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减肥,大多数人的观念中固有的是减肥是一个从现有体重到目标体重的短跑过程,实现目标体重到达终点任务完成。这种观念或心理在没有经历过减肥或者减肥屡次未果的人当中会比较普遍。
对于减肥成功的界定,一般是体重保持在目标体重6个月以上可以称为减肥成功。也就是说,不只体重要减下来,还要有自我维持的能力。这种能力需要习惯的养成,否则仅靠那点可怜的意志力,6个月太长,便只能争个朝夕。
减肥更多地成为了想减肥人的一时冲动,诺言也好行为也罢。“等我饿几顿就回来了”,“等我锻炼几天就回来了”。“等……就回来了”已成为减肥专用固定句式。等是等了,就是体重没回来。下次再发誓,注意手势,嗯嗯。
说到锻炼减肥,我想起一位的哥,励志的故事,每天10公里,没间断过,一年减下来40多斤,每天继续10公里,晚上一个苹果。虽然不推荐这种减肥方式,但是能每天10公里的坚持,减肥后依然当做一种生活方式,除了敬佩就是仰望。问我为啥不推荐这种减肥方式?因为很少有人能做到,能,做,到……
空气凝滞的冷死人。
朋友圈一度经常有人晒一个个跑步的小地图,换季的时候就来一波,后来还是被美食图替代了。不推荐大量运动还有一点,体重超重或肥胖的人前期锻炼强度大对膝盖损伤大,脏器负担也大。另外,不论体重如何,锻炼不宜大量流汗,现代医学上或者营养学上说,容易水分丢失电解质紊乱。中医上讲,会造成津液亏失,津液属阴。阴不存,则阳何以为附?
转用懒兔子的话“大汗过后伤大汗”,阴是基础,阳是功能。短时间内的大量运动和流汗对身体其实是不利的,阴阳互利,相生相长,如果津液流失,就是耗阴。还有一种想法是,认为脂肪能通过汗一样从身体流出,应该是忽略了脂肪懒惰的天性。我们先来看一个数据,蛋白质和糖类每克 4 Kcal的热量,脂肪每克 9 Kcal的热量。前两者会结合很多水,比如肌肉中百分之七八十的样子,而脂肪组织的含水量很少,只保留细胞代谢所需要的基本水分,大概在10%左右。简化过程粗略计算,以一人每天消耗2000 Kcal计算,一天不吃不喝最多可以减 2 Kg(当然要是能减更多可能是宿便的原因……),其中3/4 是水,1/4 是糖类和蛋白质,即500 g;如果以减的全是脂肪算,只能减少脂肪222 g,剩余的重量水补足。别问怎么算的,数学不好。当然,实际情况也不会这么纯粹,脂肪的消耗只会更少。
其实,效率问题是其次,关键还是健康问题(当然,以运动为爱好的人不在讨论之列,这里主要讨论的是健康减肥的人和为健康而运动的人)。有句话如是说,靠某个阶段大运动量减下来的肉肉,还会在不再继续这一切的时候回来。所以说,选择了一种减肥方法,其实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
节食减肥,其实对身体的伤害不必多说,之所以还成为很多人采用的手段,是因为可以满足“急功近利”的需求。脾胃是根本,伤了脾胃其他脏器也会受牵连。忽然想到“活久见”这个词,细细想来还真的是耐人寻味……
如果你也有减肥的故事,欢迎留言或私信,在故事的分享中让减肥变成一件有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