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晴
曾经朋友哭着看完电影《一九四二》,然后推荐给我。
我想电影应该很感人,便以一种大无畏的心态自己躲屋里看。
我以为我也会像她那样深情痛哭,事实上没有。
电影结束,我什么话也不想说,喉咙发紧,感觉有千斤重的石头压在心头,叫我实在难以放下。
这部获得多个奖项的影片实在没有勇气看第二遍。
每看一次,不仅是对历史血淋淋的剖析,更是对自己精神的洗礼和控诉。
因集体活动,有了第二次观影,依然感触颇深。
上次的悲叹心有余悸,于是我跳过了几个正视死亡的镜头,但影片却在我心里上演。
东家老范舍不得钱财,却害得儿子丢了性命,于是带着一家人走上躲灾的道路,谁知,辗转途中,国民党军人抢走了粮食和钱财,一无所有的一家人正式加入逃荒大军。
逃荒的人们一个个在我眼前倒下,范东家和瞎鹿两家人在死亡线上挣扎,到最后只剩下孤苦伶仃的一个人。
粮食问题是一切问题的根源。
因为没有粮食,吃饭问题引发了东家和佃户的血拼;
因为没有粮食,无数家庭走上逃荒的不归路;
因为没有粮食,三百万河南人客死他乡;
因为没有粮食,政府、军队、人民形成难以解除的隔膜;
因为粮食,战争更加惨绝人寰。
生命如此脆弱,每时每刻都像是在刀尖上行走,即使小心翼翼,意外依然难以躲避。
瞎鹿去追驴子被日本兵按进开水里,栓柱因为捡了国民党军队的一顶军帽就被杀害。
厨师老马落得给日本军队做伙夫。
日本厨师仗势欺人,拿尖刀插起一块肉喂老马吃,以验其诚,更是为了表演、为了取乐,为了展示内心中扭曲且邪恶的优越感和强者姿态。
手无寸铁、食不果腹的老马,又没有强大国家做支撑的千百万中国百姓,在日本屠刀面前,有选择权吗?
倘若不从,不免一死,倘若想活,就要顺着日本人的心情。
此时,他内心对祖国能怎样表达热爱呢?
落后就要挨打,此时,这个道理深深印在脑海里。
电影处处有对比,常常镜头的转换就把对比和差距鲜明且强烈地抛给众位看客。
城墙外,饿殍遍野;城墙内,歌舞升平。
城墙外,路有冻死骨,冰冷,黑暗;城墙内,朱门酒肉臭,喧嚣,燥热。
河南此次大旱,据政府统计,饿死1062人,实际却有三百万人,这是多么庞大的数字。
政府腐败到了何种程度,可以草菅人命,隐瞒不报?
仅仅靠李培基这样一两个良心官员是难以改观的。
一次小战役,日本亡八百人,国民党亡五千人,日本以六万兵力打败国民党四十万人的集团军。
军队无能到何种地步,可以将国家领土拱手相让、不战而退?
我无意批判或赞扬哪方,只是惊诧粮食何以造成如此血案。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我是个环保主义者,光盘行动是我一定也一直在做的事,以此来维系我对粮食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