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回家在火车上,有点无聊,看了昨晚缓冲的电影--《今天》,奔着宋慧乔来的,这部韩国伦理片也确实没有让我失望。
电影以女主角情感和内心的挣扎为主线,向我们揭露了现实社会虚伪的道德绑架式的原谅,以及家暴等问题。
影片一开始以教堂为开端,接着女主角和另一位女士上场,她们的对话给人一种摸不到头脑的感觉,接着采用正叙夹杂着倒叙的方式将故事情节一步步推进。来回切换把握很好,人物情感也演绎得很真实。
故事一开头宋慧乔饰演的多慧是一个圣母形象,她选择原谅杀害自己未婚夫的17岁少年,上书为其减刑,并积极为废除死刑犯录制受害人家属选择原谅的纪录片。
而这时死去未婚夫好友的妹妹池敏的到来,彻底打破了她原本坚信的信仰,是真的原谅还是害怕面对?被原谅的施害者是感恩悔改还是继续行恶?宽恕和原谅是让这个社会更美好还是纵容了犯罪?
刚开始她也有过愤怒,认为自己选择原谅是主的旨意,是对的选择。然而随着对现实的慢慢了解:施害者多数并没有真心悔改,重犯的概率多达70%,而受害者家属长期忍受着痛苦,以及信息被暴露担心报复的恐惧…她开始怀疑了。
她去监狱问狱警,“难道原谅他们没有任何作用吗?”狱警告诉她:“重要的不是原谅,而是怎么避免再次犯罪,这个社会只要求别人的原谅却不懂自省,于是恶性循环,因为没有真心忏悔。”有时候我们太善待施害者了,却忽略了受害者,要知道所有的罪恶都应该被严惩。
如果所有的犯罪都轻易被原谅,那谁还会珍视生命?如果所有犯人都轻易被宽恕,那谁来安慰那些无辜的受害者以及他们的家人?宽恕和原谅只属于那些真心悔改且值得被原谅的人,对那些轻易自己原谅自己犯下罪行的人,他们凭什么值得我们去原谅?我们有原谅的选择,也有保持仇恨的自由,怎么选择是我们的权利。
当面对着被当初选择原谅的施害者杀害的男孩的父亲时,女主痛哭流涕。最后,对着神父的呐喊也是对自己信仰的呐喊,对虚假原谅的反抗与突破。
一个社会进步文明的标准不应该是要求所有民众都博爱、宽容、以德报怨,而应该是人人自律,法制健全,正义能得以声张,坏人得以惩处。好人受到伤害凭什么还要被迫选择原谅?恶人种下的恶果就应该由他自己承受,严惩恶人才是对生命的尊重!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近年来一起起的性侵儿童事件,为什么如此频繁?因为犯罪者付出的代价太低,是我们的纵容让他们变得更加肆无忌惮。香港对未成年人性侵害有完善的法律保护,对未满13周岁的未成年人实行性侵是直接判处终身监禁,而大陆法律对于这类案件的处罚则轻得太多。
再想想之前的杭州保姆纵火案,女主一家如果是虐待歧视她,对于她的所作所为我们也许还可以理解为报复。可事实是女主人一家都对她很好,对于她的偷盗欺骗行为不但没有报警指责还屡次施以援手,结局就是最后我们看到的善良的女主和两个年幼的孩子被活活烧死,好在最后坏人得以惩处。
(二)
心疼影片中的女孩池敏,也是一个悲剧的角色,长期孤独的忍受着无情的家暴还要被冠以不孝的罪名。她说,伤害父母是很难的,所以有些人选择了伤害别人,而她忍住了,结果伤害了自己(患有严重的肾病)。她想要原谅父母,想通过亲子鉴定来说服自己父母是爱她的,结果换来的却是父亲又一次的毒打和母亲的冷漠。
影片最后没有关于她的结局,但我看到了她的命运:对于一个永远也不知道错在哪,披着爱的名义肆意伤害女儿的父亲,选择原谅解救不了任何人,只会让施暴者更暴,受害者更痛。她没得选,只有死。死,才能获得解脱;死,才能不再痛;死,才能不“被”原谅!
“人们总是轻易原谅一个虐待孩子的父母,却把被虐待孩子的反抗变成了虐待老人。”人们常说:世上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父母,所以父母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但是我们是否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有些人是真的坏,而他们的坏并不会因为他们为人父母而消失,就像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所有老人都是慈祥善良的,否则也不会有坏人变老的感叹。
还记得之前江西泰兴9岁男孩雪夜丢手机被母亲活活打死的新闻吗?如果真爱,怎么下得了手?虎毒还不食子,即使是父母也不能以任何理由去伤害另一个独立的生命。
很多时候,我们都喜欢看大结局,坏人悔过自新,从此行善;好人终有好报,一生平安。然而现实有时候甚至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残酷,愿法律能够严明,正义得以伸张,坏人得以惩处,好人得以保护,最后的审判就在今生,而非来世!
对于女主最终的救赎与原谅,影片没有给我们答案,而是以回忆男友的话语结束,告诉我们要珍惜今天,把每一个今天都当做最后一天来过。只能说这个结尾对应了影片的标题,却没有进一步向观众深入探讨犯罪和原谅的问题,但每一个看过的人心里其实都有自己的答案。你那么坏,凭什么值得被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