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研一时昺sir教社会工作理论课程时就花了挺多时间讲Logical Model。讲真,理论还真需要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在去年制定家综项目年度规划的时候,督导重新拿出Logical Model,一种被考试突袭的感觉。真把理论拿来实战,仍旧有些笨拙,心里有些挫败。哪怕去年7月参加恩派M2红杉营,课上我可以很好地与培训师对答交流,不过,心里头还很虚。今日看了“大爱之行”项目研究的专著,看到思源学长写的这篇文章,内心激起了波澜,有更清晰的东西进入了大脑。我觉得非常值得分享。虽然我还是无法独自灵活运用Logical Model,不过这些干货还是可以先用。
先上图
一、关于成效
PDLM最核心的部分是成效。关于成效,我们经常会有误读或者混淆。
首先,成效(outcomes-Impact)不是产出(outputs)。我的理解是,产出是社工提供的活动或服务,是可量化的工作,而成效是服务对象或者家庭、社区、小组通过活动或服务而产生的变化。
其次,服务满意度并不能等同于成效。在很多服务中,我们总会用满意度来衡量服务成效,这是以偏概全甚至偷换概念。成效应该是回应服务目标,而满意度更多的是对于社工服务态度,服务设置是否满意,参与过程是否开心,但并不能代表通过这次活动,服务对象学习到新的知识或技能,甚至从中受益及个人状况发生改变。当然,服务对象满意是达致服务成效的重要前提条件,但这并不代表成效。
再次,服务成效的设定,要从服务对象的角度来设置,而不是从社工或项目管理者的角度设定,而且需要贯穿短中长期成效。一个很有操作性的视角是,成效可以从服务对象的学习、行动和状况改变三个维度出发(前文有图),并分别对应短期,中期和长期成效。文中举了一个很棒的栗子:若晚期癌症患者压力较大而有舒缓压力的需要,我们设定的成效可以是晚期癌症患者学习自我舒缓压力的方法(学习/短期),并能够运用所学的方法(行动/中期),降低个人的压力水平(状况改变/长期)。而我们经常是站在社工角度设定,如:通过以支持小组的方式为晚期癌症患者提供减压、放松服务;通过生命故事收集活动来陪伴患者,倾听他们的心声,让他们舒压。我们很难在这样的成效设定中看到服务对象的影子,也无法想象服务对象接受这些服务后会有哪些变化。
最后,设定成效的操作框架。用3个图来说明,对照图片,也就知道怎么做了。
二、关于项目发展的逻辑模式图绘制
从成效出发的逆向绘制思路和从资源出发的正向绘制思路。各个环节的逻辑关系是紧密相连。从资源出发的思路可以用“若……就”的逻辑关系,可以帮助我们在进行项目方案设计时思考项目各部分的逻辑关系。关于这部分的具体操作化其实是最难的,我还是一知半解。
三、PDLM对社会服务的意义
运用PDLM除了可以让项目更有逻辑性,促进项目的实施。我觉得当下对于我们来说是回应政府购买服务“投入产出比”的重要工具。有多少投入就有多少成效。这可以有两层意思,一层含义是,我们投入了多少资源,就应该对应多少成效,这也是我们对资方和公众的交代。另一层含义是,我们投入了多少资源,就只能对应多少成效,不能“打肿脸充胖子”。PDLM能够让我们了解项目的始终,建立投入、产出和成效之间的逻辑关系。所以,我认为,PDLM是社会服务科学化的一个工具,可以让我们的社会服务更具规范性和专业性。