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这首词中学就曾读过,理解也仅限于字面。我想白居易常住北方以后回忆江南,是因为江南的山水中透着文化气息吧。此次游览的苏沪杭三市地处华东,但相对于华东这个行政意义的词,我更愿意说我去了更具人文色彩的江南。
周庄·水乡
江南之行的第一站是号称“江南第一水乡”的周庄。周庄景区的入口是一个狭窄的巷口。随着人流鱼贯进入景区之后,看到确实的江南水乡,有一种真实的画面感:面前的所有景物,白墙,灰瓦,小桥,流水,人家都是真真切切存在的。而这些景物的和谐统一又的的确确是一幅水墨画。然而想到要看到这如画的风景,先要坐上千公里的飞机,在坐着大巴跑上高速,穿过城市乡村,才来到这过去是普通民居,如今是被圈起来的旅游景点,似乎有些悲哀。可转念又想虽费一番周折,但还能看见那些经历几百年洗礼的老建筑以及那些老宅院主人曾经的生活状态,又何尝不是一种幸运呢!
进出于周庄的老建筑,扑面而来的不仅有江南的文化气息,还有暑热的湿气。这让初来乍到的北方人极为不适应,绕上一圈,汗流浃背,终于明白江南才子手中为什么都摇一把折扇,于是大家都成了“江南才子”。
在游览沈厅之前并没有做功课,其实了解了沈万三的故事之后,再去参观其故居才会有历史的饱满感,正如导游所说,游览景点不仅要看景,更要听景,如果光是不明就里的看,只不过是走马观花。
苏州·园林
来到苏州就得看看闻名遐迩的苏州园林。狮子林不是苏州园林中最有名的,但也很具代表性。来这儿的路上,导游介绍了一下苏州,他操着一口南京腔普通话,我也只听了个隐约:“房屋矮矮,街道窄窄,划船的都是老太太,小姑娘说话嗲得你站不起来”他还说,“苏州市不大,经济却很发达,下辖的几个县市在全国百强县都有一席之地”。狮子林以园林独有的形式诠释了苏州式的精致之美。在有限的园林面积里,设置亭、台、楼、阁、轩、榭,配合假山、瀑布、石桥、池塘。这种园林建筑之美真如苏州评弹的韵味随小桥下的流水涓涓而出。
苏州园林完全不同于北京的皇家园林,想想颐和园的大气辉煌,狮子林显得婉转精致许多,如果颐和园是大家闺秀,那么狮子林就是小家碧玉。记得中学课本中有对苏州园林移步换景的描述,我想这怎么可能做到呢?真正到了园林之中,才发现小窗口的翠竹,回廊转角的芭蕉,婉转通幽的曲径,没走一步你面前都是一副景致,每个角落都是一副美图,移步换景,毫不夸张,名副其实。园林师叠山理水的独具匠心让人感叹。所以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
杭州·西湖
白居易忆江南,“最忆是杭州。杭州西湖与苏州园林都位列中国十大风景名胜。而杭州西湖又有十处风景(历史上更有二十四景之说),每处景致背后都有传说或故事。如果游览西湖没人给指引讲解,坐着船在西湖上绕一圈,我感觉与普通池塘无二,有人说,杭州的自然风景不是最美的,却是与文化结合的最好的,所以要想看懂西湖美景必须了解风景背后的故事。比如那个“花港观鱼”,西湖那么大,为什么还要在旁边挖个小池塘观鱼呢?
西湖的景致也会受到时间的限制,比如“苏堤春晓”,“雷峰夕照”。我们在七月底的一个下午游西湖,想必景致会有折扣吧。苏轼却说“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所以游西湖我有些迷惑:不知道是西湖底蕴太深,还是我只是浮在湖面上看西湖?
提到西湖就会想起白娘子的传说,是先有了西湖美景还是先有了白蛇传说我没有探究,我美丽的传说加上美丽的景色才会让西湖,让杭州久负盛名吧。杭州这座城市,正像建立新雷峰塔一样,也在与时俱进地打造新的形象。
上海·东方明珠
在领略了人间天堂的风光之后,来到上海。沿着世纪大道进入陆家嘴金融中心区,俨然一片钢筋水泥的森林。在南浦大桥上看这些大楼其貌不扬,也不觉得太高,而真正走进楼群才知道自己有多渺小,站在一座大厦脚下,想要看清她的全貌,必须把头仰到极限。等到走到黄浦江边儿,觉得脖子酸酸的。
外滩就在陆家嘴的对岸,我们为了看世博会中国馆一眼,又从南浦大桥兜到南京路。去过北京王府井,天津滨江道,又在南京路留下足迹,心里有些小兴奋。虽然两旁的大楼没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仅仅在这条世界闻名的商业街上浏览几眼繁华,便觉得足底流金,脚步轻盈。
顺着南京路朝外滩走,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越来越清晰,东方明珠虽早已不是最高建筑,但是她在上海标志性地位从未动摇,她与上海的关系就如天安门之于北京,斯沃琪手表、和平饭店、东方明珠······这些之前只听说过的东西,真正出现在你面前时,才明白什么是百闻不如一见。
有人说,雾重庆,雨桂林,夜上海才是最有魅力的。不错的,华灯初上的黄浦江畔高楼大厦都卸下了白天的严肃,换上了晚装开始了夜的派对。如果说白天的上海是充满阳刚,奋发前进的男人,那么夜上海就是风姿绰约,妩媚妖娆的女人。
上海的夜生活刚刚开始,我们却离开了。
苏沪杭之旅结束,我有了这样的感受:有一种精致叫苏州,有一种秀美叫杭州,有一种繁华叫上海。在江南的几天,天气和饮食确实让我不爽,可在返程的飞机上我就开始忆江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