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中秋节,我脑袋里蹦出的几个词就是:团聚、月亮还有美食。
一、幼时的月亮糕
说到美食,你有没有吃过一种叫做月亮糕的食物?
用糯米粉做成,如月饼般大,但比月饼薄,中间画有嫦娥奔月的图案,上部穿了个绳,可以挂在孩子的脖间。味道嘛,应该有点甜。在我小时候,这应该是孩子们最喜欢的食物。我们时常围在代销店的柜台前,眼巴巴的看着里面的糖果和糕点。是的,80年代初的小卖部,还不叫小卖部,叫做代销店。虽然月亮糕按今天的标准来说,是三无产品,但在当时,尤其在物质条件匮乏的农村,能够吃上一块月亮糕,那一定要等到到过节的。
我最后一次吃月亮糕,应该是在五六岁的时候。那个中秋节,爸爸给我买了一块月亮糕挂在脖子上,或许是因为质量实在不合格,到了晚上我上吐下泻,还发起高烧。急得爸爸赶忙抱我去医院。 跑到医院给我扎上吊针后,爸爸才发现,他居然急匆匆地穿了双女式的拖鞋跑了两三里的路。
这件事情,被妈妈埋怨了很久。后来我再也没有吃过月亮糕。
二、月饼和团聚
但是即使没有月亮糕,在中秋节也永远都是不乏美食的。那天晚上,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有月亮还是没月亮,父亲总是会沏上一壶清茶,买上些时令的水果,如葡萄,板栗之类,再加上几块月饼。非常文雅的让一家人坐着看月亮。没有月亮就一起看看电视聊聊天。
读书时对中秋节最深的印象就是有好吃的,还有当天晚上可以不写作业,全家人坐在一起聊天。
那个时候最好吃也最贵的月饼应该是汪玉霞的月饼吧?平日里大家都买散称的,有一次,从武汉回来的叔叔送过来一个精品礼盒。里面不仅有六块月饼,还有专门用来切月饼的刀叉。据说那盒月饼特别的贵。我尝了一块,味道果然很好。那时我已上初中。正是虚荣心爆棚的年纪,便非要带着两块月饼和刀叉去学校去吃。可惜同桌吃了我自己都舍不得多吃的月饼,却对其他同学说,真好笑,她居然拿方便面里的刀叉来切月饼。我气极,方便面里何时有刀叉。她虽然理亏,但还是觉得这是一个可以在他人面前津津乐道的谈资和笑话。
记得当晚我忿忿不平的回家,父母温言劝我,一家人坐在月下分吃了最后三块蛋黄月饼。后来我才明白,其实在这个世界上,很少有人能够分享你的快乐和荣耀。你稀罕的,引以为傲的,甚至不愿提及的,可能在他人的眼里只不过是个故事罢了。唯有在亲人那里,他会爱你所爱,痛你所痛。
三、渐渐忽略的中秋节
上了大学之后,尤其是工作之后,我们的生活圈不断扩大,自己觉得有了比节日更重要的东西。而父母依然对中秋念念不忘,时常打电话来叮嘱,有没有月饼吃?记得给自己加个餐。如果能够回来,更好。相比于父母的强调仪式感。我一向是个随遇而安的人,更关注于平时有没有吃喝,对于过节真没有什么特别的关注。只有一次,2014年我被调了一个新的单位,报到那日正是中秋节。在组织处签到之后,其他工作人员都有处可去,就我一个人,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里闲晃,如同孤魂野鬼。去附近的小卖店吃了一碗水饺,回来的路上,看着圆圆的月亮,忽然感到了寂寞,也体会到了古人所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味道。
今年的中秋将近。我正好在家准备考试。爸爸又开始忙碌起来。今天提回来一袋板栗,明天又买了一些葡萄。还不时问我,到了那天想吃点什么?和远在天津的妹妹视频的时候,他又忍不住问,什么时候能够回来呀?如果能够一起过节该多好呀。今年春节能回来吗?也许对于父母来说,不管是贫是富,一家人能够齐齐整整的在一起,就是他们心目中最重要的事情。
写到此处,我忽然意识到,我之所以对中秋节的记忆很是平淡,是因为我一直都生活在幸福之中,这一切都习以为常。就像那句话所说的,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但是随着时间的增长,我会慢慢的接触更多的别离,肩负更多的责任。我也会要用自己的双手去营造一个祥和的气氛,一个美好的节日,一些家人温馨的回忆。
但愿我能做得和父母一样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