReader转换成可以编辑和复制的文字版。其实不独是我自己拍摄的,任何以图片类,或者包括纸质类的文字资料,当我觉得有必要或者需要转换成文字版引用时,我从不一个字一个字敲进电脑,而是咔擦一下,用ABBYY FineReader转换成文字,在OCR文字识别方面,ABBYY FineReader绝对是神器。
当然,好的软件不止我提到的这几种,我只是举一些我觉得有用和有价值的软件供大家参考。更专业的软件和需求,大家完全可以去看相关的专业资料和介绍。
4、建立自己的高效信息识别和知识提取系统
在第1条中我就提到了尽量采用文字和图片阅读,不要用音频,不仅仅是因为文字和图片识别的输入效率高,还因为文字识别方法,在进行一定的学习和训练后,可以将任何信息提高并转化成图像式阅读。
也就是说,不管是专业书籍、普通书、杂志、微信公众号上的文章、得到收费专栏的文字,乃至广告和传单,在大脑接受的时候,都可以统统转化成用眼睛扫描式捕捉和接受。
很多人在接受文字类信息时,是用一个字一个字,一行字一行字提取和接受的,这其实是一种非常低效的方法,不可取。
如果要高效接受的话,必须把信息以文字输入式提升成影像输入式。何为影像输入?就是指采用类似于复印和扫描的模式,用“看整体”和“有问题意识”的方式,将文字表达变成观点、整块资讯和知识模块捕捉并组合在一起存储在自己的脑海里。这样,你获取到的知识就会以一个整体存在的,而不是碎片化的信息,因此不容易遗忘掉。
当然,从文字一行行阅读上升到这个影像式输入是有一定难度的,需要进行长期的训练才行,但相较于你日复一日低效阅读,我觉得花点时间有意识训练自己,或者付出一点学习费用去学习一些专业的速读和影像式阅读和存储知识的课程,这种投资还是值得的。
因为每个人的阅读特点和使用工具的特点是不一样的,但无论如何,我都建议你根据自己的特长和自己的使用习惯,形成自己的信息识别和知识提取系统。这个系统是独一无二的,是只适合于你的,而且一定是高效的,即便是你像我这样试图表达出来,也可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有些东西,实际上是无法完全通过学习得来的,而是需要不断的应用和体会,各种单个的技能慢慢组合,并最终融为一体,成为自己独有的知识获取系统,才能发挥出价值。
今天因为时间的关系,关于这个话题,我就谈到这里。以后有机会,我再系统展开谈一谈。也欢迎大家在后台和文章后面留言讨论和介绍一下自己的经验,我们互相学习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