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阅读了与时间观念有关的内容,学会了对待时间的正确态度。今天我们将一起探索“选择”与“行动”的内涵。
读前思考:
你最近面临的一个选择困境是什么,你有哪些解决它的方法选项?
你有被“拖延症”困扰的经历,或者成功克服“拖延症”的经验吗?
你认为思考与行动哪个应该在前面?你之前是怎么做的?
在无数的选择里,你是不是总是将就?
如何做出更好的选择?
内心的格局真的决定今后的人生吗?
那么,在众多选择里,保持什么样的原则,才能收获更广阔的人生呢?
你的选择往往不是奔着最好的那个去的?
选择:如何做出比好更好的选择
选择往往发生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它令我们迷茫、无助和焦虑,而学会选择也就是学会认清自己以及自己在这个世界中的位置。
一、以最高目标作为第一准则
一个成熟的人,他的标准来自他的内心,大多数人却受环境所左右。
如果一个人,处处能以最高目标为原则,必然能在生活中做出正确的决定,最高目标指从整个人生来看最有意义和最有价值的目标。
一个人为自己的内心树立什么样的最高目标、设定什么样的价值尺度,反映了他的“格局”。
零度格局:盲众(看不见),目标:无目标或只是追随当下的潮流。
一度格局:逐利者(看自己),目标:作为精制或粗放的利己主义者,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二度格局:理念人(看天地),目标:为理念而生,毕生追求和捍卫真理。
三度格局:至善之人(看众生),目标:以改良社会、增进人类的福祉为最高目标。
如果现阶段,你确实不知道自己的最高目标是什么,那你可以采用雷教授提出的一个简单方法:回想一下最近的一周,你做过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是什么?
做出一个好的选择既是一门学问,又是人生修行的一部分。很多时候,我们给自己的标准更高一点,我们内心的格局更大一些,我们的人生选择就可能更好一些,我们的人生之路也会更加精彩、少留遗憾。这就是这一节所能带给我们的启示。
读前思考:
你是不是总因为“隐形假设”一条路走到黑?
你有没有反驳固有思维的能力?
怎样戒掉“选择恐惧症”?
“隐形假设”是什么?你是不是正处于迷茫阶段?怎样解决这些困扰,我们来一探究竟。
二、不要让自己困在隐形的人生牢笼里
发现人生中的更多可能选项
当我们在人生中遇到某个无法摆脱的僵局时,先不妨试试这三步:
1.找出潜意识中的隐含假设;
2.识别隐含假设中的不合理性,进行校正;
3.形成新的更灵活的思维框架,在此基础上思考出“可能选项”并进行尝试。
四种最普遍额隐含假设:
①赛道假设:认为人生就是一场漫长的比赛,比赛的项目是设定好的,而获胜者寥寥无几。
②低关联假设:认为人生的种种经历之间相互独立,不存在什么关联。
③僵固型心智:会用一种固定的眼光看待自己的能力。
④零和博弈:在竞争中,更倾向于从别人那里争夺利益,而很少去构想双赢的方案。
当我们认识到这些隐含假设的不合理性之后,就应该构建新的思维框架,以寻找更多的可能性。
建立新框架的方法:
1.目标悬置:结合串行与并行模式,适当地切换目标,执行一个目标,悬置其它目标,如此往复,可以很好地控制。
2.能力嫁接:能力可以“迁移”,大胆尝试,创造新的可能性。
3.特性改造:把“消费型兴趣”升级为“生产型兴趣”。
三、选择太多怎么办?
用精细化思考来克服天性中选择的弱势。也就是利用适当的工具,对各个选项从不同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最后综合分析结果得出答案。
如何运用精细化思考来克服天性中的选择弱势呢?
1、维度分析法;2、拇指原则;
以纬度分析法为例:
第一步,从源头开始梳理,重新定义根源性的问题--“我为什么要工作”。
第二步,基于重新定义的问题,找出所有可能的工作特征,力求全面,与问题相关。
第三步,在罗列的因素中进行筛选,按重要性进行权重赋值。
第四步,列表格,对不同工作机会职业价值的各个因素进行打分,将因素分和权重分逐一相乘,然后相加,即得每个工作机会的总分。
“如何做出最优选择”的实践练习
1、你最近面临的一个选择困境是什么?列出其中的可选项。
2、检查上面的选项是否包含着一些隐含假设(可参考作者采铜提出的四种典型隐含假设),思考一下这种假设是否存在不合理。
3、去除掉不合理的隐含假设后,你还可以列出哪些选项?
4、你要做出的这个选择,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意义是什么?如果不太确定,你可以先回想一下与之相关的人生经验,其中最让你感到有意义的一次经验是什么?为什么?
5、列出所有影响这个选择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并根据它们的重要程度赋以不同的数值(即权重,-5~5分)
6、请计算出不同的选择在不同影响因素中的得分,然后将因素分和权重分逐一相乘,就可得到每个待选项在各个因素上的加权分,最后求和算出总分。
7、根据以上计算结果,总分最高的选择项,其权重最大的内部因素及外部因素的加权分是否很低甚至为负值,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建议再慎重考虑。
四、校正选择:做出建设性的改变
人生是持续而反复的构造,不要因为预设规则而受限,去发现和追求自己所热爱的东西,而不是追求“某种预设期待的轨迹”。
重新选择,并不用全部推倒重来,一个人的内职业生涯是很难改变的。
内职业生涯:
一个人内在的兴趣、禀赋、动机和能力,连续发展绵延在人的一生中
人生就是持续反复的构造,它既是不断延续的,也是不断变化着的,就像一个故事,有冲突、有转折、有高潮,也有预埋在暗处的种种伏笔,在某一个时间节点发挥奇效。所以,当我们再次面对一项重大的人生选择时,不妨先试着为自己设计一个有关“人生”的故事,就像你今天看到的苏克的故事一样,你必须得弄明白在这个故事里你是如何成长、变化和坚持的,然后你才可以做出一个尽可能好的面向未来的选择。
不管你做了哪种选择,你的某些东西永远不会改变,而最终带着你走向目的地的,可能并不是某一个选择,而是那些你不会改变的东西。
读前思考:
你曾经做过哪样一些很完美的计划?
在这些计划里,你最终完成了多少?
有哪些原因,导致了你没有按照计划那样去完成?
即刻行动:最有效的,是即可行动
行动是生命力的象征,也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归依,而令人不解的是,现代人行动的步伐越来越沉重,无力感不断蔓延,所以我们更需要行动的勇气和智慧。
一、“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
一件看上去繁难的事情,只要开始做了,就会变得越来越容易。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即刻行动使我们最重要的一条行动法则。
而“拖延症”是阻碍即刻行动的最大弊病,作者给出了一个改善拖延症的小技巧:
就是要先把小事不拖拉地做好,然后把大块完整的时间用来计划和实施更重要的事。
先把必须要做的小事处理掉,是我们保存积极和从容心态的一剂良方。
二、精益创业的行动启示:把“未完成”变成“已完成”
以精益创业的方式去走向人生的成功,要做到这三点:
1. 克服“过度准备”的惯性,向前一步,把未完成的事情完成;
2. 克服“自我防卫”的心态,乐于接受反面意见并加以慎重地审视;
3. 克服“沉没成本”的固执,有勇气否定并重新构造自己的产品。
四、行动效率
提高行动效率的一个好方法:
像Photoshop「分图层」一样分解任务,然后从工作的核心区开始做起。
“多线程”工作时注意以下几点:
1.“核心思考区间”的工作不可中断
心理学家早就发现,当从任务A转换到任务B后,执行任务B的绩效要明显比非任务转换条件下执行B的绩效差,这个差异称为“转换损耗”。
转换损耗的形成原因:
一是任务A留下的认知惯性,也就是之前已经习惯了任务A的认知情境、反应方式,这个惯性会对完成任务B造成干扰;
二是做B的时候需要对B进行认知重构,重新回忆起B的相关背景和信息,这个重构也需要时间,而且可能不完整。
为了避免转换消耗,我们要学习对“中断点”进行控制和管理的技巧。
要找到中断点,首先要分析任务进程,把至关重要、最棘手的部分,即“无法容忍中断”的部分和“可容忍中断”的部分分开,用相对完整、不受干扰的时间去做无法容忍中断的工作。为此提出了一般任务分解的“三明治模型”(见图3-2)
①操作性动作区间:认知复杂度较低
②支持性思考区间:认知复杂度较高
③核心思考区间:认知复杂度最高
例如制作PPT:工作核心思考区间(思考、构架)→支持性思考区间(填充具体内容)→操作性动作区间(找模版)
在此基础上,我们对任务进行进一步分解,为最重要的部分留出“核心思考区间”,即用一段时间心无二志地进行思考。结束思考之后,剩下的都是补充性工作,这时不会担心被打断而降低效率。这就是多线程工作的要诀。很多时候,你只是需要一个专注不受干扰的、能纯粹跳脱出来思考的、能达至“心流”状态的、能把最关键的“硬核”搞定的——半小时。
2.对不同认知类型的工作分层处理
当我们不得不对一个任务进行分段处理时,我们不需要机械地按照任务的一般顺序来切分,而是按照这个任务所涉及的认知复杂度和认知类型来切分。认知类型指的是头脑加工信息的不同方式,处理图片是一种加工方式,计算数值、判断位置等又是其他的方式。分解后,集中处理同种认知类型下的工作,就像用Photoshop画图,通常是把一幅画分解成不同图层,每个图层在绘制时是相互独立的,一段时间只专注于一个图层,最后叠加在一起就可以了,这就是“图层工作法”。
3.集中处理同质性工作
不仅在单个任务中可以这样处理,在同时进行两个性质有重叠的工作时,也可以利用图层工作法,集中处理其中具有同质性的部分,依次调动不同的资源,以避免重复劳动。
比如你现在有两个任务要做,一个是写一个Word文档,另一个是做一个PPT,常规的做法是先把其中一个做完再做另一个,或者其中一个先做一部分再换到另一个。而图层工作法可以这么做,把Word任务分解为Word文字、Word图示、Word排版三部分,把PPT分解为PPT文字、PPT图示、PPT排版三部分。然后将相同认知类型的工作组合在一起。
“图层工作法”——完成复杂项目的基础战术
“图层工作法”是完成一个复杂作品或者复杂项目的基础,甚至可能是最有效的战术,而对于习惯于制作简单作品的我们来说,它也是帮助我们迈向更高行动能力的一架梯子。正如德国思想家本雅明所说:“写一篇好散文要经过三个台阶,一个是音乐的,这时它被构思;一个是建筑的,这时它被搭建起来;最后一个是纺织的,这时它被织成。”
五、三行而后思
在实践中通过复盘积累经验和智慧。
(一)行动先于思考的价值
从理论出发不一定能指导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反复通过反思积累的知识才能指导实践。我们行动中蕴含的知识属于不易用语言表达的隐性知识,而书本中的知识属于可用语言清晰表达的显性知识。知识创造的过程,其实是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相互转化的过程。通过不断的实践获得隐性知识之后,复盘和反思是我们成长的关键。
(二)我们应该如何去反思?
我们置身在这个世界中,目光所及,看到的只是一个个表象。如果要透过表象看到更多,就需要付出更多的观察和思考。在表象之上,是经由归纳抽象出来的经验、假设和模型;在表象之下,是大量更加真实与繁密的细节性信息。那么反思和行动,就成了在这三者之间折返的桥梁;反思和行动越多,我们就越能从表象过渡到更多的抽象理念和具象事实。
在进行反思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按以下这个清单问自己问题:
1.信息和工具
在做这件事时我利用了哪些信息和工具? 其中哪些是最关键的?
信息从何而来,哪些信息源是可信的?
我可能遗漏了哪些信息和新工具,可以怎么得到?现有工具应该如何改进?
2.预期和结果
在做事之前,是否对事情的过程和结果做过预期?预期和结果是否相符?我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预期?今后应该如何管理自己的预期?
在描述和评价这件事的结果时我用了哪些指标? 这些指标是否需要改进?结果又该如何改进?
3.阻碍和优势
事件的进度是否合适?哪些阻碍或优势导致了进度变慢或变快?
其中最大的阻碍是什么?我是如何应对的,效果怎样?以后还会碰到这些障碍吗,怎么解决?其中最大的优势又是什么?有什么优势我还没发挥出来?事件过后我获得了哪些知识和能力?还需要向他人学习什么?
4.缺憾和意义
做事的时候我的情绪如何?是否影响到了结果,有没有及时调整?
这件事有哪些遗憾?我暴露了哪些必须改正的缺点?
这件事对我来说的意义是什么?对我的近期未来和远期未来有何影响?事先有想到这些意义吗?关于这件事,他人对我的评价是什么?
在行动中反思还要注意三个关键点:
①保证及时性:在做完一件事之后几分钟内开始反思,这样可以忠于事实的原貌。
②梳理反应链:有助于我们理解事件以及事件背后运行的机制。
③关注意外现象:打开我们认知局限性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