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无耻的一个话题,就是一个人应该做些什么,才算是一个合格的朋友呢?
首先我们从朋友的出现来看,首先两人能成为朋友,应该是给对方留下了愿意结交的印象,有可能是外表上的也有可能是谈吐上的,我们都叫做印象。有了印象之后,朋友的关系应该是起乎于礼,而后渐渐变得熟不拘礼。
当朋友变得熟不拘礼之后,友情会渐渐加深或者是走向尽头,这两种的结果都取决于第一个“度”的考核,拘礼和不拘礼的程度。第一个例子:隔壁宿舍一个同学A,做人彬彬有礼,遇人就微笑,一入学的时候大家都很礼貌地交往,没有你来我往的交流和金钱的瓜葛,相处起来像蜻蜓点水一样,到现在两年过去了说得好听是昨日重现,另一种感觉就是没有深交的欲望;第二个例子:同学B第一天到军训前一共三天的时间都很礼貌,军训的时候开始买几瓶大的水去军训,也不怕重,大家都渴得不拘了,就开始熟了起来,到了后来才觉得这个人无论是钱物借还还是说话,都保持自己的一个“度”,于是在整个学院都很受欢迎,和外表无关真的无关。所以说在“度”的计量下,朋友有可能起于礼,也有可能止于礼。
第二点的考核,也是关于一个“度”,是你消耗朋友的程度。首先借用一下黄子华的话:“我对每一个朋友都定了一个价位,定价1000元的可以借800,借一千就有点勉强了,超过一千就超额了。”我们对朋友的消耗也是有一个定点的,接近定点之后如果你不踩中它会慢慢回到起点,但是一但超过之后呢,这个定点就会往后退,一直退到起点。例如那天我一个朋友A很不情愿地和朋友B去打游戏,朋友B很喜欢碎碎念,每次打游戏都骂队友骂对手,那天他们一直打到第三局,那个朋友还一直在骂人,朋友A突然间关机拿起东西就走了。大家都很纳闷,事后朋友B一直说不知道朋友A今天为什么特别唠叨,其实可能朋友A并没有特别唠叨,只是那天刚刚到了临界点而已。
明明是开心的游戏局,偏偏闹得不欢而散,拿捏不准的就是一个“度”。作为朋友来说是需要真诚,但是真诚并不是说什么都要掏心掏肺,原形毕露。好的朋友除了能给人增广只是见闻之外,还能让人心情愉悦,而如果朋友拿捏不好尺度,就很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破坏了一段友情。
二十多岁的人,不应该有太重心机,但是在与人相处的时候,真的是要长点心。流行一点来说就是:“不要做一个消费别人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