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13.24)
桃应问曰:“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人,则如之何?”
孟子曰:“执之而已矣。”
“然则舜不禁与?”
曰:“夫舜恶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
“然则舜如之何?”
曰:“舜视弃天下犹弃敝屣也。窃负而逃,通海滨而处,终身欣然,乐而忘天下。”
【通译】
桃应问道:“舜做天子,皋陶做法官,假如舜的父亲瞽瞍杀了人,那怎么办?”
孟子说:“把他逮起来就是了。”
桃应问:“难道舜不阻止吗?”
孟子说:“舜怎么能够阻止呢?皋陶是按所受职责办事。”
桃应问:“那么,舜该怎么办呢?” 孟子说:“舜把抛弃天子之位看得像抛弃破鞋子一样。他偷偷地背负父亲逃走,沿着海滨住下来,终身逍遥,快乐得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
【学究】
这是典型的道德两难问题,实际上就是一个选择和责任承担的问题,你选择了什么,就要承担对应的责任,就看你为了什么而选择什么。你自己的选择只能自己承担,没人替你承担,也不可能有人帮你承担。这里孟子借舜对待父亲犯罪而如何处理的假设来一个人面对公私是如何区别对待的。
【原文】(13.25)
孟子自范之齐,望见齐王之子,喟然叹曰:“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夫非尽人之子与?”
孟子曰:“王子宫室、车马、衣服多与人同,而王子若彼者,赔使之然也;况居天下之广居者乎?鲁君之宋,呼于垤泽之门。守者曰:‘此非吾君也,何其声之似我君也?’此无他,居相似也。”
【通译】
孟子从范邑到齐都,远远地望见了齐王的儿子,非常感叹地说:“地位改变气度,奉养改变体质,地位是多么重要啊!他不也是人的儿子吗?”
孟子说:“王子的住房、车马、衣服多半与他人相同,而王子变成那个样子,是他的地位使他那样的。何况那些处在天下最广大地位上的人呢?鲁国的国君到宋国去,在宋国的城门下呼喊。守门的人说:‘这人不是我们的国君,他的声音怎么这样像我们的国君呢?’这没有别的原因,他们的地位相似罢了。”
【学究】
环境决定一个人的行为举止的变化,这里孟子真正要说的是文化教育改变人,齐鲁宋都是礼仪之邦,所以国君培养人的方式一定加入礼仪的熏陶,才出现与众不同的气质。真正改变人的不是物质,而是文化。
【原文】(13.26)
孟子曰:“食而弗爱,豕交之也;爱而不敬,兽畜之也。恭敬者,币之未将者也。恭敬而无实,君子不可虚拘。”
【通译】
孟子说:“只是养活而不爱,那就如养猪一样;只是爱而不恭敬,那就如圈养畜生一样。恭敬之心是在送出礼物之前就有了。徒具形式的恭敬,君子不可虚构。”
【学究】
“养而不爱如养猪,爱而不敬如养狗。” 也就是孝顺不是仅仅为了养活而养活,更要有尊严的养活。人或者本来就不是为了活着而活着,而是应该有质量而活着。孝敬父母是最好的文化传承,孟子在这里把话已经说得不能再通俗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