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看到里约奥运会的主火炬被如此平淡地点燃,大部分人会觉得,这个开幕式亮点也太少了。但是若再追问一句:真的很糟糕吗?恐怕也不会有很多人认同。
里约奥运会开幕式结束后,英国卫报报道称:“过去两届奥运会的开幕式,北京奥运会主题——中国是伟大的,伦敦奥运会主题——英国是伟大的。但今天的主题,是环境。”
的确如此。
北京的奥运会开幕式,我们展现出一个气势恢弘的场面,呈脚印状步步走进鸟巢的烟花、由活字印刷获得灵感而编排的舞蹈、腰部有伤的李宁吃力的太空漫步……这一幕幕至今仍令人印象深刻,但是,通过表演我们想说的是什么呢?无非是——“中国很伟大”。
向全世界宣布“我很伟大”,这似乎是一个人突然发达之后必经的过程,就像是项羽巨鹿之战后要衣锦还乡,而不能衣锦夜行一样。曾被称为“东亚病夫”的人,强壮之后抖抖肌肉,是一件非常可以理解的事情。但是仔细想想,其实抖不抖都没有太大关系:病病殃殃或是健健康康,外人早就看得一清二楚,还需要你自己费力表现吗?就算是实在想抖肌肉,那抖过一次也就差不多了,不能逢人便说“我很伟大”吧?伟大是需要展示的吗?你伟大,与我何干?
据说里约奥运会开幕式的预算只有5590万美元,是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1/20、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的1/12,而这点预算的大部分还用于安保了。只花这点钱,想说“巴西很伟大”,怕是勉为其难,而巴西人似乎也没有这个想法。
在开幕式上,巴西人没有刻意去掩饰他们的贫穷。其表演的主题便是“真实地反映里约日常生活”,所以足球、桑巴舞、狂欢游行、贫民窟、罪案、交通意外等,都在表现的范围之内。奥运会会旗升起时,演唱奥运会会歌的,是来自贫民窟的儿童合唱团;伴随着桑巴舞的说唱,其歌词是:“我只想在我出生的贫民窟过得愉快。”
富贵无需炫耀,贫穷不必掩饰。把真实的自己朴实地表现出来,才是获得人们好感的最好方法。而巴西人做到的不止这些,他们还利用开幕式阐述了不少道理:
●与之前开幕式相比,本届奥运会主火炬的火焰小了很多。这恐怕不是预算太少的原因,而是借此来倡导珍惜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点燃主火炬的既不是传奇球星贝利,也不是网球名将库尔滕,而是一位马拉松选手德•利马。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因为被一名精神病人干扰,德•利马在领先很多的情况下,只得到铜牌,但他平静地接受了一切,因而得到顾拜旦奖章。让德•利马最后点燃主火炬无疑传递了一种深刻的价值观:比金牌更重要的是公平精神,巴西人不相信“成者王侯败者贼”!
●里约奥运会开幕式还有一个小插曲,主持人竟然忘记了介绍巴西代总统特梅尔。这么重大的错误,在别处怕是很难发生,但在巴西发生了。我猜测,既然这种错误会出现,那这名主持人也不会为此而承担多大的责任。
●整个开幕式,出场的名演员很少,群众演员,甚至是一些孩子成为主力。孩子们的歌舞也不是整齐划一,到是真像参加一个大派对。这种表演反倒给人一种亲切感,那种朴实的印象就是由此而来的吧?
“里约奥运开幕式技术含量不高,但却用特色的表现和鲜明的主题征服了观众。北京奥运会展现了宏伟场面和高科技,伦敦奥运会则展现了创造性,但里约的开幕式更加发人深省。”美联社的这个评论也正是我想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